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仅要关注卒中后抑郁,也要关注「卒中前抑郁」| 研究速递

医脉通编译 医脉通精神科 2023-05-13


卒中后新发抑郁在临床很常见,而一个人原先已经存在的抑郁症状也可能在卒中后加重。


在此基础上,一项近日发表于Neurology(影响因子 11.800)的新研究进一步显示,早在卒中发生前的数月或数年,这些人的抑郁水平可能就已经开始升高了。


换言之,卒中和抑郁可能互为对方的前奏。不仅是卒中后抑郁,「卒中前抑郁」也有待引起临床的关注,尤其是老年人与情绪和疲乏相关的抑郁症状。



研究简介


约30%的卒中幸存者会遭受抑郁的困扰。现有数据显示,卒中后5年内的抑郁累积发病率达39%-52%。然而在卒中发作前,抑郁症状呈现何种变化规律,此前尚不清楚。



为探讨这一课题,德国明斯特大学Maria Blöchl博士及其合作者使用了一项正在进行的纵向队列研究——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LSA)的数据,共纳入了10,797名成年人(平均年龄64.6岁,女性55%),以评估抑郁症状在卒中发生前后数年内的变化轨迹,共随访12年。


研究对象每两年使用8项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 8)报告过去一周的抑郁症状。该量表得分范围为0-8分,得分越高提示抑郁越重。本项研究中,CES-D 8总分≥3分被定义为「很可能的抑郁」。


12年随访期内,425人(3.9%)发生了卒中。研究者将这些患者与4,249名未发生卒中的个体进行了倾向评分匹配,以调整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种族、血管高危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结果显示,从卒中发病前约2年开始,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平均增加0.33分(P < .001),卒中后进一步增加0.23分(P < .001),幅度不大但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卒中10年后,患者的抑郁症状仍处于更高的水平。相比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发生卒中的个体抑郁症状则相对稳定。


此外,卒中发生前2年的评估中,日后发生卒中者和未发生卒中者存在「很可能的抑郁」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29% vs. 24%)。然而在卒中后,卒中患者的这一比例显著超过了未发生卒中者(34% vs. 24%;P < .001),且这种差异在发生卒中6年后的评估中仍然存在。



临床意义


Blöchl博士指出,卒中前抑郁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轻微的,很多人不一定能被检测到,而且尚不清楚这种变化能否用于预测哪些人日后会发生卒中。


「然而,即使是抑郁症状的轻微增加,尤其是与情绪和疲乏相关的症状,也可能是即将发生卒中的信号。」此类症状可能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部分,暗示了卒中的潜在病理学进程。


「可以设想,卒中未来或许可以基于一系列因素,包括抑郁、认知、躯体,结合经典的血管风险因素加以预测,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来自波士顿的神经科医生及研究者Shaheen E. Lakhan博士指出,一系列较新的研究表明,抑郁本身也是卒中的高危因素,而今天的这项研究与这一观点一致。然而,本项研究的受试者每2年才接受一次评估,且使用的是抑郁筛查工具而非诊断性评估,对我们得到有力的结论造成了影响。


尽管如此,上述结果「强调了早期识别及管理抑郁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信源:Worsening Depression Can Precede Stroke in Older Adults - Medscape - Jul 19, 2022.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