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双相障碍患者代谢风险,从三餐节律开始
晚餐时间较晚、两餐间隔过长与双相障碍患者的代谢异常相关。
为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心血管结局,应针对其生活方式加以干预,规定按时进餐。
与一般人群相比,双相障碍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生物钟因素可影响双相障碍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进餐行为的节律,如进餐时间、频率及无规律进餐与心脏代谢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未被探讨过。在这一背景下,Soreca I等展开试验,研究于4月15日在线发表于《斯堪的纳维亚精神病学学报》。
研究
研究共纳入了114名受试者,入组标准包括符合SCID-IV双相Ⅰ型障碍诊断标准,无长期或正在治疗的躯体疾病,BMI≥25,双相障碍缓解(HAM-D及YMRS得分分别≤10及≤8)至少2周,过去一年未住院治疗。所有受试者完成了连续7天的匹兹堡睡眠日志,并佩戴手腕活动变化记录仪。代谢综合征定义为符合以下至少3项:
① 向心性肥胖:男性腰围≥2550px/40in;女性腰围≥2200px/35in;
② 血脂异常:TG≥1.7mmol/L(150mg/dL);
③ 血脂异常:女性HDL-C<40mg/dL,男性<50mg/dL;
④ 血压≥130/85mmHg(或接受降压治疗);
⑤ 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
研究者探讨了受试者进餐节律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
▲ 受试者的中位晚餐进餐时间为18:45,晚餐-就寝间隔时间的中位时长为297分钟(5小时),睡眠时间为458分钟(7.6小时)。
▲ 平均晚餐进餐时间与进餐的无规律性呈正相关,而与晚餐-就寝间隔时间呈负相关。换言之,晚饭进餐越晚的个体,其进餐不规律性越强,且晚餐-就寝间隔时间也越短,且腰围更大。进餐不规律也与较大腰围相关。
▲ 受试中54%患有代谢综合征。腹性肥胖患者的进餐时间约比其他患者晚40分钟,且晚餐-就寝间隔时间较短。
▲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晚餐-就寝间隔时间及睡眠时长因素后,晚餐进餐时间与腰围呈正相关(β=0.246,P=0.02)。也就是说,平均晚餐进餐时间越晚的个体则腰围也越大。
▲ 进餐时间、晚餐-就寝间隔时间并未发现与代谢综合征相关,但晚餐进餐时间与代谢综合征指征之一高血压存在关联(OR=1.514,P=0.05);进餐时间延后1小时,高血压发生风险则升高至1.5倍。另外,进餐时间较晚也与具备更多条代谢综合征指征存在相关趋势(β=0.184,P=0.072)。
▲ 早餐-午餐间隔时间较长与腰围较大相关(β=-0.346,P=0.002),此结果已调整年龄、性别、睡眠时长因素。采用Bonferroni多重比较分析后,仅腰围与早餐-午餐间隔时长的关联呈显著性。
启示
毋庸置疑,行为节律与生物节律的一致有利于维持健康状态,二者一旦出现偏差,则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失调、心血管及代谢异常等。健康人群被随机分入较早进食及较晚进食两组后,也发现较晚进食者的糖耐量下降,而较早进食有助于减重。
本试验证实,晚餐进餐时间较晚可使心脏代谢功能下降风险更高,这一风险独立于睡眠状况存在。晚间较晚进食可使白天进食机会更多,进而摄入更多卡路里;较晚进食晚餐的人进食健康食品的能力可能受损,更可能进食快餐及垃圾食品。此外,晚餐进食较晚还可引发昼夜节律失调,正如试验中发现进食较晚者同时晚餐时间也较不固定,从而进一步恶化了摄食后血糖反应。
然而,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即肥胖诱发了生理昼夜节律失调,进而改变了进食行为节律。正如Pendergast等开展的小鼠试验发现,喂食高脂饮食的的小鼠体重增加,自发活动改变,外周组织生理节律破坏,且进食节奏也发生了改变。这一结果引发我们思考,肥胖、昼夜节律失调与进餐行为节律改变究竟孰因孰果。
早餐-午餐间隔时间较长也与心脏代谢功能较差相关。导致该结果的机制尚不清楚,但Lucassen等研究发现肥胖人群中每日进餐次数更少的个体进餐更不规律,平均摄入卡路里更多。健康个体缩短进餐间隔时间后可增强饱腹感,持续促进脂肪氧化,而若每天减少一餐则更可能发生肥胖。
该试验的局限在于未记录受试的饮食日志,故不清楚具体的摄入热量及营养素比例,因此无法排除热量因素的影响。目前看来,针对双相障碍患者调整社会行为节律不仅有助于维持情绪稳定,也可降低心血管风险。未来应进一步开展纵向研究,以发现进食行为与双相障碍患者代谢功能之间的关联,了解除药物副作用外,其他导致双相障碍患者体重增加的机制。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