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记影片 《末代皇帝》 的视听解读

2018-01-19 影视制作 影视制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末代皇帝》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传记影片,在故事情节上:影片一部分是讲述溥仪由“人变帝”三岁入宫登基做皇帝后,在权利与欲望的漩涡中反复挣扎的过程;另一部分则讲述溥仪由“帝转人”后他被运回中国进行改造,“重新做人”,对过去所犯错误进行忏悔和反思的经历。纵观全片,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之路,“门”这一元素在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创作中,被赋予了极其深刻、耐人寻味的涵义与意指。

1.“ 门”的象征表达

末代皇帝溥仪传奇的一生在影片中分为三道大“关”,“关”指的是“门”,“门”是溥仪一生都逃不出的关卡。每一道大门对应溥仪人生的不同时期,同时也耐人寻味地象征了那个时期溥仪的独特处境;因此在片中每一个特定的阶段,皇宫内的“门”都有着其深刻的象征涵义。


第一道“门”是封建皇权。3岁的小溥仪在登基大典上面对空荡荡的宫殿,甚感无趣,躁动不已。这时镜头突然转向一道挂有明黄色帘布的宫殿大门,帘布随风飘起,小溥仪抓着帘布走出去,他看到在大殿之外有着众多膜拜的一干封建大臣……当那“一跪, 二拜,三叩头……”一声接一声的响起时,这个才3 岁的孩子已经逃不出命运的作弄,成为了这个腐朽没落王朝最后的“标志”。


第二道“门”是感情。在片中,溥仪的心里有着三

个十分重要的女人,一个是从小带他到大的阿嬷,另一个则是他的母亲,第三个是末代皇后婉容。三个女人各自代表三种感情:依恋之情、亲情、爱情。阿嬷被送走时,溥仪追上去,却被宫门阻挡,和阿嬷永远分开,对阿嬷他是恋恋不舍的。母亲去世时,溥仪骑单车想去看望母亲,却被门卫挡在门口,不让出去,最后与母亲天人永隔。当婉容生完与他人通奸的孩子后被送走时,溥仪追上去,最后还是被门阻挡,没有爱人的陪伴,只剩下自己孤独地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图1 溥仪与阿嬷在一起

图2 末代皇后婉容

第三道大“门”是自由。小溥仪作为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代表的是一帮封建派想要清朝不灭的渺茫希望——哪怕是个废帝,同样要在皇宫继续坚守;一派腐朽愚昧臣子的忠心,不过是钱与欲在作祟罢了。小溥仪就是他们最容易掌控的对象,3岁登基,6岁被迫下诏退位,尚且年幼的溥仪一心只想回家。慈禧去世后,溥仪向跪在地上的载沣,也就是他的父亲问道:“可以回家了吗?”无人回应,问阿嬷,也无答应,这一刻,自由已经离他远去。26岁任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皇帝,溥仪原想借日本人的势力重建清朝,愚昧无知的他,没把日本人利用上反倒自己被利用得干

干净净。任傀儡时,他的一举一动皆被监视,毫无自由可言。39岁时被苏军抓获囚居5年后,溥仪被带回中国进行改造,这个途中,他也只有被安排的命运,对于自由,这位末代皇帝用了大半辈子去追求,却终寻无果。

图3 幼年溥仪

三道大“门”:封建皇权、情、自由,在片中对应每个不同的阶段,在时间安排上,“门”的每个阶段又可递进出三个层次——一接触、二囚禁、三再囚禁,这就是末代皇帝溥仪旧社会的前半生——“一界之限,被困之命”。

图4 幼年溥仪

2. 时空交错的运用

导演在《末代皇帝》的叙事上设置两条时空线,一条表示过去,另一条则表示现实。当现实与回忆交相融合时,两个时空相互连接,却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人物、不同地方。开端,导演以一种倒叙的手法先将故事引出,中年的溥仪被捕,他以俘虏的身份被押回中俄边境的火车站。整个画面呈现一种灰暗感,无形中带给人压迫,无所适从。战犯和士兵们穿的都是统一的灰绿色,而战犯营中依旧是一种灰压压的阴暗感。当镜头转向一旁的秋收起义红军图时,墙上最耀眼的就是旗子上那一抹鲜艳的红。红色在此时的黑暗中,犹如血液让人心头一颤,身着黑色大衣的溥仪凝望四周,茫然害怕……突然,一些前清朝“臣子”跪在溥仪的身边,令溥仪胆战心惊……于是起身走到了洗手间准备自杀,望着镜中的自己,面容憔悴不堪,面对未来的种种变数,他已无从考虑,只想一死了之。

图5 中年溥仪

刷着绿色油漆的墙面把观众拉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热水从装在网兜里的老式开水瓶内流出,蒸汽腾腾。溥仪就决定在这个几近“浪漫”的画面里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在洗脸池的热水里猩红的血渐渐“绽放”,染红了这个被铁灰与墨绿包裹的现实环境。


在这一幕精心设计的开场里,细节刻画人物心理,环境交代叙事背景,色彩渲染情绪、主题。在几乎无声的铺陈里,押送兵的捶门大喊打破了平静——“开门!”这熟悉的喊叫,这似曾相识的声音电流般激起了溥仪对于自身经历的回忆。于是,一声“开门”将眼前的现实画面拉回到故事的起点——溥仪的幼年登基。通过这种不同时空、不同时间的独立情节用闪回的方式进行并列叙述,将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同时这种手法还使观众感兴趣于两个时空的交错。

