专访 | 冬奥场馆设计师张利:设计如何服务于人的生活方式演进
■ 冬奥场馆设计的一个口号叫“为赛后设计”,把赛时的利用只看成是暂时的竞赛状态,考虑场馆长期的使用是更加主要的。
■ 应当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在和未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给出一个对当代中国生活的解释。
■ 工业遗产改造,要从消费变成生产,实现“造血”式可持续发展。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
学院院长 张利
”
4月23日,2022健康宜居与低碳城市国际论坛暨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发表题为《人因分析增进设计干预——以北京冬奥两个跳台为例》的主旨演讲,并接受了风景园林网、国际设计网等媒体采访。他介绍了人因分析在冬奥场馆设计中的应用,表示不只冬奥场馆这样的比赛设施,城市-建筑空间设计都要适应时代需求,引入其他学科知识与工具,服务人的生活方式演进,促进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进行城市工业遗产改造时,也要更多地考虑人的可持续生活、生产需求。
张利,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学术方向聚焦于设计科学的“城市人因”领域,将结合人因分析的设计干预方法用于冬奥场馆的可持续设计,主持了“雪如意”“冰玉环”、首钢大跳台等体现中国元素、服务赛后长期利用的冬奥项目。
现场采访
国际设计:城市人因工程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到把它用在建筑、城市空间乃至冬奥会场馆设计的?
张利:应该说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十几年前,我跟很多建筑界的朋友,包括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等交流时就觉得,建筑增量时代,大家对建筑的消费总会有厌倦,中国城市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造新房子上。世界上的优秀建筑或者历史文明留下的遗产,其实更重要的不是建筑的形象,而是人对空间的体验,它们的设计也有共通的规律。然后发现human factors亦即人因工程学,在机械设计、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领域已占有重要位置,它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想机器或软件界面应该是什么样,但以前没有工具,无法引入建筑设计。冬奥会设计接触到运动员测试训练时的生理和行为数据采集,发现很多可以直接用于冬奥场馆设计。
国际设计:冬奥场馆的赛后可持续利用备受关注。可持续利用包括运营等多方面的考虑。在场馆的建筑设计方面,对可持续利用的考虑有多大?
张利:这次冬奥场馆设计时,经常提的一个口号叫“为赛后设计”,把赛时的利用只看成是暂时的竞赛状态,考虑场馆长期的使用反而是更加主要的。设计团队内部还有一个SDG驱动表格,设计决策最后一定要与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一一具体对应。从规划开始,就有意识地考虑最大化的可持续利用。
国际设计:“雪如意”“雪飞天”,都较明显地体现了传统文化元素。众所周知,古代中国建筑水平很高,今天很多人提出复兴传统文化,在建筑领域您对传承传统文化怎么看?
张利:我觉得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是静态的形象。西方是视觉主导,客体占上风。中国传统的东方哲学是主客体统一,不一定是视觉主导,可能其他的感官都介入对世界的认知,从文学到绘画都是这样。所以我觉得不存在唯一的标准或不变的形象,更应当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在和未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给出一个对当代中国生活的解释。比如冬奥跳台的曲线,本身不具有文化传递的的差异性,找到跟这条曲线最相关的中国文化元素去解释它,并不意味着在做其他东西的时候也要用这种形象借鉴的办法,那样就有点太牵强了。
国际设计:首钢滑雪大跳台涉及到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如今很多地方都在进行工业遗产改造,如纷纷打造文创园区,对此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张利:时下将城市工业遗产改造成文创场所较流行。有的城市可能并没有太多做文创的条件,却把厂房改造得像北京的798,这种做法可能撑不了多久。
首先,工业遗产遵循理性的生产逻辑,而且一般尺度较大,改造起来的空间明晰性和韧性也较大,因此适合作为创意产业所需空间。第二,它可以比新建的商务办公区、新建的园区更便宜,利用既有的工业遗产也是为了成本考虑。第三,它对生活方式的包容性更大,原先的宋庄、798、景德镇陶溪川都有这个特点,让创意性人才愿意前来。倘若自身条件、生产方式、居住人群这些方面不具备,光有一个“工业风”形象,只能停留于做些时尚摄影场景,满足一次性的猎奇心理。只有从消费变成生产,大家能在这很酷的场景里干点什么事,像原来798让整个中央美院的人都来进行艺术创作那样,才能实现“造血”式可持续发展。
以下为论坛演讲内容
张利:《人因分析增进设计干预——以北京冬奥两个跳台为例》
张利介绍人因分析技术在冬奥场馆中的应用
人因工程学让精准支持空间设计成为可能
