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大学李沄璋教授: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更新的问题与思考

不断前行的 风景园林网 2023-09-17



近日,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分论坛之乡村人居环境高质量建设论坛在线上举行。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李沄璋教授发表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更新的问题与思考》的演讲,介绍了社区规划师制度的成都模式,分析了我国社区更新的常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思路。



一、社区规划师制度的成都模式

社区规划师的起源


社区规划师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国家。二战后,英美国社会经济重建基本完成,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全面展开,如何长久地推动社会进步,找到城市更新的内在驱动力,切实解决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拥挤、品质不佳等“城市病”,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关注问题。1949年美国颁布《住宅法案》,标志着城市更新由“推倒重建”阶段转为“邻里修复”阶段。自此,国内外城市建设的重心逐渐由自上而下关注物质空间的居住环境改善转变为上下结合、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环境提升。基于以上背景,社区规划师这一面向社区规划而产生的传统城市规划从业者的转型角色应运而生,旨在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从改善居住环境入手,探究一系列“城市病”背后所反映的真实问题及内在动因,为社区更新提供政策、设计、实施,甚至运营全链条的综合策略。


国内外的社区规划师制度


美国:社区经纪人


在美国多种途径的社区规划体系中,社区规划师是一个定义比较宽泛的角色,依职能而聘,如规划师(Planner)、理事(Commissioner) 和专务(Officer),社区规划师的职位是社区对社会公开聘任的,理事由社区委员会选出,专务由政府对社会公开聘任。事实上,社区的财政专务、人力资源专务、医疗专务和信息专务等都可以称为社区规划师, 参与到社区发展中。他们可以是政府人员或政府特聘的专家,也可以是社区委员会聘用的工作人员或专业人士。其工作范畴较广泛,针对需要解决的社区需求,社区规划师需要组织各利益方参与规划的制订和实施,或针对某一领 域的社区参与提出专业意见,充当着“社区经纪人”的角色。


英国:以解决社区需求为核心的沟通“桥梁”


在苏格兰,社区规划师起着沟通多层次领域并建立合作关系的“桥梁”作用,地方政府和当局负责推进社区规划。参与到规划中的有整个社区及志愿者组织、社区理事会(Community Council)、企业和商会、专业机构。参与可以 以个人名义,也可以通过团体组织。在苏格兰的社区参与中,社区需求是受关注的核心,社区规划参与主要放在 LA( 社区) 层面,社区规划师负责设定参与目标及责任归属,参与的内容分主题( 如社区健康、社区安全和青少年 问题等)进行,如有需要,可通过地方或邻里参与框架寻求支持,也可通过国家或区域战略合作框架寻求支持。


日本:NPO模式


日本的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活动被日本人很亲切地称作“社区培育(まちづくり)”。社区培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一个单纯的抵抗运动,到单独项目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社区培育。从零散的、自发的社区居民组织,开始慢慢形成多主体积极参与的社区培育,主体包括非营利组(NPO)、支援机构、政府。


非营利组织(NPO):作为一种自下而上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发展模式。日本社区培育活动主要是以NPO 为依托开展的。


支援机构:支援机构包括企业、事务局、大学等。在这里支援机构主要泛指大学。进入20 世纪后,大学开始成为社区培育活动的引导者,在参与社区培育活动的同时,还对社区居民、行政人士、企业等进行各种 形式灵活的培训,使其在参与社区培育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在后期还构筑“社区培育大学”等。


政府:政府作为行政机构,在社区培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发挥着积极 的作用。在社区培育发展之初,政府就对居民成立和组织保护自然资源 和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的行动表示了支持,在社区培育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保证社区培育活动更好地开展,开始颁布一系列法律条例,来保障居民参与的社区培育的权利,并对社区培育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台湾:“专业义工”


台湾地区的社区规划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地方环境改造以及社区民主参与的需求,“社区规划师”( 或称“社区建筑师”“社区营建师”) 制度逐步得以确立。在发起之初,这是较为典型的民主社会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下而上发起的参与机制。而这一制度的建立除了自下而上的民众意愿支持外,当局对此制度的促进和扶持不容忽视,如在发起之初未建立无偿服务机制时由当局提供工作经费补贴,组织社区规划师培训等。当局对社区规划师的资格进行考核,以保证其胜任社区规划中的工作。由于台湾地区的社区规划主要是针对环境的社区协调改善行动,因此制度化的“社区规划师”需要具有相当的专业背景及知识,并且对所属社区的情况有深入的理解和情感。发展到目前为止,台湾的社区规划师基本为无偿服务的“义工”,这些条件对从事社区规划师的人员遴选要求比较高。社会资本的提升能够促进行政部门治理水平的提高。


