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vid
编辑|Reyna
京东健康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飞奔”,点燃了刘强东“再造一个京东”的渴望。8月26日,随着京东港股的市值一度突破万亿港币大关,成为港股第八大市值公司。资本市场的认可,很大程度源自超预期的二季度财报,营收突破了2000亿人民币大关,同比增长33.8%。同时,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创下京东有史以来单季度利润最高记录。
在稳住电商业务的同时,京东也在加速横向扩张的步伐。近日,京东健康“喜提”高瓴资本8.3亿美元(约58亿人民币)的投资,其估值从2019年11月的70亿美元飙升至300亿美元左右,成为继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之后,京东集团打造的第三个“独角兽”企业。疫情的爆发和持续,给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独特”的发展契机,京东健康也在快马加鞭地抢占市场,但在“强手如林”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刘强东在大健康领域布局的这颗棋子能否承担起“再造一个京东”的梦想呢。疫情的来袭,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但互联网医疗行业却是极少数的受益行业。屡屡出现在抗疫一线的京东,更是被钟南山院士点名表扬,赚足了口碑。除了京东物流在武汉一线运输抗疫物资,京东数科在大数据、云计算方面对抗疫工作提供的技术支持,京东健康也发挥出自己作为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零接触服务优势。
在疫情爆发初期,京东健康就推出了在线问诊平台,有超过2000位医生提供免费在线咨询服务,同时也承担起药品的配送服务,不仅减轻线下医院的负担,还能减少用户前往医院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据统计,从疫情爆发至6月中旬,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平台的接诊量已超过1600万人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京东健康的在线问诊平台日均问诊量达到10万人次左右。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方面,京东健康也及时提供支持,比如发布《企业复工防疫指南》并提供健康服务支持,为很多缺乏防疫经验的企业提供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复工复产。从C端到B端,京东健康在疫情爆发后的迅速响应,既体现出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资源积累,也帮助其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口碑,这或许是得到高瓴资本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相较于已在港股上市的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医疗企业,京东健康虽然“入场”较晚,但稳健的医疗电商业务以及一些关键的创新举措,京东健康早已为这次融资做好了准备。自2019年5月宣布从京东集团“独立”以来,京东健康就作为京东集团旗下唯一经营大健康相关业务的子公司,经营业务主要包括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解决方案四大板块,其中,医药电商业务一直是京东健康的核心业务。在医药电商业务方面,京东健康延续了“自营”的商业逻辑。目前,京东健康是国内最大的药品零售平台,2019年营收规模已破百亿,旗下的京东大药房、药京采已逐渐成长为国内头部的医药电商平台。
图/网络
2019年,京东健康与宿迁当地医院进行合作,实现了中国最早的医药电商在线医保支付,之后,京东健康陆续地与泰州、合肥、西安、抚州等城市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互联网医院的医保改革,这一突破是京东健康抓取线下医院资源的重要一环。2020年8月,京东健康推出“京东家医”,这是一款家庭医生服务产品,据介绍,用户签约京东家医后会拥有专属的健康管家,健康管家会为用户及家庭成员(最多8名)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全科室医生7*24小时在线问诊服务,以及48小时内专家团队在线会诊、全国三甲医院名医面诊预约等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一人签约、守护全家”。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或父母在外地生活的人来说,京东家医的确是不错的健康服务选择,京东健康的CEO辛利军也明确京东家医的发展目标,“未来五年,京东家医将为5000个京东用户家庭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京东家医的推出,进一步阐明了京东健康的终极目标——成为一家健康管理企业,这样的目标已经突破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界限,而这也吸引一直在医疗健康领域寻觅机会的高瓴资本,在完成高瓴8.3亿美元的投资后,京东健康的估值将达到300亿美元。根据胡润研究院携手苏州高新区发布《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京东健康成为榜单中「最年轻的独角兽企业」,同时也是继京东数科和京东物流之后,京东集团打造的第三只独角兽公司。显然,以健康管理企业的身份进入万亿级的大健康领域,是比依赖医药电商更具有想象力的发展选择。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大健康产业总产值约6万亿元,2018年,这一规模已经超过7万亿元。国家卫健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毓辉此前表示,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有望突破8万亿元的产业规模目标。
在京东健康独立之初,刘强东曾问过辛利军一个问题:“你到底要搞一个健康产品的零售,还是要深耕去干互联网医疗的事?”
辛利军说:“我们要完整地干这件事。”
刘强东说:“好,那你们就从京东独立出去,我看好你们,健康这个领域做好了,能再造一个京东。”
在辛利军看来,京东的终极目标的确是成为一家针对用户的健康管理企业,京东健康的发展思路可以分为横纵两条:纵向是以人为主,做到医疗服务、在线问诊、慢性病管理。横向是做好药物配送和线下服务等实体业务。京东健康可以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更好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实现盈利。但事实上,京东健康在业务布局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很强的创新能力,其整体运营发展依然非常依赖医药电商业务,其流量渠道也相对单一。相比于阿里健康背靠淘宝、天猫、支付宝、钉钉的巨大流量,阿里健康拥有流量单位获取成本的巨大优势,京东健康的流量则主要来自于京东商城,流量渠道较为单一。在业务布局方面,京东健康的四大业务板块(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解决方案)与阿里健康的布局(医药电商业务、医疗健康服务、数字医疗业务等)颇为相似,只不过阿里健康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更真实地披露各版块的经营情况,并保持业务创新的领先。事实上,在京东家医推出之前,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好医生在2019年8月就推出了家庭医生服务——“私家医生”,为签约用户提供专享1对1服务。不难预见,如果按照目前的业务布局,在大健康领域,京东健康将会与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这样的“狠角色”展开竞争。
对京东健康来说,除了医药电商业务具备独当一面的实力,其他三项主打业务仍处于“嗷嗷待哺”的发育期,“烧钱”的情况将在所难免。业内人士曾指出,京东健康这种以电商基因为抓手、反向重构医患与大健康领域的商业模式,路径会比较曲折,高举高打想快速复制会交大量学费,过于稳健地发展又不大符合京东的胃口和巨额投入,这非常考验操盘者的智慧、全局观和实战经验。对此,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也曾表示,“京东健康的发展路径有一部分已经想明白了,有些仍在探索。”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东风之下,京东健康完成上市或许并不是很难的任务,但如何从依赖医药电商业务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成长为大健康领域的的健康管理企业,并通过提供健康服务完成盈利,京东健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探索。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28336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