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中哪些地方加音乐、加什么音乐?你真的了解吗?

影视制作杂志 影视制作 2023-04-05

   影 丨 视 丨 制 丨 作   

 Audio & Video Production 

作者 |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周璟

由南京广播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揭秘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于2017 年12 月11 日国家公祭日在中央电视台四套《国家记忆》栏目播出,作为本片的音乐编辑,本人完成了该片声音的后期制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和解决了一些问题,希望本文对纪录片声音的后期制作有参考意义。


1. 音乐的选取与准备

图1 工程照片

1.1 前期准备

南京广电集团为扩充音乐资料库,会定期购买版权音乐。每次收到新的版权音乐,笔者都会对音乐进行分类整理,还要给每条音乐贴上个性标签,标注内容包括该条音乐的整体情绪;从几分几秒开始进入旋律,高潮;音乐的速度,长度以及配器等。有了这样的前期准备,才可以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配乐任务。


1.2 保持音乐风格一致

五集纪录片《揭秘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由三人分工合作完成。那么如何保证五集片子的音乐整体风格一致,又各具特色呢?我们的做法是:由导演和音响总监定大致的基调,三人在这个基调范围内根据各集的主题与内容完成音乐的选取与编辑。


1.3 主题音乐的选取与应用

好的主题音乐能够最大限度地凸显纪录片的主题、塑造更为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在选取主题音乐的过程中,经过对音乐素材多次筛选、反复比较之后,选用了一段以女声哼鸣为主旋律的音乐。这段音乐给人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突出了“慰安妇”所遭受到的悲惨经历和无法恢复的身心伤痛。主题音乐贯穿在整个纪录片内,让纪录片从局部到整体都被包围在一定的氛围中,进而深化出更强的感染力。


2. 加多少音乐合适?


在纪录片的声音创作中,我们常常会产生困惑:音乐加多了,减少了纪实感,还会让人产生听觉厌倦。相反音乐加少了,无法足够地抒发情绪,不能很好地突出主题。那么到底加多少音乐合适呢?音乐的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需要做以下工作来决定。


(1)通读文稿,浏览全片,了解纪录片想要表达的主题。纪录片《揭秘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一方面从制度层面揭示日军“慰安妇”制度的暴行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一方面讲述了“慰安妇”在侵华战争期间受到的屈辱和悲惨的境遇,因而,以黑暗、压抑、悲惨为基调的音乐应该贯穿全片,这就决定了音乐的篇幅不

会少。


(2)与导演充分沟通,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了解全片的艺术风格。笔者与分集导演沟通商讨后,达成共识,在不破坏纪实性的基础上,尽量铺垫音乐。


(3)纪录片《揭秘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采用了大量的文字档案、历史照片和统计数据,这些历史资料基本没有声音,如果只是单一的解说,时间一长观众必然会产生听觉乏味,因此该片使用了大量音乐。


粗略统计,以第一集为例,解说的时长是19分半钟,其中16分钟铺垫了音乐,应该说音乐的比例还是很大的。

图2 韩国“和平少女”雕像


3. 如何大量使用音乐

而不破坏纪录片的纪实性?     

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做的,选用能够铺垫氛围,而不过多抒发情感的音乐,减少音乐的“存在感”。这样的音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特别突出的旋律,有时候是长音的连接和延续,有时候是重复的节奏。


例如第一集的开头解说引出了“大一沙龙”,音乐配合解说营造了一种悬疑不安的气氛;紧接其后的解说点出“大一沙龙”是为日本海军官兵提供性服务的慰安所,这段选用了长音加鼓点的音乐,制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再如讲到日本历史学家吉见义明在日本防卫厅图书馆查找到相关书籍资料,长达1分半钟的画面里就是这本书的各种特写、近景,较为枯燥,为缓解枯燥感,笔者选了一段充满低沉压抑氛围的音乐做铺垫。


这三段音乐尽管都没有突出的旋律,但却恰如其分地参与了叙事,引导着观众的情绪。纵观全片,使用铺垫气氛的音乐在整个音乐篇幅中占到一半以上,可见它的重要性。


4. 什么地方需要加音乐?

