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丹心育桃李,巾帼教师竞芳华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我校的女教师们在学科建设,在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教学以及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春来谁做韶华主,巾帼无需让须眉。今天,就通过几位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女教师们的先进事迹,讲述女教师们在我校教学、科研和教书育人等方面的感人故事。
Women's Day
柔肩扛重任,巾帼显担当
她,2009年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后毅然回到母校任教。她锐意进取,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主持的教学成果荣获全国煤炭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她,2017年接任我校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的主教练,率队连续4年晋级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的优异成绩,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她就是化学工程系分管本科教学的副主任,曹俊雅副教授。
曹俊雅(左一)、唐元晖(右二)率队获得全国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2019年化环学院的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专业成功入选首批一流本科专业,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遗憾落选。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化工专业在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一些优异成绩,但作为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我们的化工专业与全国同行的交流较少,在全国化工行业的影响力不强。曹俊雅副教授作为分管本科教学的副主任并没有气馁,而是在思考着如何抓住2020年的申报机遇,使得我们的化工专业顺利晋级国家级一流专业。
在副院长兼化工系主任刘淑琴教授的支持下,曹俊雅副教授主持召开了化工系全体教师会议,成立了“一流本科专业”申报核心团队,一方面,组织核心成员分头收集、整理支撑材料,统计分析各类教学数据,撰写申报书;另一方面,组织制作了反映化工系教学、科研成果的宣传册,展示我们化工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在行业内进行广泛宣传,并先后到上海、天津和南京等地,到已经入选一流专业的高校取经,恳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全面审核我们的申请报告,回来后又马不停蹄地组织骨干教师根据专家的反馈意见逐字逐句地审查、修改和完善申报书。在曹俊雅老师的带领下,全系老师上下拧成一股绳,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终于按期高质量地提交了申报材料。
现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经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想到全系老师们为化工学科的建设终于结出了硕果,曹俊雅副教授有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感慨。但她清醒地意识到学科建设永无止境,面对2021年即将到来的化工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进校现场考查,她又不辞辛苦地开始了新的部署,她表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攀教学高峰,展名师风范
用厚积薄发来描述张香兰教授的教学成就那是最恰当不过了。自2002年入职以来,她一直奉行“德为师之本”,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关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2012年被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授予“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称号,2016年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2018年被评为“全国煤炭教学名师”。
“功成名就”的张香兰教授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继续努力,不断攀登教学高峰,把培养学生放在首位。2019年以来,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她指导的本科生参加全国和北京市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共计40人次获得等级奖。
张香兰(右一)与获得北京市化工原理竞赛团体一等奖的同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她主动申请建设网络课程,在编制视频的时候将问题带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学效果有了明显地提高。2019年作为主教练,她率队参加了北京市大学生化工原理竞赛,两名同学获得特等奖,两名学生获得一等奖,我校再次与清华大学等四校同获团体一等奖。
2019年9月,张香兰教授主讲的《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在中国大学MOOC上成功上线,受益的学生已达3600余人。2020年《化工原理A2》被北京市教委评为“优质本科课程”。
“双带”践行的楷模,“三全育人”的标兵
于彩虹教授率领支部成员紧密围绕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重点任务,着眼“四个维度”落实“七个有力”,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她带领全系22位党员,坚持立德树人,践行“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打造煤炭特色育人载体,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优秀学生,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三年,环境专业的本科生平均升学率超过60%,2019年,学八楼646宿舍环境工程专业的六名女生全部被保送或考取了中科院、国内知名大学的研究生,2020年,本科生谢小玉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三八红旗手”,2018级环境专业1班荣获北京市“优秀班集体”。
在学科建设中,党支部也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于彩虹书记与系主任王春荣、系副主任侯嫔等班子成员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2020年,环境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作为支部书记,于彩虹教授名副其实的起着“双带头人”的作用。2020年,于彩虹教授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子供体对SRBs协同转化土壤中Cr(VI)和As(III)转化机理影响”获批,这是她到我校工作后获得的第四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另外,她还主持了国家“863”探索导向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主持起草了农业部行业标准3项。2020年,她主持的项目“农药对非靶标节肢动物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建立”获得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的二等奖。
于彩虹指导的团队获得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大赛特等奖
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党务工作以外,于彩虹教授还兼任着我校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的主教练,她与章丽萍副教授一起,经常放弃周末和假期,承担了组织、指导、选拔参赛作品的重任。由于每年参赛队伍较多,她们创造性地将“赛教结合,注重过程”作为指导组的宗旨,通过“选题—开题—中期答辩—校内选拔”各环节,以答辩的形式对参赛的项目进行论证和质询,通过点评学生的作品来“教”,学生在答辩中“学”,使得每一个参赛团队在答辩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后期作品质量的提高,而且也为来年参赛培育了作品。2019年和2020年我校共计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0余项的优异成绩,两次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潜心育人担使命,爱岗敬业筑师风
在教学中,冯利利老师注重运用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方法,将学科前沿方向和新技术成果适时引入教学,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开阔本科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动机。教学效果得到督导组专家、同行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她主讲的《大学化学B》课程,2019年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她主持的教改项目,2020年获得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冯利利老师到我校工作四年来,结合科研指导本科生7组参加各类专业学科竞赛,30人次在全国和北京市获奖,特别是2020年,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的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的一等奖!近两年,她协助主教练杨巧文教授组织我校大学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共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7项的优异成绩。
冯利利(右三)指导的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
后起之秀有来人,百花齐放春满园
东风浩荡满眼春,宏图伟业催人进。
在学校建设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的宏伟蓝图指引下,化环学院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本科专业均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女教工们默默地奉献着她们的聪明才智,一批年轻的女教师们也快速成长起来,近三年:
曹俊雅、侯嫔、封萍、唐元晖、刘骞、解维伟等女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在全国和北京市各类学科竞赛中争金夺银;马妍、周玲妹、刘迪、马雪璐、王彩红、夏瑜、刘彦君等女老师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吕海波获得校首批教务管理先进个人,孙美洁获得校优秀辅导员,院实验室副主任杨玉立老师认真负责地管理着校危化品库房,为平安校园默默坚守……
封萍(右三)指导的团队获得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大赛特等奖
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女教师们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节日里,向她们表示致敬!向全校辛勤耕耘的女教工致敬!
往期精彩回顾
文 字/王启宝
本期编辑/韦钦松
责任编辑/王丽晔
为辛勤耕耘的她们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