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落网之鲎」

王舒敏 美境自然 2022-05-03
 
参与此次渔洲坪非法渔业调查之前,“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对我来说只是形式上的附和。亲身经历过才知道,口号提出来不止是喊喊而已,原来一直有人在你不知晓的远方做着你意想不到的艰辛却意义重大的事。
 
6月14日凌晨5点15分起床,6点10分左右抵达防城港市渔洲坪,那天的天很蓝,风很大,偶尔下点小雨,滩一望无际。
 
渔洲坪滩涂©杨桂琴
 
在众多海滩中,我们为什么选择防城港渔洲坪呢?是什么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那里滩涂面积广阔,红树林绵延,每年都会有很多水鸟迁徙过来在滩涂上觅食,而且那里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鲎。
 
从岸边开始长达5个小时的跋涉,踏着好奇的脚步寻觅新鲜事物:水中飘扬触手的海葵,“生气”鼓嘴巴的河豚,触网死亡的水母,缺了一条腿的蓝色螃蟹,最震撼我的,是被困在地笼网里的鲎[hòu]。
 
渔洲坪的海葵、海绵、星点东方鲀、远海梭子蟹©石榴

鲎[hòu],属于肢口纲剑尾目的海生节肢动物。防城港渔洲坪有两种,一种是尾巴截面是圆形的圆尾鲎,另一种是尾巴截面呈三棱形的中国鲎。它们的尾巴被网紧紧缠住,有些已被缠断,我用剪刀剪开网,生怕自己颤抖的手一不小心就碰伤它们原本就伤痕累累的身躯。
 
仅那一片滩就有88只鲎被解救出来,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我揪心。88只被困的鲎中,中潮区54只,成年圆尾鲎占大多数,每一只的大小在10~14厘米之间;低潮区33只鲎大多数未成年,最小的只有手指那么长。
 
滩涂上重重阻碍,导致了鲎的一万种死法。我们看到的一个重要的致命法器,是地笼。
 
地笼长长的连环网像笼子一样,扎在土里,渔物一旦进入便难以逃出,它并不是专门为捕获鲎而设计的,但鲎常常爬行或全身潜入泥沙中,甲壳外围后端两边有长而尖锐的刺,一旦钩住地笼的网,便很难挣脱。
 
被困地笼的鲎©石榴

鲎没有捕获价值,劳作的渔民不会为了放出鲎而破坏网,因此出现大量的鲎被困在地笼里直至死去的情况。鲎的生命其实很艰辛,生长到成年需要十几年,还在应该谈恋爱的季节不小心落入不是专门针对它们而设的网,失去不该失去的生命,我们只能尽力而为,能救一只是一只,为鲎的生命倾注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很骄傲自己参与了这次活动,一开始并没有抱着必定保护自然的想法前来,我只知道在以后的成长里,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会更强烈也更坚定。感谢美境让我可以把参与保护自然付诸实践,希望更多人对自然生物多一点怜悯,更多一点关心与爱护。我对动物权益很重视,这也应该是人类该有的共识,路还长未来还远,保护自然爱护动物,趁现在还来得及。


加入“鲎援会”,和美境一起守护鲎的栖息地


  美境后记  
地笼又称定置串联倒须笼,是广西禁用渔具。《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禁止下列行为:(二)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电鱼机、地笼等禁用的渔具”。 
放置于潮沟或有低洼处的地笼网,极易造成潮间带活动的生物被困乃至死亡。虽然明文禁止,但由于地笼成本低(约40元/条)、易购买,放置难度低,监管难度大,不少地区还是有出售、购买、使用的现象。地笼如果老化,一般就地丢弃,而且不论是否还在使用,都较易困住鲎。
入夏以来,圆尾鲎和中国鲎进入繁殖季,在滩涂上抱对产卵的它们很可能误入地笼网或被渔箔、占地围网缠住,且很难自主逃出。 
废弃地笼网与困死其中的鲎©小慧

由于受到栖息地破坏、滥捕等各种因素影响,近30年来鲎的野外种群不断减少。地笼网、废弃渔具等威胁对于鲎及其他潮间带生物来说,就像随时夺命的幽灵,让本来已经岌岌可危的滨海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雪上加霜。 
2020年起,美境在北部湾开展“减少非法渔业,保护滨海湿地”项目,在广西、广东、海南沿海记录了10个调查点的非法渔业威胁情况。2020年至2021年夏季和冬季两次调查中,几乎每个调查点都记录到地笼网的使用。海洋的非法、无监管渔业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但潮间带非法渔业问题却乏人问津,其影响范围、累及物种、利益相关方、解决途径等,还需更多科学调查。  
渔洲坪的圆尾鲎与红树林©棣棠
王舒敏/文

鴞螢、梦马/编辑


本文作者 王舒敏


一朵向日葵,携着梦想带上阳光一路高歌到远方


项目支持



一切为了鲎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