在纪录片中融入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哪些地方需要加音乐,又如何添加音乐呢?笔者认为,在遵循几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灵活变通,往往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4.1 通常有解说的地方可以加音乐,采访的地方一般不加

这是纪录片声音创作中的普遍规律。本文想着重讨论几处在采访中加音乐的特例情况。


(1)第五集中有一段采访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菲律宾人纳西萨,纳西萨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遭遇,呼吁对日军暴行进行正义审判,但至今没有结果。正是因为被采访者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此处添加了一段悲伤的大提琴音乐,从而使观众更易产生情感共鸣


(2)第一集中采访学者朱成山时,画面插入了史料镜头,虽然采访还在继续,但音乐已经随着历史资料镜头提前进入,既铺垫了恐怖压抑的气氛,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段落


(3)用音乐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第一集中韩国“慰安妇”金福童在讲述自己曾经的遭遇时,情绪非常淡然。导演说:“被采访者太冷静了,能不能补救一下?”因此,笔者添加了一段悲伤的叙述性音乐,揭示被采访人物在平静的外表下,难以平复的创痛。


4.2 纪实的部分不加音乐,抒发情绪的部分需要加音乐

例如第一集中有一段画面,前面是日军侵华战争的战场,笔者选用了压抑、黑暗情绪的音乐,后面一段是“慰安妇”庆子对于当年事件的回忆,铺垫了悲惨无助的讲述类音乐。这两段之间短短的十秒钟解说词是:“经过多年调查,千田夏光找到一位做过‘慰安妇’,化名庆子的妇女......”画面是千田夏光在日本街头寻觅、走访,这一段没有加音乐,只加了街头车水马龙的背景音效,营造了从前后两段历史回忆中回到现实的感觉,给前后两段音乐的发挥留出了空间。


4.3 历史事件、新闻事件不加音乐

第一集中有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战败的历史资料镜头,为了真实地还原历史,此处不能添加音乐。


再如第五集中山西“慰安妇”万爱花走上日本法庭,诉说自己的遭遇,韩国“慰安妇”和学生、民众在日本大使馆前集会、示威,要求日本政府正视历史。这些段落都属于新闻纪实性内容,只采用了现场同期声,没有铺垫音乐。

图3 韩国慰安妇“分享之家”


5. 对音乐进行编辑


5.1 在为一个段落找到合适的音乐后,还要根据解说、画面、人物情绪对音乐进行剪辑

纪录片配乐最基本的要求是音乐的情绪与解说、画面贴切,通常做法是:把纪录片划分为若干段落,找出每一段的“中心思想”,再据此找出相应情绪的音乐,贯穿这一段。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笔者感觉这种做法往往还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是因为我们选取的音乐自身都有前奏、发展、高潮和尾声,但是它不可能在每个点上与解说、画面的节奏刚好吻合,那么就需要在声音的后期制作中,对音乐进行剪辑,使之配合解说、画面、人物情绪的起承转合,从而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


例如第一集中部的一段,画面由一张韩国“慰安妇”朴永心的照片引入,选择的音乐前奏部分给人一种回忆的感觉;随后是朴永心来到南京利济巷2号“东云慰安所”旧址的画面,音乐剪辑到大提琴加钢琴的旋律,营造一种淡淡的哀伤;随着朴永心走上慰安所旧址的楼梯,音乐跟着慢慢地推进、升腾,音量也随之增大。直到记者问她:“我们回来了,以前的房间是不是这样?”,镜头推到朴永心老人失声痛哭的特写,音乐也剪辑了一段高潮部分,把观众的情绪推向顶点。片中听到的音乐与解说、画面完美契合的效果,并不是选取的音乐本身就是这样,而是在后期声音的制作过程中反复琢磨、剪辑、调整的结果。


