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文化街区 | 老街新生之改造案例合集

甜甜圈/整理 风景园林网 2023-09-17



历史文化街区

在中国,似乎每个城市都会有那么一条老街,或记录着这个城市的人文历史, 或承载着名人掌故,或商贾繁华、声色犬马……



“也许那老街的腔调是属于我的忧伤”,每一条的老街,都是城市居民最深刻的记忆烙印,是当地文化、生活特征的时代缩影。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城市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活态文化遗产,保存着丰富的原生地方文化,有的更是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城市历史文化。
历史街区的改造与更新应当是怀旧情怀和现代城市规划的完美结合。成功的历史街区改造可以激发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日常休闲去处,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国内的五个优秀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吧!





01. 深圳 | 南头古城特色文化街区高密度城中村新生多元社区场景

设计单位:奥雅设计

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距今有近1700年的历史,见证了深圳中心区域的更新与发展。随着深圳的快速城市化和人口的不断迁入,南头古城迅速形成了城市中有村落,村落里有古城的复杂格局。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殊的城市肌理,让南头古城一直受到设计师们的青睐,都想为其装点一二。


面对复杂的空间体系,奥雅设计团队通过点(文化展示)、线(历史轴线)、面(活化建筑)有机串联不同片区,从“城市的寻根与再生”角度切入进行设计。寻根即是研究解读南头的历史变迁和民风习俗,深入了解南头古城的功能、空间和价值,挖掘南头古城的闪光点;“再生”则是将历史的转译为当代的,让南头古城“活”起来。


设计通过文化展示、历史轴线、活化建筑的手法,有机串联了点线面不同的片区,编织多元包容的社区空间。设计注重原住民和外来人口、创客、游客等人群之间的积极互动,引入了文化空间、科创空间和文创空间的活化模式。将这些空间和社区人群融合起来,并植入具有古城特色的元素,有着耐人寻味的温馨与关怀。以此作为一种城市更新模式,丰富古城内原有的空间和人口结构,加强片区的在地文化吸引力,进而实现多元包容的社区复兴。



02. 常州 |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织补更新打造老城厢“雅集慢生活”

设计单位: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青果巷位于常州市的中心区域,距离铁路常州站约两公里,是常州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常州近现代“名人摇篮”,2014年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保存的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历史景观、临河而建的深宅大院,是常州古城悠久历史的“活化石”,彰显了“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江南传统特色。


在更新设计中,设计师保持了主巷东西延展、支巷南北纵深的空间格局,并保留正素、天井、雪洞数巷及古村五弄等重要街巷。通过植入弥漫式步行体系,激发各地块内部活力,形成与历史街区原有肌理相协调的街区路网体系,增强街区通达性与渗透性,提高城市的可访问性和可持续性。青果巷历史街区曾有丰富的园林景观,但在后续建造中部分损毁。设计师在更新中延续上位规划要求,回溯历史开放空间及庭园空间,并结合织补更新设计增设一处位于中区的新核心节点。几处核心公共景观节点均与直曲巷相链接,形成点线结合的公共空间网络,人们在观览体验园林文化之余还可赏戏品茗,感知古今交融的空间场景。街巷作为历史街区最为核心的空间要素,希望能够通过设计重塑街巷的场所精神,在满足游目观想的体验同也能够实现空间上的传承与延续。



03. 重庆 | 融创白象街历史文化街区

开埠文化的传承与再生

设计单位:贝尔高林白象街位于解放路与凯旋路交汇处,早在重庆下半城黄金时代,就以“东方华尔街”的名号盛极一时。从开埠到没落、再到现在的繁华,白象街见证了这座城市最显赫、最珍贵的人文历史记忆。白象街历史文化街区非为线性街道,而是以片区的形式位于重庆中央商业区与长江之间,占据城中心优渥的地理位置,以其丰富的商业+人文形态,成为重庆人游玩纳凉、外地人慕名探寻的文化圣地。


设计师以物质景观与非物质景观两大形式构建街区氛围,并通过路网轴线划分功能区域,串联11处历史文化遗迹,采用复古的ART DECO风格构建这场山地盛景,打造院落式的景观结构。以80米为半径辐射主要邻里景观组团,通常80米是普通人步行一分钟的距离,而每个邻里组团都有自己的核心景观焦点,在各个邻里组团边缘设置休息区,而视线走廊则将彼此串联起来。


街道、街巷景观是整个项目的主要构景所在,在道路的设计上,设计师优先考虑人行需求,采用列阵乔木协调街道的空间感,除此之外,植物并没有占据太多的位置,而是以垂直绿化的形式为其他景观表现腾挪更多的空间,展现白象街独特的艺术风貌。庭院式道路设计不仅在视觉上美化街区景观,也让行走其中的人们可以达到一种松弛、悠然的状态。





04. 西安 | 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新与旧的协同对话中重塑活力

设计单位:AECOM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西安小雁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关联遗存积淀了唐长安城文化记忆,见证了其历史变迁。


提出“重构——新与旧的协同对话”的总体愿景,以景观作为“重构”空间秩序的低干预手段,重新构建场地与文物、城市、自然和人的关系,在新与旧的协同对话中,梳理景观空间序列,对整个街区进行织补与整合。项目的重要创新在于,文物不再是一个被框定的状态,而是旨在与更广泛的空间产生联系。对片区内系列空间的整体风貌控制,以小雁塔文化精神为统领,以景观的手法整合织补历史街区空间序列。同时通过特色植栽控制景观轴线主基调,品种选择上,延续核心区现状自然式种植风格,亦是古时植栽意境的延伸。优化城市界面步行体验,是历史街区更新的重点,需兼顾周边社区、学校和历史街区文化展示等多重需求。设计拓宽原有1.5m人行道至3m,结合不同城市功能界面采用相应的设计策略,营造舒适的步行体验,增强空间归属感。

该项目为历史街区的现代化更新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从整体规划到空间设计,系统性阐述了将景观作为一种低干预手段,如何 “重构”空间秩序,重新构建历史街区与文物、城市、自然和人的关系。在新与旧的协同对话中,实现了传统性历史街区空间的现代重塑与活力复兴,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实践提供了前瞻性和示范性的经验。





05. 福建 | 苍霞“海月江潮”历史街区

织补网络肌理传承街巷脉络

设计单位:上海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朗道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


作为百年前舟楫往来、包罗万象的通商口岸,福州苍霞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着眼于传承其独一无二的“码头精神”文脉,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创造一种动态可发展的“有温度”的空间。苍霞的街巷自下而上生长变化,经过百年发展,整体的街巷体系与空间尺度延续下来,无论是交通活跃度还是地区可达性都十分可观。


在本次保护与更新的方案中,提取了原有空间形态和尺度,并延伸新的毛细血管街巷。织补网络肌理、传承街巷脉络,使得其空间的商业适用性得到了传承和提升,让这片区域被充分激活。同时,设计把苍霞原有的人文元素如古榕树、茶亭、戏曲等融入到现代社会的语境下,使安宁的居住环境与热闹的商业氛围、人文旅行的体验与自然景致的享受都能兼收并蓄。


苍霞所积淀的文化本就是不同时代新旧共生的交叠。用“城市拼贴”手法来处理新旧建筑的空间关系。既非强调结果的“现代化街区”,也非追溯源头的“古建保护区”,而是通过富有时代感的重组整合,让城市的历史结构参与到当下与未来的城市发展中。


资料来源:奥雅股份、言設、建道筑格


————END————


相关链接

历史文化街区 | 怎么改,你造吗?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计:留住城市“乡愁”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