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这么干,真的好么?
看了菜头叔《被流量撞了一下》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微信看一看带来的流量洪水效应,这背后倒是有很多产品层面的思考。
菜头叔那篇文章达到了 50 多万的阅读量,这个数据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一张图和一个标题。
那张图也是今天我用的题图,如果你还记得上周的热点,对这张图一定不陌生,而且很快会联想到事件主角。
配套的标题是《裸露在人群》,这个组合很好撬动了微信的推荐算法,通过看一看触达到了圈层外的用户。
作为一个公众号作者,我过去有两篇文章在看一看的助推下达到了 10万+ 的阅读量,其中有一篇获得了 25 万的阅读量。不得不说,这种量化式的激励还是能带来一些成就感。
最近微信团队针对公众号订阅信息流又做了一些调整,很多读者也发现了这个变化,看一看推荐的内容开始强势入驻订阅列表。
同时,那些已关注的号发布的内容开始被折叠,按照「更早的消息」进行了归类,即便是未读内容也会被强行收纳进去。
这个变化发生后,原本的订阅列表就变成了两截,一截是展示出来的少数你关注的号所发布的内容,一截是大量来自看一看推荐的你没关注的内容。
那么问题来了,微信这么干,真的好么?
先说下我的直观体验。
以前我会不定期去浏览已订阅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即便是推送第一时间没有看,我也会抽空再次进入订阅号信息流查看那些对我来说已关注未读的文章。
可微信做出这个产品改进后,当我重新回到订阅号信息流时,可能就看不到那些已关注未读的文章了。
另外,看一看呈现的内容看起来是通过我已关注的号以及浏览过的内容主题进行的相关推荐。
这种感觉,跟今日头条类的算法信息流非常相似。
再说下可能带来的影响。
作为公众号作者,这种产品策略调整肯定是会带来影响的。说白了,就是降低了读者看到自己文章的概率,受影响的是文章打开率和阅读量。
取而代之的,是看一看内容优先级的大幅提升。
当然,看一看也能给公众号作者带去增量流量,但这种激励是不确定的,而且算法带来的流量也不一定质量高。
就像菜头叔那篇《裸露在人群》,虽然阅读量去到了 50 多万,但文章完读率很低,互动量跟平时没区别,大多数人都是因为一张题图和一个标题点进来看了一眼,然后就匆忙离去。
而对于我这种垂直领域的作者来说,这种流量可以说是毫无意义,因为这些过客流量跟我所在的互联网产品领域的重合度可能是很低的。
因此,哪怕是几十万的阅读量,如果带来的不是精准读者,那也只是一堆没有实际价值的数字。
对于和我一样做垂直领域内容的作者来说,微信团队针对订阅号展示规则的调整谈不上好,至少目前我没有看到什么增量收益。
或许,这种调整对于泛领域作者是友好的,因为看一看能成为他们撬动流量的杠杆。同时,对于新人作者也是友好的,因为算法推荐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他们冷启动的问题。
好坏之分,完全取决于立场和视角。
立场,是一个人所处位置所代表的利益。
我既是公众号作者,也是公众号读者。如果从作者视角看,我可能不会欢迎这种调整,除非后续能看到明显增量。如果从读者视角看,我可能不会那么排斥,毕竟丰富了内容的多样性。
可能也有读者比较反感这种调整,毕竟强势在自己选出来的公众号信息流里穿插一些没关注的内容,总有点到自家电表偷电的感觉。
产品决策不能是空穴来风,微信团队大概率也不会这么干,那这种改变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权衡和平衡后的决策,微信团队在寻求整体最优解。
有一个大前提,产品能不能满足每一个用户的诉求和利益?
答案肯定是不能。
那么,微信团队在照顾谁?
或许,他们是在照顾绝大多数生态内玩家。作为一种权衡和平衡,那就势必会影响一小部分人的利益。
这一切的根基,依旧是是流量。
平台作为流量掌握方,设计机制和策略去分配流量是他们能做的。
在这个调整后,公众号新作者、有能力的作者、读者、以及一部分老作者是能受益的,明显的不同就是获得流量增量。
不过话也说回来,后续效果怎样还不得而知,或许这种权衡和平衡会有效,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就目前我收到和观察到的反馈看,有不少用户对变味儿的订阅号信息流很不习惯。
那么,你怎么看?
昨天的文章发出后,有几位读者留言说自己完整经历过这种骗局,其中被骗金额最高的有 8 万多。
大家还是多长个心眼,多点敏感度,当然也可以多学点互联网技术知识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