深圳:片区规划师


深圳的社区规划师并非是社区运动发起的结果,而是政府职能部门针对规划工作中政府与社区间的脱节,对自身工作体系的反思和改革,是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制度,其自下而上的社会基础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之为“社区规划师”,而只是责任“片区规划师”,帮助居民了解其合法权益和义务的同时,理解规划意图,从而推进规划的实施。


上海:规划系统延伸,购买服务模式


为保障上述机制的实施,实施办法构建了“一会一室”的保障制度,确保社区规划师工作平稳推进。由区政府牵头建立徐汇区社区规划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城市规划的副区长召集区府办、发改委、商务委、建交委、绿化市容局、房管局、民政局、各街道(镇)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社区规划师,以街道“任务清单”为载体,就街道发展和环境整治提升等方面的“微设计、微更新、微治理”问题达成共识,引导街道更新工作可持续推进。同步建立徐汇区社区规划师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社区规划师办公室”),由区规划资源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徐汇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研究院承担社区规划师的遴选发布与宣传,对接确定年度工作方案和项目清单、重点项目的技术支撑,工作过程中界面和流程的理顺、财政专项资金申请等具体工作。


北京:专班专委,各具特色,对点服务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成立“责任规划师工作专班”以统筹全市责任规划师制度的推进,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对应成立“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以服务和优化责任规划师制度架构。


区政府(规划分局)负责各区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具体开展。在市级规定基础上,各区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各具特色的责任规划师工作方案,并为街道、乡镇等选聘一一对应的责任规划师或团队。


受聘后的责任规划师在各街道与乡镇开展日常工作,街道(乡镇)通过申请专项公共资金、组织更新项目申报和实施、动员公众参与等,来实现城市更新行动在基层的落地。各街道(乡镇)因地制宜,在责任规划师的协助下完成了诸多特色鲜明的街区更新实践探索,包括公园绿地提升、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历史街区改造、老旧小区更新、小微空间行动、街道空间整治等。


成都:“社治牵头,三级联动,上下结合”


为增强城乡社区更新和场景营造的规范性、专业性,营造和谐统一的品质社区,提高社区发展治理实际效果。成都相关地区建立导师团制度,聘任城乡规划师作为导师团,构建社区规划师制度,积极发挥社区规划师作用,以市场化、项目化方式推进规划师制度落实,实现社区规划师全域覆盖。


李沄璋教授等参与的导师团借鉴国内外不同城市的社区规划师模式,针对成都的社区更新,进行了大量社区调研及总结,对社区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及提案记录,针对社区需求,做了不同主题的经验分享与社区培训,分享了社区微更新、空间营造等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践案例。积极响应镇街和社区需求开展指导服务工作,多角度对空间场景和共治场景做了专业性指导,推动形成成都社区规划师制度实施意见。


社区调研及总结



社区培训



导师深度参与全区社区发展治理,精准确定城乡居民群众需求点,有效引导城乡居民和社会多方资源共同参与。构建 “三步联动” 三级社区规划师制度体系,区(市)县级设立社区规划师“导师团”, 街道级设立社区规划师“工作室”, 社区级设立社区规划师“众创组”,使得区级规划导师与镇级社区规划师、社区群众密切联系的工作紧密链接,引导社区群众全程参与社区营造、社区规划的实施监督。


深化社区规划师职责,建立收集民意、参与设计、评审评比、监督实施等制度。鼓励各区(市)县出台相关支持措施,明确社区规划师在社区项目设计方案编制等环节的作用;鼓励各区(市)县将推行社区规划师工作制度纳入区级城乡区发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重要职责;各区(市)县要制订社区规划师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专业策划设计、美学运用等主题培训,提升社区规划师的职业素质。


