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一句话需求,你的“佩奇”还好吗?

唐韧 唐韧 2020-12-19


《啥是佩奇》火了。


短片中的故事情节完美映射了互联网产品经理面对“一句话需求”时的打怪升级之旅。


“产品总是能做出来的,技术实现也是没问题的,就怕最终提供的产品,形似神不似”。


别跟我说,你没经历过这些事儿,如果真有,要么你经历的需求不够多,要么,你就真是太幸运了。


你是否听到过这些“需求”:


“我觉得我们这个产品应该增加一些调性”;

“这个功能,还不够有感觉,你再想想吧”;

“我要的是一种脱俗的效果,你懂吗”;


又或者,你是否接到过这些“需求”:


“xx产品的体验很好,你参考一下,然后应用到我们产品里来吧”

“今年业务目标是提升销量,产品得出个大招儿”

“我要的不是这个,你更专业,你看着办吧”


怎么样,是不是都似曾相识。在很多公司中,这都是非常常见的事儿。需求方有可能是老板、业务运营、产品经理,也有的来自用户。


如果我们把这些都当做“需求”,那有可能你造出来的就是鼓风机佩奇了。


产品经理的窘境是什么?


是需求方要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黑色”。


产品经理最大的窘境是什么?


是把最终产品呈现在用户面前,得到的是尴尬一笑。


问题在哪?


问题在于“我们太过于关注需求本身,而失去了对真实的了解”。


“需求”,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需求本身,它会伪装成一个“解决方案”而被提出。


解决方案很多时候都是结论,而结论往往是收敛性的。


例如,短片中小孙子跟爷爷说,“我要佩奇”。


“我要佩奇”,已经是一个收敛性的结论。对需求背景毫无认知的爷爷,根本无从下手,只能基于有限的信息去想象和打听,以此来构建对需求的认知体系。


然后通过各种尝试去设计产品,并且不断推翻重来。产品最终上线了,发现用户要的并不是眼前的产品。


如果小孙子跟爷爷说的是“我要动画片里的小猪佩奇玩偶”,爷爷通过“动画片”、“小猪”、“玩偶”这些有效信息,提供正确产品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收敛性的结论,往往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需求提出者会主观地表达自己的诉求,“我要...”、“我觉得...”,而不是完整表达他们具体遇到的问题或者需要的支持。


信息缺失、把方案当需求、主观臆断,是形成一句话需求的三个原罪,也是产品经理陷入窘境的诱因。


1、信息缺失,使我们失去对需求全貌的了解,让我们陷入信息不对称的误区。


常见的,在业务驱动型的组织里,业务规划上天入地,产品接受需求时,已经损失了很多信息。对目标、对逻辑的缺失,使产品经理陷入机械地需求推动中,自然没有成就感可言。


接收需求后,别着急下手,去了解一下背景、问题、原因,得到一手信息后再落地,别进入围城。


2、把方案当需求,使我们陷入收敛性的问题解决中。对原始问题的可能性方案探索就没有了空间。


常见的,“我就要一个这样的功能,这是我的需求,什么原因你别管,实现就行”。遇到这样的需求方,内心一万头“CAO NI MA”飞奔而过。


遇到这种情况,别放弃。找到需求源头,如果是需求方解释不清,找到能解释清楚的人。如果需求无厘头,无法论证,拿出产品经理的尊严来。


实事求是。


3、主观臆断,使我们失去探究“真实”的机会。我想的不一定是对的,我需要的,不一定是用户需要的。


常见的,个人色彩太强的老板或产品经理,习惯把自己的需求当成真实用户的需求,这是一种本能。本能正确,那是一种福报,本能错误,那就是一种灾难。


趣头条、拼多多已经向我们证明了五环外人群的威力,“你以为的,不再是你以为的”,这个世界,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太多。


放下我执,清空自我,到场景中去,到用户中去,没有考察,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数据,就没有发言权。


最后,我们的产品,不就是“佩奇”么,你的“佩奇”,还好吗?



过往文章:

如何提出正确的产品需求?

【产品研习】如何拆解产品需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