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Psych:帕罗西汀事件对氯胺酮研究的启示
2001年,一项针对帕罗西汀与丙咪嗪的研究(329研究)导致前者被推荐用于治疗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2015年,一项针对该研究的再分析却引发了人们对于其原始结果及推荐结论的严重关注。最初关于帕罗西汀临床有效的发现被证明是错误的,此时距329研究发表已有14年;其间,数以万计的青少年使用了该药。
背景阅读:BMJ:帕罗西汀试验拷问机构责任
在过去的十年间,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及爱尔兰的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探讨氯胺酮针对抑郁患者的快速疗效,包括重性抑郁障碍、难治性抑郁及双相抑郁。迄今为止,已有至少12项相关研究获得发表,旨在确立静脉给药的氯胺酮作为一种快速抗抑郁手段的临床疗效。
在近期《柳叶刀·精神病学》的Insight piece版块,Tony Kirby描述了氯胺酮针对难治性抑郁患者的超适应征使用。然而,媒体先前已过度吹捧了氯胺酮的抗抑郁疗效,而Kirby报告中的实际做法及态度则显示,精神病学业界还没有从10多年前的帕罗西汀研究中吸取教训,未对支持氯胺酮的文献及证据进行全盘的考虑。
尽管目前已有很多研究探讨了氯胺酮的疗效,但近期的大部分研究均未将氯胺酮静脉给药与其他标准抗抑郁药进行比较,大部分研究的最终结论也并不确凿,如“人们尚需开展更多研究”云云:
▲ 首先,此类研究存在固有的选择偏倚,因为在一些试验中,病情相对较轻的抑郁患者被“随机”分入氯胺酮组;
▲ 其次,这些研究的随访期往往很短,以至于无法就氯胺酮的成瘾性及并发症得出结论性的证据;
▲ 另外,认为氯胺酮可降低患者自杀风险的观点是有问题的,因为其中一些研究报告中,患者的自杀观念得分太低,不应作为研究起点。
近期研究显示,氯胺酮相关的拟精神病效应同样存在剂量依赖性。考虑到氯胺酮的抗抑郁疗效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患者可能需要重复给药,这也可能进一步升高成瘾相关的风险。若使用氯胺酮的时间更长,则可能导致其他全身性副作用,如认知损害及泌尿道上皮炎症。另外,合成氯胺酮是否会更安全一些而无副作用,这一点也存疑,因为迄今为止此方面仅有两项前临床研究。
为确立氯胺酮的抗抑郁疗效证据,人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精神科医生仍需警惕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不宜对氯胺酮的抗抑郁效应抱有过高的期许。
医脉通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