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扬:超级站城公园——城市更新下的未来绿色基建TOD
伴随着轨道交通的持续建设和城市的不断扩张,TOD成为众多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近期,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之分论坛TOD重塑城市空间论坛在线上举行,Hassell董事、上海事务所城市与景观设计部门负责人林世扬做了题为《超级站城公园——城市更新下的未来绿色基建TOD》的演讲。他相信通过优秀的设计,能够最大化释放场所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建立人与场所之间紧密的联系。
林世扬先生在演讲中表示,TOD城市景观设计所考虑的范围更大,不仅限于景观的设计,还包括一些基建设施的处理等。他介绍了Hassell的项目,不仅考虑景观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还包括项目里场站交通到达体验的提升,如何为旅客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以及如何为旅客的活动和行为提供更优质的场站服务等。
广州东站TOD项目
站城融合的TOD项目不仅是交通开发,而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在地文化与市井生活进行深度连接。广州东站项目场地存在交通割裂、生活方式欠缺、绿地系统破碎等问题,这也是未来需要同时解决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满足项目的定位——形成珠港澳面向国际的门户形象。
针对场地被交通割裂以及存在无人使用的场地等问题,设计将场地作为城市的活力中轴线,通过景观与城市的再造进行激活。
场地北侧的山体公园则恰好作为城市的绿色锚点,向东站片区延伸,形成区域整体形象,打造绿色城市客厅。
绿地、水系、活力空间等多维度整合,利用场站原有交通流线链接各个公共空间,形成整体发展网络。通过设计将周边缺乏的空间整合创造,形成片状区域,打造带动全片区发展的活力空间。
超韧性景观,绿色空间延续、整合,与现有的水系空间形成闭环网络。这样的系统可以更好地体现可持续低碳发展,为片区居民打造良好的步行可达的绿地系统。
超灵活链接,依托新交通场站功能进行火车站分流引流,不仅通过场站本身连接周边空间,而且延伸到场地的“毛细血管”,形成步行网络。通过廊道提升整体空间的品质,最大化城市价值。
超活力空间,通过对原有功能的提升,将主轴线打造为公共活力带,并延伸至整个片区,同时打造场地内的点状中心,使活动空间整体得到提升。
以场站的核心区域为中心,使整体城区片区的环境得到提升。南北功能区块的划分及两侧绿地的延续,更好地连接周边空间,景观则延续至地下空间。
通过火车站、交通站点的立体式开发提升,使整个区域实现共享街道甚至是城市界面的完整。像纽约中央公园一样,通过绿地与建筑边界打造城市绿心聚集区、城市舒展疗愈空间,透过自然光线的引入,使地下空间可以更好地与垂直空间联系。
场地内设计了公共建筑“公园里的地质塔”,将活力空间在立面上得到延伸。二层廊桥形成直接的东西向联系,串联周边城区乃至整个社区,充分延展场地联系。在立面及垂直地下,将整个场站公园的活力连接,从场站本身一直延续到公园地面层。并且从更广泛的整个城区范围进行思考,为公园周边、为整个城市打造更具辨识度的天际线。
场地内中心绿地系统,通过不同的景观营造,创造不同的空间,体现不同的调性。设计团队也提出了非常创新的想法,利用公共建筑物属性,通过其服务功能转化过境人流,使场站公园成为重要的城市目的地。
“地质塔”的下沉空间满足采光要求,适合营造清凉的地下空间,集聚人群。这是场站的一种活力体现,也可作为公共空间增加人流的方式。
场站的交通问题,设计团队与交通顾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南站的人流量过大,因此设计希望通过分流的方式,让交通场站本身便具有流畅的人流疏导的作用。目标将40%的人流引导至南站,60%的人流向新增的北站厅引导,新增的北站厅与区域过境交通串联。
场地本身因为廊道交通形成城市的割裂,通过设计能够修复这种割裂关系,作为新的起点。因此,设计通过多维度的联系增加如场地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链接;一层空间、二层空间及地下空间与北侧现状公园的链接。在场地南侧,引导人们往城区方向,南侧广场及步行空间则能创造出更多活动场地,打造令人久久驻足的空间。
针对广州东站项目提出超级站城公园的理念,是希望藉由景观与城市改造提升整体片区形象,形成城市重要的绿色载体和交通枢纽,同时希望站城公园不仅是公园,还应融合城市服务功能,成为城市活力聚集的重要场所。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更多详情。在线观看论坛实况,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END————
“沧州运河活化国际设计师竞赛”
火热进行中
相关链接
蒋毅:以TOD为驱动的未来城市空间夏海山:“TOD复合+”推动未来城市空间重塑TOD掀起城市建设新浪潮,专家热议城市空间重塑2022健康宜居与低碳城市国际论坛暨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召开站城融合:让城市跟着轨道走重庆沙坪坝高铁站:国内首个站城融合TOD真实体验
以城市之形思考
微信:chlaweb
网址:www.chla.com.cn
电话:010-64450203
18500787853
邮箱:editor@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