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的笨人,做不好产品
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产品经理看了不少关于如何做产品的书,但依旧做不好产品?
再切换一个场景,为什么学校里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有的成绩很好,而有的成绩一般?
那么,一个人是如何学会一项技能并与其他人拉开差距的?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我的一些思考。
过去这些年我接触过大量的产品经理,他们的阶段各异、能力各异、水平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同样的诉求,就是想做好产品。
关于如何做好产品,我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甚至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在我看来,产品知识和技能是个有限集合,是可以学完的,常用的工具和理论也就那些。
比如,如何做信息架构设计、如何做原型交互设计、如何写 PRD 和 BRD 文档、如何做数据埋点、如何排列需求优先级等。
要掌握这些有限集合,只需要分门别类挨个学习并加以练习即可,并没有十分巨大的难度。
也就是说,拉开产品经理之间差距的并不是这些。
前天我在后台收到一条留言,来自于一个工作了 4 年的产品经理,他刚刚离职。
离职原因在我看来比较草率,他认为自己在公司里没人带没人教,期望能到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中去。
之所以说草率,是因为绝大多数公司都无法满足他的这个诉求。
而他给我留言的原因,是因为介意离职前领导给他的一个评价,我把这一句话评价贴出来你们感受下。
领导说:「你学习意愿很强,但你并不会学习。没人能教会你做产品,你只能自己学会。不要做个笨人」。
最后这句话刺激到他了,于是跑来找我解惑。
说实话,我是非常同意他领导这句话的,有洞察,而且很准确。
他的确是个笨人,但这里说的笨人并不是说他傻或者蠢,而是一个没有启发过认知的人。
还记得一开始我提的那个问题么,为什么很多产品经理看了不少关于如何做产品的书,但依旧做不好产品?
大多数人以为看书是一种学习,但实际上,看书是一个「教」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学」的过程。
作者通过文字把自己的知识、技能、见解、方法教给读者,阅读是个输入的过程,这和我们在学校课堂上课是一样的。
那么,同一个老师为什么会教出成绩差异很大的学生?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
我认为,产生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就是学习方法。
说一个现实,再厉害的老师也无法把自己的解决难题的技能完全教给学生,因为这种意识、体感和直觉是无法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的。
同理,那些做产品厉害的产品经理,他们最有价值最稀缺的能力并不是设计能力,也不是文档能力,而是判断力。
进一步解释判断力,包括了分析能力、决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关于做产品的意识、体感和直觉。
虽然他们能够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但这种方法论并不能完全教给别人。
别人可以学,但学到的东西不足以帮他们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因为,真正有价值且稀缺的技能是教不会的,只能学会。
所以,他领导对他的评价很中肯,很直接,以这种原因离职的确很笨,也做不好产品。
看到这,有读者可能会好奇了,那教和学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意味着不需要看书、不需要请老师了呢?
并不是。
老师的作用是帮你提供系统化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然后答疑解惑,并在关键时刻指点你。
可以说,这是一次提高效率的标准化的交付。
而对于学习的人来说,获得这种标准化交付后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恰恰是学习的开始,也是拉开差距的起点。
会学习的人,获得这种标准化交付后会去反复练习,去总结、去体会、去举一反三,然后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方法。
这些个性化方法是他针对自己的情况得出的,对他有用,但不代表对别人有用,这取决于他独立的意识、体感和直觉。
比如,我会有一套自己做产品规划的技能,我也总结成了一套可以教给别人的方法,学会这套方法的人可以用到其中的 60% 就不错了,剩下的 40% 是他们学不会的。
原因很简单,这套方法是我通过自己反复实践、练习、总结、体会、举一反三得出的,是建立在我的意识、体感和直觉至上的。
因此,这就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的技能。
这套方法我在星球内价值个体成长计划里有教给参与的同学,有的同学学完后通过自己的消化就可以直接用在工作里。
老师很重要,但自己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看完书、听完课、做完作业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理解了上面这个逻辑,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学习同样东西的人会拉开差距了,因为有些人在获得别人的标准化交付后就停止了学习,而有的人才刚刚开始。
这些是认知,而不是知识。
有读者问我,你现在还在做产品么?
当然在做,而且工作强度远比你们想象的大,同时为几个公司提供产品顾问服务,而且参与程度从战略到规划再到落地细节,唯一不做的就是画原型写文档。
但是这些内容细节没法在这里跟你们详聊,毕竟有保密要求。
所以,我只是一个在家工作的、自由的、不喜欢被管的产品经理。当然,有些内容会在星球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