设计来自于生活,好的设计一定以生活为模版,也服务于生活。面对当前全球范围内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加剧,以及新技术导致的生活方式的剧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不能局限于形态创新,而要适应时代需求,引入其他学科知识与工具,服务人的生活方式演进。
城市人因工程学是一种以当代人因技术为基础的新设计科学,它通过建立描述性模型,衔接城市空间体验量化和空间设计干预,借助人体生理/行为数据的测量,精准支持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决策成为可能。
以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为例,特殊的竞赛设施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才能使用,可以称之为“超人”竞赛。如果希望这样的设施能够长期在日常文化生活中发挥作用,就既要把运动员的任务容纳进来,也要把“常人”的任务容纳进来,让每个人都能被服务到,这就是在北京2022冬奥会整个可持续性概念指导下要解决的事情。
人因分析增进设计干预的方法过程
“雪飞天”与“雪如意”的人因设计实践
对美好生活的定义是一个模糊的问题,但是设计可以针对技术发展和人生活的现实,把一些可以聚焦的、可以被穷举研究的可能性提取出来,成为这一阶段设计所面临的清晰任务。北京冬奥两个跳台的设计中,有几个清晰任务分别是:识别性、漫游、共享、目的地。
首钢滑雪大跳台即“雪飞天”是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滑雪大跳台,也是第一个和工业遗产结合的奥运场馆。完成其识别性任务,首先是用飞天这一中国文化元素符号,来表现从助滑到起跳、翻滚、落地运动过程背后动感的曲线。除了文化元素以外,识别性还考虑了如何延续工业遗产记忆。设计团队求助于人因技术,把所有能够选择的可能方向,从最朝东南的开始,每5度做一个测试场景,然后请在首钢生活了30~40年的老工人、老决策者、老管理者一起帮助判断。
首钢滑雪大跳台
漫游任务的完成,即环绕湖区景观和设施的安排,需要归功于清华建筑学院朱育帆教授做的湖岸线改造和张昕教授做的照明改造。在环湖漫游体验中如何形成节奏,参照了比它大4倍的颐和园,把颐和园的拓扑关系复制到首钢的环境里,让人在环湖路径当中形成类似的节奏感。漫游任务还包括北京建院总建筑师吴晨按照首钢原来的桥架做出来的线性空间,不论是跑步还是亲子游览、照相,这里都是很好的场所。
首钢园区漫游路线
共享任务的完成,主要体现在首钢制氧厂厂区这样的小尺度空间改造,形成了室外院落式的带有工业遗产色彩的共享空间。改造中有意留出原来建筑的一部分,可以看到工业使用痕迹,依赖工业遗产本身具有的自明性,这个空间会形成吸引力集中的地区。另外在原来的房子上做了一些悬挑,让大家能明显感知原来地面空间的肌理,加强对工业遗产的记忆和现代生活的互动。
首钢园区工业遗产改造
另外一个项目,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即“雪如意”,S曲线的赛道是视觉上非常明显的符号,怎么将其与识别性任务结合在一起?寻找S曲线和我们熟悉的文化符号之间的契合,想到了不下100种各式各样的中国古代文化影像,最后发现中国文化里和S曲线最契合的是如意。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雪如意”的目的地任务,是将被称为“北欧组团”的场馆群,就是北欧两项运动(跳台滑雪以及越野滑雪),再加上冬季两项运动(越野加射击)的场馆组成的组团,做成一个单位去营造赛后利用的吸引力。除了竞赛设施以外,附加做了一个供人慢行的步行桥“冰玉环”。把“雪如意”与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三个场馆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慢行系统,增加赛后常人的驻留时间。
“雪如意”的慢行系统
实现共享任务,“雪如意”室内室外都有这样的空间。顶峰俱乐部是一个直径近80米的环形建筑,内圆和外圆不同心。底部做了一个90米的体育场,观众席用马蹄型布置,保证体育场在冬奥之后能更多地用于赛后常人的聚会和大型活动,跳台下就是足球场,举行足球比赛、演唱会等常规大型活动时观众席容量可达1万人。
“雪如意”顶峰俱乐部
奥运场馆所面向的群体,已经从服务体育比赛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扩展到更多的喜欢体育和文化旅游的普通人。只要在地表进行空间的设计改造,就面临着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所以设计师依赖的数据或者人因测试的记录,并没有改变服务的对象,只是让设计师更好地用更精准的方法去服务这些对象。因此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冬奥场馆这样的比赛设施,完全可以适用于城市所有空间的改造设计。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关注各主题论坛,在线观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END————
“沧州运河活化国际设计师竞赛”
火热进行中
2022健康宜居与低碳城市国际论坛暨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召开
征稿 | 2022健康宜居与低碳城市国际论坛暨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
重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利将在第十届园冶高峰论坛作主旨报告
以城市之形思考
微信:chlaweb
网址:www.chla.com.cn
电话:010-64450203
18500787853
邮箱:editor@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