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拜城·文萃】独具风情的拜城“巴扎”

2017-12-08 拜城零距离


独具风情的拜城“巴扎”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去逛逛当地的书店和市集,在书店兴许运气好会碰上几本好书,哪怕是旧书也没关系;在市集,不一定是去买点什么东西,更热衷的还是那热热闹闹的场面,也是最近距离接触更多形形色色本土人的好机会,这对了解当地的人文风俗大有裨益。



在新疆,赶集被称作是“赶巴扎”。恰逢巴扎日,约上好友二三,决定去领略拜城巴扎的异域风情。在这里,只要花上2元钱,出租车可以带你到城内任何地方,搭车在这里不是件奢侈的事。拜城不大,从这头到那头也要不了多大的功夫。



在东大桥前,司机示意我们可以下车了:“前面就是巴扎啦。”一看,不远的路边上摆了两排地摊,花花绿绿,五花八门。远处更是车水马龙,人潮攒动;行商坐贾,熙来攘往;呼唤声吆喝声招揽声此起彼伏,瓜果味烤肉味尘土味扑鼻而来。

新疆的巴扎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几乎是民间百姓的即兴之作。维吾尔族同胞生性豪爽,豁达开朗,常常扎堆凑热闹。哪里人多,哪里热闹,哪里就有巴扎。在古代荒漠地里,原本无巴扎,起初只是一两人、三五人在那里摆摊设点。有了摊铺(有的实际上只是铺了一些旧报纸而已),就有了喜好巴扎的人前来凑热闹。天长日久,摊铺越来越多,排列成行,有了规模,如同市场。人们流连于此,或购物、或聊天、或吃饭。不止拜城,就是整个南疆地区那些布满城乡成百上千的巴扎,大多都是这么形成的。



维吾尔族同胞爱扎堆儿,却不乱分寸,约定俗成,自然而然地按行业门类去凑。卖土陶的不会往衣料摊子边凑,卖风味小吃的也不会在小百货摊边套近乎。巴扎就像“天方夜谭”中的魔毯、“阿里巴巴的金库”,是维吾尔族同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没衣穿了去巴扎,心绪闷烦去巴扎,每逢喜事去巴扎。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喜欢往巴扎里“扎”。

我们是第一次赶巴扎,自然是看不完的稀奇,也跟维吾尔老乡一样,哪儿人多就往哪儿钻,凑近一看,古朴的好东西似乎都汇聚在这儿了。最前面的是拙朴的土陶花盆,挨着的是精雕细琢亮闪闪的铜壶,旁边又摆了一堆老乡自制的土肥皂,据说不刺激皮肤,很适宜婴儿尿布。摊位都挨得很近,像是个连在一起的大铺子。



远远看到几位维吾尔妇女用碎花布兜着什么,吆喝着在地上摆开了。我们走上前掀起碎花布,一排大碗装着的酸奶,呈乳白色,闪着诱人的光泽。不尝尝怎么行!拿起木勺一舀,竟像果冻似的颤而不散,放入嘴中醇香浓郁、鲜嫩爽滑,顷刻间流进喉咙,没了踪影。这就是当地出了名的赛里木酸奶子,据说它的制作工艺还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了呢。

抹抹嘴,砸吧着奶香,一边听着当地同事的介绍。拜城的巴扎一般都在相对固定的区域,有水果巴扎、帽子巴扎、服装巴扎……巴扎上有各种当地的土特产、水果和干果,有金光闪闪的雕花铁皮箱,有成串的红辣皮子,有琳琅满目的维吾尔族传统药材,还有成堆的鹰嘴豆等等,五花八门。

花帽是巴扎上商贩们卖得很火的商品之一,大的、小的、皮的、羊毛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维吾尔族同胞有个习俗,就是在盛大节日到来之际一定要戴一顶新花帽,因此,每当节日来临之前,卖帽子的商铺生意会格外红火。传统的小花帽异彩纷呈,其中绣花帽是维吾尔妇女的最爱。据说,维吾尔妇女大多会绣花帽,花帽绣得拙巧也是考察维吾尔妇女是否聪明能干的依据。



民以食为天,人走到哪儿也离不开吃。巴扎上吃的东西太多了,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馕就令人目不暇接,还有烤鸡、烤鱼、烤包子,凉面、凉粉、凉皮子;汤面、饺子、菜盒子;蛋糕、粽子、面肺子……当然了,烤羊肉串是巴扎上最紧俏的食物,也是最能代表维吾尔族的风味小吃,每个烤羊肉摊子前都围着不少的“吃货”。烤羊肉串炉子的铁槽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板上有孔,用木炭做燃料。把鲜嫩的羊肉穿在特制的铁钎上,当然,也有用红柳枝穿烤肉的,那就是有名的“红柳烤肉”。每串约五六块肉,肥的、瘦的搭配在一起。烤肉串摊主一边熟练地翻动着炉上的肉串,一边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等佐料,翻烤几分钟后,诱人的香气就四散开来,挑逗着人的味蕾。

这一趟下来,我们可是大饱了眼福和口福。



夕阳西下,巴扎笼罩在暮色中,来往人流的步履仍然悠闲而自在。巴扎的熏染,让那些碎花的纱巾风情万种,也让那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容灿烂。此刻,一颗暖暖的心,在巴扎的怀里沉醉······


     醉炉当烤鱼,青春赠疏狂。

     清歌传皓齿,心安是吾乡。


作者:陈雄志


美化排版:魏百宁     总编辑:魏百宁   终审:魏 波

投稿邮箱:3098535540@qq.com   

  电话:0997——863681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