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16年十大新闻

1月11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16年十大新闻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经过全园职(员)工、研究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投票推荐,“蜜蜂语音报警信号首次被解码”等10条新闻入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16年十大新闻。现将评选结果及新闻点评发布如下,以飨读者。


注:以下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排序。


 1 

蜜蜂语音报警信号首次被解码

胡蜂在花上捕食蜜蜂

版纳植物园化学生态组谭垦研究团队利用胡蜂-蜜蜂这个系统对东方蜜蜂的负反馈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胡蜂同域生长的本土蜜蜂进化出了警告同伴有危险的语音报警信号。这是首次在脊椎动物(如鸟类和灵长类)外发现如此精确的语音报警信号。这个信号与蜜蜂精巧的舞蹈语言相匹配,构成了舞蹈的触发-表达-报警-停止的完整过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学学术期刊Plos Biology上。

点评


中华蜜蜂通常会遭受一种大黄蜂(金环胡蜂)和一种小黄蜂(凹吻胡蜂)的攻击,大黄蜂可冲入蜜蜂巢穴内,抢走蜂儿和花蜜,小黄蜂危险性则相对少一些。研究人员利用蜜蜂如何应对两种危险性不同的黄蜂,发现中华蜜蜂进化出了一套与舞蹈结合的报警信号。该信号由简单的脉冲振动组成,其中的频率代表对手有多危险,持续时间代表对手是谁。这个信号与蜜蜂精巧的舞蹈语言相匹配,构成了舞蹈的触发-表达-报警-停止的完整过程。版纳植物园谭垦团队的研究首次揭露了蜜蜂应对危险的交流密码,对我们认识蜜蜂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2

海南岛的起源

推测的海南初始位置示意图

现在的海南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的科和属占优势,在属的地理成分构成上热带亚洲成分比例最高,显示了它是一个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并有热带亚洲亲缘。朱华研究员对海南岛植物区系的研究揭示了海南岛的起源,首次从生物地理上提出了海南岛在始新世时是连接着越南和广西,后来发生了向东南的移动和旋转, 最终到达了现在的位置。这一研究结果与古植物学、古地磁学及火山研究符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los ONE 上。

点评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含海域)第一大省,它是如何起源的呢?2016年4月,版纳植物园植物地理学家朱华研究员发现海南岛上的植物以热带分布的科属占优势,明显属于热带性质。海南岛的植物与越南最相似、其次是广西,而与广东才有7个共同的属。此外,海南岛的特有种类也非常低。朱华研究员对海南岛植物区系的研究揭示了海南岛的起源,首次从生物地理上提出了海南岛在3-5千万年前(始新世)时连接着越南和广西,后来发生了向东南的移动和旋转, 最终到达了现在的位置。这项成果对东南亚植物地理分布,以及海南省文化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疣柄魔芋展

讲解员和疣柄魔芋

5月,园林园艺部在奇花异卉园定植的近百株疣柄魔芋开出“臭美、妖艳”的巨花;11月,巨花凋谢后结出像狼牙棒一样的果序。绿色的小浆果紧密排列地着生在果序轴上,其颜色不断变化,由嫩绿变为深绿,然后变黄,最后变红。整个果序仿若大自然的渐变色谱,从上至下依次为红-黄-绿-褐。远观整片果序群,给人亭亭玉立和错落有致之感。 此次展览也是版纳植物园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一次疣柄魔芋展,吸引了众多游人驻足欣赏。

点评


植物园到底该如何利用植物做花展?园林园艺部吴珊领衔的小团队选择奇特的疣柄魔芋为载体,在奇花异卉园举办了小型花展。疣柄魔芋是滇南著名的天南星科植物,花大味臭,能快速升温十多度,吸引屎壳郎传粉。不仅花朵奇特,而且是经典的植物学案例。巧的是,疣柄魔芋奇花凋落之后,不久又会迎来更令公众喜爱的奇特果实展。堪称一石二鸟。疣柄魔芋展为植物园添光加彩,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刘延东副总理在访问版纳植物园期间,也对疣柄魔芋果实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总之一句话,植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园艺人。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好的花展不一定要花大钱,更多需要的是精彩的设计和精心的管理。


4

ECOLOGY先后发表版纳植物园2项研究成果

热带雨林中的红刺鼠

2016年,版纳植物园乌俊杰和曹林两位博士通过5年野外工作,相继在顶级生态学杂志Ecology上发表文章。乌俊杰的文章讲述的是热带雨林中不同的植物物种是如何在一起生存。曹林的文章讲述的是热带雨林中老鼠如何搬运种子,并最终影响树苗的分布情况。

点评


Ecology是生态学领域重量级的学术杂志。2016年,版纳植物园乌俊杰和曹林两位博士通过总结大量野外工作成果,相继在其Ecology上发表文章,证明版纳植物园在生态学领域研究颇有建树。


乌俊杰博士在5年的时间研究了1万多棵小苗,发现除了环境因素之外,不仅同一个物种会抑制彼此,而且亲缘关系越近两个物种,那么它们也不喜欢在一块生活。换言之,对于植物小苗来说,自家兄弟和表兄弟都具有竞争关系,不喜欢共存生活在一起。这为我们解开了热带雨林植物共存的另一神奇机制。


曹林博士同样在5年的时间内追踪了8460粒种子的命运。发现老鼠首先选择把小种子直接吃掉,而把大种子搬运得很远并储藏起来。然而储藏的大种子,之后会挖出来吃掉。因此,中等大小的种子最有可能发育成幼苗。这项研究揭示了雨林中老鼠的取食、储存、记忆和盗食行为对种子进化的影响。