评审评比


导师团导师参与2021年社区微更新项目竞赛活动评审。双流区委社治委组织举办2021年“幸福生活·美好社区”社区微更新项目竞赛活动,多个社区微更新项目同台路演,导师对微更新项目进行评审,推选出有参考价值的微更新样板,持续深耕与推动社区更新,唤醒社区文化记忆,让社区老百姓们近距离触摸到生活美空间,深刻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相关建议及提案记录


积极响应镇街和社区需求开展指导服务工作。李沄璋导师提交了《完善历史社区更新机制,树立成都市历史社区更新示范》、《关于双流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等提案。为社区服务工作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与指导。


各位导师通过实地调研,与社区近距离沟通,多角度对双流区各个社区的空间场景和共治场景做了专业性指导,推动社区在空间改造、艺术创意、社区互动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促进社区激发传统建筑活力,让居民成为社治的主角,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社区品质。




二、社区更新的常见问题


违反法规与专业常识:随意拆除承重墙体;社区公共活动室无窗户;随意拆除历史建筑上的珍贵文物;历史建筑外立面窗改门。



更新理念陈旧设计手法拙劣:滥用景观小品、随意套用抄袭、脱离当地社区文化特色;滥用色彩,遮掩破旧外墙,不伦不类,俗气粗糙;街道统一招牌,失去当地的文化特色;拆真建假、仿古商业街;大拆大建导致古城大面风貌片区消失。



无视乃至破坏当地历史文化:广州骑楼“破墙开店”建筑历史风貌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上海有着近百 年历史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因为周边拆迁,楼房窗户、栏杆等或被拆或被毁坏,内部也是“伤痕累 累 ”;滥用文化,缺乏对社区文化的深入挖掘,无社区特色。



社区更新与当地历史文化结合较好的社区:彭镇——保留原有生活场景和烟火气,巧妙保留最原始的老成都市井气和传统安逸的生活方式,保留传统街巷空间。



社区大量闲置空间未充分利用:




三、社区更新项目与一般建设项目的区别


1.优先落实急难愁盼问题



2.花小钱办大事



3.引领带动,具有示范性



4.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和凝聚力




四、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思路


1.充分前期谋划,全程跟踪。充分发挥优秀社区规划导师团的专业能力,全程参与。

2.培养成长性好,执行力强,对社治工作有理解的设计团队。

3.文化是魂,加强社区文化营建,取得社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4.动土必管,加强社区更新营造全过程监督和评审。

5.加强示范,加强培训,在项目中学习,在项目中成长。

6.整合资源,充分和其他项目结合,花小钱办大事。

7.党员带头,先锋带头,加强引领。

8.一切的标准以是否获得百姓拥护,是否有益提升幸福感为标尺。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更多详情。在线观看论坛实况,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END————




 “沧州运河活化国际设计师竞赛” 

 作品征集延期 


作为“为美丽河北而规划设计——第五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沧州运河活化国际设计师竞赛”受疫情影响,作品征集时间 延期至2022年6月30日18:00 。请各参赛单位及个人及时关注、相互告知,按时提交作品。已提交作品还可再进行优化,重新上传。长按下方二维码,报名提交作品吧:




 竞赛题目 “运河活化·魅力重生” 官网网站 cangzhoucompetition.yuanyebei.com


 一等奖1组 获奖证书+奖金10万元人民币/组(含税) 二等奖3组 每组获奖证书+奖金3万元人民币(含税) 三等奖10组 每组获奖证书+奖金1.5万元人民币(含税)优秀奖若干组,获奖证书+《国际设计》杂志


 主办单位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自然资源厅 承办单位 沧州市人民政府 组织单位 沧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媒体支持 《国际设计》杂志风景园林网



相关链接
毛刚:民族·乡土·文脉——21世纪乡村人居环境营造反刍与展望
郭琼莹:乡村景观活化与台湾生态乡村设计
乡村人居环境高质量建设论坛在绵阳师院举办
聚焦乡村振兴与特色城镇论坛,发掘传统村落空间价值
2022健康宜居与低碳城市国际论坛暨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召开


2022健康宜居与低碳城市国际论坛暨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点击上方图片了解详情!


沧州运河活化国际设计师竞赛火热进行中,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详情!

以城市之形思考


微信:chlaweb

网址:www.chla.com.cn

电话:010-64450203

18500787853

邮箱:editor@chla.com.cn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