3. 光影与色彩的处理

整部影片光影都很柔和,画面也十分细腻深沉。其中色调多运用暗黄色,这为影片渲染了一种落日黄昏的气氛,暗示了王朝的没落与衰败。整体的基调也很中式复古。在溥仪去追他的奶娘时经过了紫禁城空地上的画面时,导演运用了空镜头,再加之用上广角自然光的拍摄,使得紫禁城被无限放大,而溥仪只是其中毫不起眼的一部分;这就好似暗喻人生一辈子,虽拥有偌大的皇城,最终是一场空。那暗黄的夕阳,落到了紫禁城,落在溥仪的身上,夕阳夕阳,也该是落下了帷幕,带着王朝的没落一同散场。

图6 幼年溥仪登基时的蝈蝈礼物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在片中巧妙的色彩运用,使得影片的表达令人叹为观止。片中所运用到三大主色:黄、黑、绿,不同的颜色在片中有其独特的意义。例如,片头开场满洲里火车站,火车驶来,一排排整齐站着的军人,整个场景都用了绿色来表示,绿色象征的是一种新生命,一股新力量;加之导演在拍这段时,将色调调暗,暗绿色和后面溥仪回忆过去的黄色进行对比。黄色不仅代表了封建皇权,而且也呈现出在溥仪身上的一种对过去的历史感及沧桑感,较之暗绿色表达的则是现实感。黄色一般是通过场景设计展现出来的:3 岁溥仪登基,身着黄色龙袍,此时,画面移到黄色帘布上,这代表皇权。


在身着红色衣服的太监们追着溥仪和溥杰奔跑的段落,对黄色有了更为鲜明的突出。当溥仪和溥杰通过那一座正在修建的墙窥探皇宫的另一面时,他瞧见袁世凯和他的侍卫穿着黑色衣服走向宫殿,此刻,紫荆城一片明黄,明黄在这比喻为一种旧势力;袁世凯的出现与整个场景显得有点格格不入,黑色在整片黄色中非常显眼,好比一种新势力突然间破门而入,令人措手不及。另一边,溥仪身着黄色衣服,在梯子上看着一群跪下来衣着黑色衣服的大臣太监,形成一种巨大的形式反差,落后的封建势力此刻用黑色来表示,而原先黄色用来表示的皇权却在这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两边的黄色运用如同一个定时的漏斗,一边的漏斗满盘,另一边黄色几乎没有,产生一种力量上的巨大差距。这样巧妙地色彩运用形成的形势反差,为影片带来了更多视觉享受。


除去主要的三大颜色,影片中还有一大颜色值得我们去分析,那就是红色。对于红色,首次映入眼帘的便是故事开头那鲜红的《宣统鉴赏》印鉴,红色在这里用作印章印刻,是一种无上尊荣的代表。溥仪在进入满洲里候车室大厅内,大厅上方红军秋收起义的绘图上,鲜红的红旗与周围暗黑色的氛围形成强烈的对比。接着溥仪在自杀过程中热水中流出的血,画面一转到红色的宫门。用一种闪回的方式进行时空转换,现实与过去以红色为基础上进行连接。通过使用以红忆红的方法来引出回忆。影片的最后,文化大革命时期,红绿路灯出现在镜头,此时,绿停红行单车走,暗示出在这样的特殊的历史时期与社会背景下,黑白颠倒……

4. 巧妙的场面调度与设计

影片中,当庄士顿要给溥仪配眼镜时,遭到老妃子们的反对。太傅比较开明,在劝说老妃子们的画面中,太傅与妃子们被框入了不同的区域,一座雕花窗架将他们分隔开来,像隔空传话一样,真是“时代不同了!”,这些老妃子们被框入框中犹如画中画,仿若墙上的一副画,生活在另外的时空中。

图7 剧照

在溥仪知道自己不是皇帝时,他询问大臣来证实答案的过程中,一架梯子的出现将溥仪和大臣分隔开,好比一颗心被切成两半,各怀不同的心思。


在小溥仪吸食奶娘的奶时,在荷花塘边游船的嫔妃用望远镜进行窥视,俗话说三人为众,这里三个人,三只望远镜,代表了众人的眼睛,也暗示了皇帝的一举一动都离不开众人的窥视。

图8 幼年溥仪

图9 老年溥仪

庄世顿在给溥仪上课时,拿出了自己的西方杂志,一抬头被墙上的论语吸引了,而溥仪则被西方杂志这个新事物所吸引,镜头定格在这一刻。西方杂志上大写的英文和一个老外头像显得格外醒目,跟穿着一身明黄的黄袍和后面黄色宣纸上写的古中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当中不正是暗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发生了碰撞,令人印象深刻。

(文 / 四川工商学院 何洪池 李丽华)



推荐阅读

以“汉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晚会”为例 谈地方台主题性晚会的突破与创新

电影大师伯格曼教你“玩儿转”镜头语言

【干货】电影镜头中运动画面的几种常见处理方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