两篇Ecology文章结论似乎都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但科学就是这么个理。正如@中科院之声下,网友对老鼠散布种子的评价“科学态度就是,即使一种研究的结果可能只要想想就明白或者是世人都懂的结论,但你还是要按严谨的步骤去做,然后得出结论。


5

首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召开

首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代表合影

8月11日至12日,首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召开。大会以“创新与合作——探索科学教育新途径”为主题,来自中科院、环保部、科技部、以及大专院校、植物园、博物馆、科技馆、民间自然教育机构等全国120余名中国科普领域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在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这个平台上激荡思想、交流经验、百家争鸣。

点评


科普是版纳植物园的一张闪亮名片。 2016年8月,罗梭江论坛首次在版纳植物园举行,来自国内外众多一线科普和科教人员齐聚罗梭江畔,煮酒论道,共商新时代的科普大计。论坛对公众科学、新媒体在科普中的作用、科学教育和自然教育四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政府、NGO、大学、媒体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热烈讨论,新看法、新观点层出不穷,活跃了国内科普理论和思想探讨的氛围。特别是此次会议对公众科学的讨论,极大地增进了大家的信心,相信公众科学很快就会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兴旺起来。会议结束后,主办方发布了《首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论文集》。


6

艺术邂逅科学画展

哈尼族画家先甲在画展现场介绍自己的作品

9月28日,首届“艺术邂逅科学——热带雨林中国画写生作品展”在版纳植物园开幕。本次画展为期近5个月,共画展出了来自全国100余名画家以热带雨林为题材的128幅画作。

点评


版纳植物园既是热带生物学家向往的科研基地,也是花鸟画家的朝圣地。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画家来版纳植物园写生,热带雨林文化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里,科学与艺术不期而遇。在版纳植物园这片土地上,不仅发表了一系列的科学论文,也诞生了中国热带雨林画派。2016年9月,版纳植物园举办了首次“艺术邂逅科学画展”,搭建了一个让艺术家和科学家共同交流展示的舞台,并举行了研讨会。期望科学、艺术与环境教育能够在此交流碰撞、相互交融,在给公众带来艺术盛宴的同时,促进人们对热带雨林的热爱,并最终保护大自然。


7

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在缅甸揭牌

中缅双方共同为东南亚中心揭牌

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AS-SEABRI)在缅甸内比都召开科技合作协商会议,随后举行东南亚中心缅甸项目的揭幕仪式。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驻缅大使洪亮、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常务秘书长U KhinMaung Yee、版纳植物园主任兼东南亚中心主任陈进等出席并讲话。

点评


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作为中科院“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聚焦缅甸,辐射东南亚,致力于东南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以及科学人才的培养。依托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版纳植物园在缅北开展了4次科考,取得了一批重要科学发现。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建立,使得中国的热带雨林研究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是东南亚热带雨林研究的新起点。


8

版纳植物园获2016年中国最佳植物园“封怀奖”

陈进主任(中)与植物园前辈张佐双(右)、贺善安(左)

10月26日至27日,2016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版纳植物园荣获2016年度中国最佳植物园“封怀奖”,该奖项表彰了版纳植物园在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科普教育、园林园艺、旅游开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

点评


2016年10月,在北京植物园的中国植物园年会上,植物园界的老专家团队把第一个最佳植物园“封怀奖”授予了版纳植物园。老专家们认为版纳植物园的创建、发展、壮大的历史,堪称中国植物园界的“长征精神”。版纳植物园获得此奖,在植物园人中引起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份值得版纳植物园自豪的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激励年轻一辈继续前行,创造更大的辉煌。


9

版纳植物园2016年学术年会召开

学术年会上,植物园老中青在一起碰撞交流。

12月2日至3日,为推动全园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凝炼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学术影响力,加速青年科技人员成长,版纳植物园2016年学术年会在学术报告厅举办。全园各科研单元、管理、业务及支撑部门人员、研究生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届年会设3个大会报告、28个PI报告和25个青年报告,36个墙报。

点评


自1959年建园以来,版纳植物园在科学研究、物种收集保存、植物科普、园林园艺和园区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新形势下,若要取得更好的发展,需要跨部门、跨团队、跨领域的通力合作。2016年12月举办的版纳植物园首届学术年会,为全园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的舞台,让来自科研、园林、科普和旅游等部门的人都有机会去讲述自己的工作,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在年会的舞台上,植物园人意识到不同部门间工作存在很多交叉和互补,可以为大科学、大保护和大科普等提供合作契机。此次年会的顺利召开,开创了植物园内部交流的新篇章。


10

刘延东副总理考察版纳植物园

刘延东副总理在中心实验室视察

12月11日,刘延东副总理在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院士、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邑飞、云南省副省长高峰、云南省副省长陈舜等的陪同下,前来版纳植物园调研植物多样性保护、物种收集保存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情况,并就版纳植物园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点评


刘延东副总理在云南调研期间到访版纳植物园,考察了植物园的植物收集区和科研中心,接见了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代表,并与他们亲切交谈。刘延东对版纳植物园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希望版纳植物园在科技创新、生态文明、热带资源挖掘、人类健康、自然保护、国际交流和人才等方面做出贡献。刘延东肯定了中国科学院以及版纳植物园的工作,对植物园的未来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刘延东的讲话激励了植物园人的斗志,坚定了植物园人在边陲小镇建立世界一流植物园的决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精彩网页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