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困在这张网络里
作者|Esther
编辑|Reyna
“美眉们,买它”
“一万件、八千件、一千件,没有了”
“没有了,就真的没有了”
......
在李佳琦的直播间里,这种话术此起彼伏,挑动着每一个小屏外观众的神经,然后领券、付款,动作一气呵成。
这两年的双十一不再仅仅是“尾款人”的狂欢,也变成了带货主播的秀场:截至11月11日24时,天猫双十一狂欢季的总成交额为4982亿元,而在预售首日(10月20日),李佳琦和薇娅两位头部主播的直播观看人次过亿,估算总成交额均接近40亿。
这两年直播乘风而起,薇娅的直播间甚至卖出过火箭和房子,好似当下一切可直播,其实也是相当于什么都可以在电商平台上售卖。
但管中窥豹,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互联网的功能越来愈“全”,逐渐接管了你的生活,甚至所有衣食住行的需求都可以满足——比如需要社交时打开微信,点外卖的时候打开美团,获取信息可以点开今日头条或者微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们总是习惯称互联网的世界是虚拟生活,如果说以前在“二元对立”的思维下,还能分清虚拟和现实的话,在当下,两者早就合二为一——比如说当屏幕外的你通过手机,点开微信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已经不知道这只是由底层的“0”和“1”构成的,还是通过这个平台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所以互联网可以是你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工具,也可以是社交购物的平台,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社会,与这个由原子世界构成的现实生活互相嵌入。
这种改变和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是密不可分的。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40亿,手机网民规模为9.32亿。在当下,手机可以说成为了我们另外一个器官,当你周末和朋友聚餐的时候,它可以为你的餐馆选择提出建议,可以地图导航,可以乘坐交通工具,并完成结账这个任务,前段时间上微博还有过一个段子,一个博主忘记了怎么称呼现实中的钱,然后憋了好半天说了一句“实体钱”。毕竟如今在路边买个烤冷面,阿姨都是问“支付宝”还是“微信”,很少让你在现金和手机支付中二选一。
谁在决定你想什么
而人对网络的依赖改变了什么呢?是你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
首先是对信息的获取,在关于“信息”一词的定义中,有着“降低不确定性”的要求,人对于信息的获取有着本能的需求,想知道别人在关注些什么,这个社会发生了什么大事情,这个以前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体获取的。
后来,大家在遇到不知道的事情之后,都习惯“百度”一下,度娘会帮你描绘世界是什么样的。但是因为长期亏损,以及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竞价排名”出现了,而这个机制因为“魏则西事件”臭名昭著,事实上,在百度搜索的页面中,都很少有人看到第三页。
这个时代,信息量太多,人的注意力太有限了。
而你在网上获取的信息又是谁生产的呢?
微信帮助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张船票,微信公众号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风口,大量的自媒体兴起,UGC冲击着PGC,巨大利益面前,多种内容创作平台如雨后春笋,比如百度推出了“百家号”,阿里推出了“大鱼号”,今日头条推出了“头条号”,但显然很难再去“铸造”微信公众号的辉煌,这种内容生产权力的下移,一方面是解放和赋能。另外一方面,带来的是质量参差不齐的内容,比如“七天可以治好癌症”的营销内容。
比起内容的“生产”,或许内容的“分发”更值得说道。
现在的分发并不是随机的,而多与“个性化算法”有关。说起这个,又绕不开今日头条。如今在各大APP上广为应用的分发机制,其都与张一鸣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在2012年的时候,他开始筹备“今日头条”,那年底的一次会议上,他做了一个决定:要做基于机器学习的个性化推荐引擎。
所谓个性化,就是如今呈现出来的“千人千面”。现在如果你和朋友一起点开今日头条、知乎、抖音,甚至淘宝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这种机制一方面降低了我们寻找信息、商品的时间成本,另外则会让我们深陷于“茧房”中——比如你一直看到某个事件的某个观点,就可能觉得别人也和自己是同样的观点,而事实上每一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长期以往,认知固化,产生偏差,就好像活在蚕茧一样的茧房中,逐渐成为“井底”的那只青蛙,并且会认为自己从这“井口”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
个性化的另一面是,技术接替了你的选择权,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你想要的,而是机器觉得你想要的。
在信息层面,微博一直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尤其是在2015年商业化的转型后。在年轻一代里,通过微博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已经是一个习惯性动作了——比如前几天关于“拜登当选新一任总统”的信息传出后,在相关的词条下面,很多人都在刷这个事情为什么还不上热搜。如今的热搜告诉你别人在讨论什么,榜上的排名也告诉你哪件事情可能更重要(但或许,他们反映的也并非真实的世界)。
这就衍生了另一条产业链,就是“买热搜”或者“撤热搜”,微博也许售卖的不是“热搜位”,而是对热搜给予了太多注意力的我们。
微博的作用不限于信息层面,而往往形成或者影响舆论,里面就会涉及到不同的圈层的观点交锋、情感偏向、吃瓜站队,环环相扣,利益交叠,所以你能在微博上看到比如男女权的对立,粉丝的撕逼等事件已经逐渐日常化。
所以,网络正在描绘你头脑中的图景,也正在改变这个社会。
谁在决定你的生活方式?
