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汶川大地震15周年祭,用设计抚慰心灵创伤

甜甜圈 风景园林网 2023-09-17

汶川地震15周年祭2023-05-12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山河破碎,举国同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犹记危急时刻的生死救援、灾难面前的守望相助。15年后的今天,汶川已涅槃重生,焕发出新的活力。今天是“5.12”汶川地震的15周年纪念日,也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天,致敬重生,勇毅前行。

早在1996年,苏格兰大学学者玛尔考姆·弗尔列和约翰·莱依便指出,灾难遗址将为一种新颖的“黑暗旅游”提供了可能。作为设计师,是具有社会责任的,用设计拯救生命、抚慰人的心灵是设计师的使命所在。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前后,设计师们能为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们做些什么?




一、什么是地震遗址公园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普遍加强了防震、避震知识宣传,各大城市对于防震避难的观念有所加强,纷纷谋划建造各自的地震公园。地震公园是指平时提供正常的游览、休闲功能,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后又能提供紧急避难功能的公园,其正式名称为“公园应急避难场所”。

地震遗址景观:宿舍楼里长满了青草和灌木
地震遗址公园是对地震后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或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景观或自然遗迹加以保护、改造、利用,转化成可以使公众进行游憩、观光、娱乐、纪念、科教等活动的公园。




二、地震遗址公园的意义

1.传承历史


地震是大自然破坏人类的一种方式,大地震或特大地震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甚至毁灭性的打击。建立地震遗址和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具有保护自然产物的作用,再现了人类在受到大自然带来的重创之后的奋斗史、抗争史。以此来借鉴和警示,这是对历史的保护与传承。


2.寄托哀思


地震带给人类的灾难是深重的,汶川5·12特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造成太多原本和谐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纪念公园的建立与地震遗址的维护给失去亲人的人们提供了祭奠哀思的场所,对受灾群众有一定的心理安慰和心理辅导作用。

唐山大地震45周年祭


3.警示教育


人们普遍缺乏基础的安全防范意识,缺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地震遗址是最形象的防震减灾的实习基地,保留下来的地震遗址公园是自然科学教育的现场课堂,有利于加强民众的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三、相关案例

1.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遭遇强地震,百年工业重镇夷为废墟,24万人罹难,16万人重伤。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唐山南湖生态风景区内,位于唐山市京山铁路东侧,唐胥路北侧,总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首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公园设计充分体现“敬畏自然、关爱生命、探索科学、追忆历史”的理念,以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铁轨为纵轴,以纪念大道为横轴,分为地震遗址区、纪念水区、纪念林区、纪念广场等区域。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文明祭奠地震罹难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以及进行地震学术研究和交流的理想场所。


地震遗址
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建于1959年,现保存的遗迹是其南北走向的3跨厂房,建筑面积9072平方米。地震时,厂房处于宏观震中,烈度为11度,3跨厂房除部分中间立柱扭曲、倾斜外,四周墙柱全部倒塌,屋架落地。厂房南侧的砖砌烟筒,原高35米,地震时断成三截,其余两节烟囱被直接嵌入现存的烟囱内,成套筒式结构,内外共有三层。



纪念水池和纪念墙

广场正前方是纪念水池,占地3万平方米,广场左侧是地震纪念墙,由五组13面墙体组成,全长493米,每面墙高7.28米,代表7月28日,纪念墙距水面19.76米,代表1976年,预示着逝者与生者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人永远铭记1976年7月28日这个令唐山人悲恸的日子。纪念墙上,镌刻着唐山大地震24万罹难者同胞的名字。走在这400多米、刻满罹难者姓名的纪念墙边,眼前仿佛浮现出那瓦砾成堆的悲惨景象,只有地震墙正前方的一池清水,才能使人们的情绪得到暂时的平静,水中一棵地震前的老泡桐树,默默地矗立在那里,用特殊的年轮记录下1976年这里发生的一切。旁边两根铁轨,由于地震的强烈颤动,严重扭曲变形,如今,它也静静地躺在水中,伸向远方,正像是所有唐山人脑海中那永远挥之不去的曲折记忆。



抗震救灾主题雕塑

纪念水池内规划建设一组长70米、宽20米、高11米的大型雕塑,雕塑采用石材和青铜质地,用写实的雕塑语言,描写当时唐山人民期盼救援、奋力自救的生动场面。



2. 四川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汶川大地震首个地震遗址纪念公园。该地震遗址公园是汶川大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


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是以地震遗址、科普教育为主的新型景区,是“5.12”汶川特大地震首个“见证灾难、感悟生命”的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东河口遗址公园建成后,把对遇难者的追思、对地震的科研以及旅游发展三个主题集于一体。通过以地震遗址公园为载体,对地震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对抗震救灾文化的深入挖掘,教育参观者尊重自然,尊崇科学。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3. 重庆黔江小南海古地震遗址


1856年6月10日,发生在重庆黔江与湖北咸丰交界处的6.25级地震,形成了如今小南海壮观的地震滑坡遗迹。黔江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境内,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


谷口被湮塞而为大泽,大垮岩、小垮岩、断碉绝壁及岩石垒成的大坝等地震遗迹,于今仍清晰可见。小南海地震遗迹区保存了崩塌崖面、崩滑体、堆石坝、堰塞湖及淹没森林等多种地震破坏遗迹,有很高的科研科考价值,被誉为“活的地震博物馆”。


小南海古地震遗址


4. 宁夏西吉党家岔地震滑坡堰塞湖遗址


1920年12月16日,宁夏爆发8.5级海原大地震,造成规模巨大、数量极多的山体滑坡,使这一带的山川大为改观,原来的干山枯岭,摇身一变成了大片沼泽湖堰,成为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地震景观。


党家岔地震滑坡堰塞湖遗址位于宁夏南部西吉县西南部苏堡乡境内,目前是亚洲第二大地震湖。由于震湖地震遗迹明显,生态环境良好,景观独特优美,极具科学考察、旅游观赏、探奇探险价值。因此,这里被称为地质学家眼中的“地震博物馆”。

西吉党家岔地震滑坡堰塞湖遗址




四、用设计拯救灾难

地震、飓风、火山爆发、海啸、泥石流和洪水等自然灾难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而自然灾难和环境破坏之间往往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在这一背景下,景观设计师应当肩负起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责任,思考如何构建更加安全、可持续的城市环境。除了可以保留地震等灾难遗址,让人们对灾难保持深刻的记忆,还可以进行科普和灾难防范方面的设计,结合城市规划、地质工程、地理信息、大气科学等相关学科,共同探索科学合理的规划有效地预防灾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在灾后重建方面,应积极有效地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并通过设计抚慰灾难带给人们的心灵创伤。


参考资料: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网、上海市地震局、辽宁省地震局、凤凰空间、红色河北


————END————


相关链接

纪念景观的形式,好创意都是充满了想象与回忆

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村庄,藏着你向往的生活!

城市“打工人”如何修建自己的园林


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村庄,藏着你向往的生活!

徐坚:如何通过设计让云南高原山村焕发新活力

参赛全攻略→第十四届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4月20日启动!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