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山新村:​看向山心沙岛的背面

美境 美境自然
2024-09-09

我们最初认识山心沙岛,是因为这里的上万只迁徙水鸟。山心沙岛位于防城港市企沙镇东南海域,东临钦州湾,南濒北部湾,每逢秋冬季节,山心沙岛便成为候鸟的越冬地。

山心沙岛的环颈鸻©我不在这里

山心沙岛四周沙滩较平缓,退潮时岛西部与陆地相连;高潮位时小岛则被海水完全包围,不过岛中心及周边部分沙滩会露出水面,这为海水涨起时等待退潮觅食的水鸟们提供了良好的落脚点。

实际上,承载这群飞翔精灵的地域,并非仅仅一座小岛本身。岛周边的滩涂、红树林、盐田、鱼虾塘、农田等湿地,共同构成这数以万计水鸟的必要生存之地。水鸟之外,山心沙岛还有丰富的底栖动物,这是一片重要的滨海湿地。

数量众多的韦氏毛带蟹©梦小马

以前,这片海域有座六墩岛,上面有渔民定居。八十年代以后,六墩岛被东南季风侵蚀逐渐消失,冲走的沙子慢慢堆积起来,形成了小六墩岛,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山心沙岛。全球极危物种勺嘴鹬来此越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鲎在此栖息,靠海而生的村落也安居于此。

山心沙岛西北侧陆域为山新村,其下有山心村、白沙红、底下坡三个自然村。山新村作为一个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为主要营生的渔村,距钦州港西航道4海里,常住着600余户、约2600人。

山心沙岛及其周边湿地 图源:Google Earth

7月16日,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行的队员们到达山新村,进行了简短的社区访谈与调查。一位在山新村生活了72年的吴伯,为我们讲述山新村的历史,带我们去滩涂看如何挖沙虫。

山新村村委©古映雪

吴伯说,山新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祖先最初从福建而来,在这里定居并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落。村民们依海为生,主要靠挖螺和沙虫、出海打渔以及外出务工经商获得收入,现如今的滩涂依旧是村民们养殖沙虫和车螺的地方。以前,有人会用网抓一些大型水鸟吃,比如“螃蟹勾”(或为白腰杓鹬之类),但近年来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普法宣传的扩大,大家逐渐知道它们是保护动物,不再去抓。

山新村有祭拜神明的传统。村民不分姓氏,都会像祭拜祖先一样祭拜大王公公,以求人丁兴旺,平安健康。每年二月初二,村民则去拜社——祭拜土地公公。开海节是每年公历8月16日,渔船会排成排、一起迎着海浪出海。

吴伯说,在“美丽广西 · 清洁乡村”政策的推行下,山新村一改脏乱局面,变得干净整洁。村子里建设有民心、同心、初心三个广场,以“三心”谐音“山新”。

听吴伯讲山新村故事©棣棠

去滩涂的途中,我们经过当地的三婆庙。传说,天上忽然飞来一口大钟,三位婆婆帮忙解决了困难,当地人觉得很神奇,于是在大钟的位置建起三婆庙。就像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信奉妈祖,“三婆”是山新村信奉祭拜的神明(有人说,三婆即是妈祖的化身),保佑村里平安,保佑过往的船只顺风顺水,村民们每次出海前都会来祭拜。我们也跟随吴伯一起向三位婆婆表达敬意。

我们在吴伯的“螺场”上遇到了在挖沙虫的几位阿姨,我们也亲切地称她们为“海姐”。海姐熟练地找到沙虫的洞后,拿起锄头一挖,肥肥胖胖的沙虫就蠕动着钻出来,展示自己壮实的身躯。

海姐挖出来的沙虫(裸体方格星虫)©陈怡蓉

吴伯说,八十年代每年七月十四,三浪口都会有二三十对鲎抱对上岸产卵,但在九十年代后几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了。此行我们得以看向山心沙岛的背面,更加理解当地社区。希望三位婆婆保佑山新村以及鲎、鸟赖以为生的海滩,让它重新成为众多生灵的安宁栖息地。

山心沙岛的中国鲎©棣棠

古映雪、孙思雨、陈怡蓉、梦小马/整理
鴞螢/编辑


将热情化为持续行动和美境一起守护滨海生物的栖息地


 科考行支持单位 
 科考行合作伙伴 
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鲎专家组
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
生命观察(Biotracks)
 鸣谢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听村里老人讲故事可有意思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境自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