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流血狂奔”的云服务厂商能熬到黎明吗?

Jason 潮汐商业评论 2021-10-09

品牌观点(ID:daily-case)原创

作者 | Jason

编辑 | Reyna


经过十多年的蓬勃发展,我国云计算产业已初具规模。近期,国家层面提出大发展“新基建”,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政策,加之疫情催化,云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此时,又正值云服务市场从互联网云转向政务云、金融云、传统行业上云等云服务“下半场”,优刻得、青云科技、金山云纷纷开启上市步伐,募资扩张,阿里云则获2000亿投资加码竞争。
 
但在扩张背后,多家云服务厂商连年巨额亏损“流血狂奔”,虽眼见黎明将至,但哪些“云”能真正熬过黑夜尚未可知。
 


「云计算行业」蓬勃发展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服务器逐渐成为互联网企业或大型企业“标配”资产,但因服务器算量使用存在波峰与波谷,冗余算力通过网络进行出租成为优选。承租人通过租赁云端算力,大面积采购设备以及配套的维护人员成本均得到优化,云计算模式逐步被市场所接受。
 
经过十多年发展,云计算市场取得长足进步。
 


据Gartner调研报告显示,在2010年,全球范围内的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为743亿美元,而到了2019年,Gartner预计公有云总收入增加至2143亿美元,9年增长近3倍。
 
至今,云服务行业仍在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数据,从2015年至2019年,中国云服务的市场规模以37.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
 
在连续增长基础上,云服务行业又连续获得多项政策扶持。
 
2019年以来,“新基建”被写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等多个国家级会议中也多次提及“新基建”政策,而新基建包括大数据、数字化等多方面新型数字基建。
 
2020年4月7日,国家发改委与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
 
《方案》目标包括:打造数字化企业,在企业“上云”等工作基础上,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
 
另外,新冠疫情也侧面刺激了云服务市场增长。
 
疫情期间的物理流通被阻断,但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网络联系需求激增,在网络信息流动背后,是云计算提供的IT算力支撑迎来爆发。
 
除原有互联网客户的云计算需求增长外,受疫情影响,大量企业企业不得不采用远程办公形式,其背后也需要新增云计算算力支持,疫情期间多家云服务厂商的业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政策红利与疫情刺激时,云计算行业又恰巧处于变革的枢纽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互联网行业云计算规模约580.57亿元,占云计算市场总规模的60.3%,此外,交通、金融、电信、能源等行业的云计算规模占比较小,分别为7.8%、6.2%、5.7%和5.5%。
 
而以互联网为主战场的云计算行业增幅已开始出现增长乏力。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8年中国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同比增幅分别为81.40%、72.30%、67.23%、67.00%、63.50%、50.10%、41.70%、30.72%与39.20%,除2018年外,其余年份呈不断下滑趋势。
 
对此,行业内认为,互联网上云为云计算的上半场,而政务、金融、传统企业上云为云计算下半场。
 


在云服务下半场背后,是IT算力的更大范围普及。如今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发展迅猛,每个智能化设备均需要一定的算力支撑,有些设备内置计算、存储单元,也有相当一部分设备将算力置于云端。
 
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达到6109.1亿元,同比增长14%,预计未来三年将以14.4%的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到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146.5亿元,需要更充沛的算力作为支撑。
 


「群雄逐鹿」云计算
 
在诸多红利加持下,云计算行业开始朝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转轨,云服务厂商纷纷开始进行新一轮布局。
 
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2018年《中国公有云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阿里云、腾讯云市场占比分别为32.2%、16.8%,AWS、天翼云、微软、华为云、优刻得、金山云、Oracle、金蝶云等企业位居公有云市场前列。
 
除阿里、腾讯、天翼、微软、华为等一众大佬外,优刻得、金山云以及私有云头部企业青云科技均选择在2020年赴资本市场上市。
 
2020年1月20日,优刻得赴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首发融资47.48亿元;青云科技的科创板IPO申请在4月7日获得受理,计划募资规模约11.88亿元;同年5月4日,金山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新的招股书,预计募集金额为4至4.5亿美元。
 
此外,阿里云在4月20日宣布:未来3年再投2000亿,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3年再投2000亿,意味着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规模再翻3倍,将冲刺全球最大的云基础设施。


在集中补血背后,是市场空间打开后带来的投资压力。
 
据了解,云服务厂商需采购大量服务器用于算力出租。例如,金山云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服务器采购与算力提升。
 
除服务器投资外,云计算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用户端已更多为交互窗口,除交互外的运算、存储以及软件系统集成等方面不同程度的由云计算厂商提供,面对互联网客户之外的政务云、金融云、传统企业客户,需要研发不同的软硬件体系。
 
优刻得就将募集资金用于“多媒体云平台项目”、“网络环境下应用数据安全流通平台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平台项目”等。
 
除上述云服务厂商外,更多的巨型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云计算下半场蓝海。
 
近期,百度围绕百度云进行了频繁调整。2018年、2019年9月与2020年1月,百度内部针对百度云进行了三次架构调整,百度云板块从事业部升级为事业群,又被并入百度人工智能体系。4月24日,百度云“一把手”原百度副总裁、百度云智能云事业群组总经理尹世明离职。
 
京东云也不甘寂寞,2016年4月,京东智联云上线了两大产品,包括基础云、数据云,并提供四大解决方案——电商云、产业云、物流云、智能云。
 
近期,京东智联云又提出“ABCDE”战略,即以人工智能(AI)为大脑、大数据(Big Data)为氧气、云(Cloud)为躯干、物联网设备(Device)为感知神经,并满怀好奇不断探索(Exploration)。
 
在热闹的云计算大发展背后,却难见云计算厂商盈利,反而多家厂商出现连年巨亏。
 
赴美上市的金山云在2017年到2019年分别亏损7.14亿元、10.06亿元和11.11亿元,合计亏损28.31亿元,在募集资金大额投资后,金山云亏损有进一步增加的风险。
 
青云科技的情况与金山云类似,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青云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39亿元、2.82亿元与3.77亿元,同期利润分别为-9647万元、-1.49亿元和-1.91亿元,三年总计亏损4.37亿元。
 
行业领头羊也未能幸免。根据财报显示,阿里云2019年第四季度调整后的息税摊销前利润(EBITDA)为-3.56亿元人民币。
 


面对持续亏损,云服务厂商普遍寄希望于未来占领市场、以及市场扩张后的收益,但截至目前,狂奔十余年的云计算行业仍未停下脚步,也未见到坐享利润的机会。行业黎明究竟何时出现?持续“流血”的云服务厂商又能有几家熬到黎明,我们拭目以待。


加入品牌观点读者群请添加微信florayang01,带你体验有趣的品牌观点和商业观察,了解最新资讯!



END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