回到日常生活,网络也改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
当你不知道口红色号哪个更好看的时候,你可能会打开小红书,看看上面的博主们是怎么推荐的;如果你不知道哪家餐馆更好吃的时候,你可能会打开大众点评,看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是什么。
而小红书内部就“镶嵌”了电商的板块,寻找参考到购物货物一气呵成,大众点评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套餐、优惠券,领券再消费的观念也逐渐植入了人们的潜意识。
还有各种基于LBS(注:基于位置的服务)的产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比如准备出行的时候可以通过滴滴预定行程,而不需要站在路边拦车,毕竟在周末的商场门口,找到一辆空的计程车的比例就像是在摇骰子。
但是互联网带来的是全然利好吗?也不是。
《人物》的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将美团、饿了么推上风口浪尖,读者为活在系统中的外卖小哥们争分夺秒闯红灯、逆行等行为而唏嘘,但事实上,除了小哥,我们作为消费者也活在这个系统里。
当你准备在外卖上下订单的时候,预估好吃饭的时间,通过分享链接到各种群里,然后领券下单,这个时候你需要相信在预定的时间,你的外卖会被准时送达。这时候可能的风险是你的订单突然被取消,或者不小心在运输的过程中被损坏。但是现在的舆论背景下,面对这种事情,沉默是消费者的“政治正确”,而在《人物》那篇文章出来后,饿了么的处理方式是询问顾客是否愿意等待5分钟,但是我们知道问题从来不是出在这5分钟,这5分钟并不会缓解外卖小哥的压力,而在“效率至上”的技术逻辑背后,小哥们只可能是去接更多的单,而我们这些消费者只会等更久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当你成为一个APP的忠实用户后,它或许并不等价地认为你是一位老朋友——因为还有“大数据杀熟”,简言之就是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不同的手机型号、新老客户、搜索次数等都可能是改变某个商品价格的变量,比如当你需要买机票的时候,打开飞猪、携程、同程这些软件,不同的人看到的价格可能不一样,而如果你点击了很多次,每次的价格也可能不一样。
所以坑你的有可能是熟人,也有可能是“熟APP”。
未来会怎么样?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走过的一段弯路吗?”
对应到以上我们谈到的点,新的问题已经开始浮出水面。
首先还是关于“认知”,当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这个互联网,原来社会中的各种“沟壑”也许并不会被填平——毕竟人的进步是在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的时候才能实现的。而在个性化算法下,人们在抖音、头条上看到的只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或许与真正的进步无关。
另外在知识层面上,网课因为疫情的影响成为新的“香饽饽”,猿辅导、学而思等老牌机构的估值再创新高,字节跳动正在全力打造“清北网校”,但是极有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劣势又延续到了线上了——毕竟如果你现实生活捉襟见肘,在网上花几千上万的钱去上网课也不太现实,而这个问题又涉及到知识、教育、甚至阶级,毕竟当下通过高考完成阶级的跃升依然是最快的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们在互联网上留下了太多的数据,可以说已经全面数字化了,其直接结果可能是淘宝比你更了解自己,而衍生的问题则是“数据泄露”、“大数据杀熟”等,更让人惶恐的是数据泄露的层次可能正在从身份证号码等简单的信息上升到生物信息——比如去年逢脸造戏的“ZAO”大火,人们不加防备的上传自己的脸部信息。但事实上我们可能无力承担其后果,毕竟脸只有一张,所以信息上传后就无法抹除,而这段时间“0.5元可买到匹配身份的人脸数据”的新闻层出不穷,说明了现阶段有关公司或者部门对这种隐私数据信息存储的无力和不足。
最后,宏观地来看待这个行业,同样值得警惕的还有“巨头们”,比起前二十年的群雄逐鹿,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在多轮洗牌后显得更加集中,大大小小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可以划分为“阿里系”或“腾讯系”,而历史上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这种垄断会阻挡整个行业的发展,毕竟大树底下可能寸草不生,这种排他性将会抑制行业的创新性,而且还会挟制消费者,简单的一句“店大欺客”或许可以反映其中一二。
对于所有的新技术,人们总是有两种态度,惶恐不安或者是欢欣鼓舞。现在也是如此,当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多种问题的时候,我们总会问“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段弯路吗?”
历史前进的齿轮是不会停止的,互联网这条路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因噎废食会显得很可笑,只是比起盲目接受,在技术红利面前保持清醒、克制和警惕显得尤为重要。
这张网络决定了我们怎么认识这个世界,也在决定我们怎么生活,所以困在系统里从来就不止外卖小哥,还有无数个“我们”。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28336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