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宁:感性的反面不是理性,而是麻木

唐韧 唐韧 2022-10-27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而是本能。感性的反面不是理性,而是麻木。本能的人不会成功,麻木的人不会幸福。


上面这句话,出自《产品思维 30 讲》和《增长思维 30 讲》主理人梁宁老师。


这句话,是我在刷得到知识城邦时从李倩老师的分享中看到的。除此之外,她还说了一个小故事。


每年的 12 月 31 号晚上 8 点半,罗振宇会准时开启他的跨年演讲。


在此之前,他们团队都会召集一批业内的专家、学者、领域能人进行闭关思考和讨论。


在几周的闭关中,他们会结合大家的智慧为跨年演讲献言献策,一起奉上一场知识盛宴。


刚刚过去的跨年演讲闭关,是梁宁参加的第五年。


前年的闭关中,她每天都会拿着一块小甜点进入会议室,不见得吃,但一定要放在眼前。


而在这次的闭关中,这个习惯没有了。


她说,她对自己的身体躬身入局,进行了控制,对甜食没那么渴望了。


说实话,当我看到梁宁老师的近照时,发现变化确实不小。记得上一次在线下见到她,已经过去快 3 年了。



一个对自己身体躬身入局的人,是能够在时间的路径里获得巨大回馈的。


在说起各路的商业巨子时,她有了这句精彩的总结。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而是本能。感性的反面不是理性,而是麻木。本能的人不会成功,麻木的人不会幸福。


可能你和我一样,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有点绕。但你多看几次,就会发现其中逻辑有趣的地方。


面对这句总结,我思考了很久,想到了很多案例、想起了很多故事、同时也回忆了自己的过往。


先说第一句,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而是本能。



当我们提起理性的时候,大脑里会默认产生它的反义词,感性。


从字面意思看,理性的反义词确实是感性。可当你把这种解释放到更真实的现实世界中,或许感性并不是理性的对立面。


「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书《思考,快与慢》中对人的思维系统做了一个解释,我觉得很贴切。


他认为,人的思维系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凭借直觉和记忆做出快速反应的「系统 1」;另一部分是凭借知识和思考做出慢速判断的「系统 2」。


按照这个理论,理性是「系统 2」的产物,而感性是「系统 1 」的结果。


但是,感性通常是被当做基于情感和个性的直接反应。当我们说一个人感性时,通常想到的是这个人多愁善感或情绪丰富。


可实际上呢?


或许,感性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它本身也是一个表现。而引起这种表现的,是本能。


就拿写作这事儿来说吧。


十多年前,当我还没有开始写作的时候,我觉得那些作家或者文字工作者都是感性的人。他们能敏锐捕捉事物的细节,能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情感。


这些表现,在我看来是一种感性。


十多年后,当我自己真正跟文字打交道久了,我发现,这并不是感性,而是一种本能。


当我坐在电脑前,当我把手指放在键盘上,只要我大脑里有主题和想表达的东西,我就会非常顺畅地写出来。


这种驱动力不是来自于情感和个性,而是长年下来形成的本能。


证明这种本能的最好方式,就是我无法通过嘴巴把我想表达的东西说出来,但通过写作却可以。


这种本能是无法抗拒的,就像很多人无法做到在短时间内快速连续吞咽三次口水一样,不信你可以试试。


之所以无法做到,不是因为你情感层面不想做,而是受制于身体排异的本能。


再比如,有的人天生对机会就有敏锐的嗅觉,有的人天生就是敢于冒险的人。


这些,都不是感性,而是本能。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些成功的企业家,其实成功背后的驱动力大多都来自于他们自身的本能。


这种本能,体现在他们的思考方式、行为习惯、个人意愿。


再看第二句,感性的反面不是理性,而是麻木。



既然感性不是理性的对立面,那感性的对立面是什么呢?


梁宁给出的答案是,麻木。


说到这,我想起了过去半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从去年 8 月份到现在,我减掉了 15 斤的体重。


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刻意去控制自己的饮食,没有减少碳水,喜欢吃的照样吃。


我只做了一个改变,高频率运动。


我的运动方式主要是两种,一个是跑步,一个是打篮球。频率有多高?在连续一个月时间内,我的运动天数是 26 天,每天平均 1.5 个小时。


曾经有很多次,我的脚都因为高频率的运动而起了水泡,很疼。


每次运动完回家脱掉袜子后,理性告诉我明天别去了,休息一下吧。


可到了第二天,我还是去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磨出水泡的部分已经好转,并且老水泡已经形成了一层茧。理性告诉我应该休息,可运动带来的快感让我对水泡这种小伤产生了麻木。


没那么疼,又想去,这不关乎于理性,也不是处于感性,而是一种基于本能的麻木。


在我看来,这里的麻木对我来说是一种正向刺激。


在本能驱使的麻木下,我喜欢上了运动,我享受那个过程,体重的减少只是一个附带产物。


再说个负面例子。


每到年初这个时间点,很多人都喜欢立下新年的 flag。可每到第二年的同一时间,去年立下的 flag 还在那纹丝不动。


这是为什么?


是当初的感性因素让自己冲动立下么?是过程中的理性因素让自己没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实现么?


我觉得,都不是。


flag 之所以没能被实现,就一个原因,你对它麻木了。


不管是感性层面还是理性层面,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很强的意愿去实现自己当初立下的 flag。


可是,已经固定的学习、工作、生活模式构成了你本能的一部分,让你对这个新加入进来的 flag 产生了排异反应。


时间长了,你就麻木了。


这个过程,就好比让你连续快速吞咽三次口水。起初你一定会努力尝试,但几次之后你就放弃了。


因为很难,所以你麻木了。


你看,感性的对立面并不一定是理性,可能是麻木。


最后说第三句,本能的人不会成功,麻木的人不会幸福。



这句话是我有不同观点的地方,因为这句话的成立需要分场景。


贬义的本能是一种向下的力量,而褒义的本能是一种向上的能力。


就像求生,它是一种本能,可以激发出无限的潜力。但是,不思考,也是一种本能,会让人变得平庸。


基于本能的懒惰或放纵,基于本能的沉沦或不求上进,这样的人不会成功。


习惯了平庸、不拥抱变化、惧怕于改变,这样的人会变得麻木,所以不会幸福。


在上面提到的这两个场景里,本能的人确实不会成功,麻木的人也确实不会幸福。


因为,成功既需要天生独特的本能,也需要后天训练出来的本能,更需要充分思考后的理性。


换个角度。


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的本能是一种突破人性的能力,这种能力,足以让人成功。


篮球之神乔丹曾经在一场正式的比赛里用闭着眼睛的方式投篮,他投中了。


因为,成千上万次的训练让篮筐和他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判断形成了一种本能。即便出手时不用眼睛看,他也能做到。


同样成功的篮球运动员科比,他凌晨 4 点钟起床训练,而且常年如此。


正是这种习惯性的麻木,让他不会觉得这是一件需要去克服什么才能做到的很难的事。


所以,这句话的成立需要分场景。



写在最后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而是本能。感性的反面不是理性,而是麻木。本能的人不会成功,麻木的人不会幸福。


这三句话其实能从某个侧面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是什么,对错,其实都不重要了。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情绪是人的反应器。


梁宁在结束闭关会的那一天,她的会议桌上又出现了巧克力丹麦酥,你觉得她吃了吗?


到这,我突然想起了王阳明的一句话。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 唐韧出品 ·················

安可时刻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王阳明


今天,与 69939 位读者一起见证彼此成长后台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

推荐阅读


给你们介绍一个工具吧月活用户 7 亿,微信公开另一个大杀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