5.2 前后两段音乐的衔接

在一个段落中叙述的内容、情绪有了变化,音乐也要随之而变。如果在同一个段落中选用了两到三段音乐,如何让他们显得融合而不零散呢?笔者的做法是:


(1)选取的前后两段音乐的配器要大体相当,比如前段是小提琴,后段可以接弦乐合奏。


(2)前后两段音乐最多只能一段是有旋律的,而且两段音乐的衔接要在前段乐句的结束,或者后段乐句的开头部分,这样听起来不会有突兀的感觉。


(3)前后两段音乐在音量上做淡入淡出。实践的结果是:处理好以上三点,就能够做到即使一段音乐只有短短的一二十秒就转入下一段也能过渡自然,听感舒适。


5.3 音乐叠加的做法

在《揭秘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的声音后期制作中,笔者数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选取的音乐在旋律和情绪上都合适,但是厚度、力度不够。经过多次尝试,笔者在原先选取的旋律性音乐下,又叠加了一条低频厚重没有旋律、类似音效的音乐,这样的音乐组合听起来既有层次感,又有厚度感,更加突出了沉重悲痛的氛围,烘托出日军慰安妇制度的惨绝人寰。


6. 音乐的强弱变化

我们知道纪录片的配乐是作为背景营造氛围、抒发情绪的,因而在有解说词的地方,音乐不能喧宾夺主,以能听清解说为宜,这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音乐编辑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音乐音量的大小。


(1)在解说词之间空隙的地方,可以适当地提高音乐音量,避免听觉上的乏味。


(2)根据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绪的起伏,调整音乐音量。在大多数纪录片中,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情绪的变化都有一个铺垫的过程,音乐也会因此做从弱到强的处理。


(3)总体来说,纪录片的音量要求过渡平滑,听感舒适,但是在纪录片情节发展到某些需要强调或者转折的地方,音乐也要配合解说、画面,给人突如其来的感觉。


例如:第一集中讲到“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此处音乐先解说一步,提前用强音、重音暗示了灾难的降临,在听觉上给观众以震撼的效果。又如解说讲到日本和韩国妇女被送往中国,她们是来做什么的呢?此处笔者选用了一段类似恐怖音效的音乐,并且大大地提高了音量,给人一种猝不及防的感觉,然后由解说点明她们来到中国被送去了杨家宅慰安所。这样的处理不但突出了重点,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7. 音效的运用

音效分为环境音和特效音,环境音指画面中真实发生的声音,特效音是为了配合解说或画面用电脑软件制作的声音。音效从头至尾贯穿在纪录片中,这里笔者选择几个方面谈一谈。


7.1 用环境音效实现情景再现的功能

《揭秘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纪录片中,大量日军毒打、强奸中国妇女的情节不便通过镜头重现,那么音效就担当了“情景再现”的功能


例如在日军冲进如皋县杨家园村劫掠妇女充当慰安妇的片段中,画面只是杨家园村的空镜头,音效却展现了安静祥和的山村里潺潺的流水、唧唧的虫鸣、缓缓的风声、悠闲的人声。忽然一群日本兵的脚步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接着刺刀声、村民的奔逃声、妇女的哭喊声充斥在耳畔...... 灭绝人性、惨无人道的场景通过音效展示给观众。音效在这里充当了叙事的功能,成功地给观众制造出“身临其境”的感受。


7.2 用特效音配合画面的特技效果

《揭秘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纪录片的画面采用了大量特技效果,在后期声音制作中,笔者采用了很多特效音配合画面的特技,让听觉与视觉协调一致,尽量把有限的历史资料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第一集中有一个画面是韩国“慰安妇”雕像眼睛的特写,配合镜头的猛推,笔者采用了一个紧张惊悚的音效,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7.3 在解说需要强调的地方加特效音

例如第五集中解说词是“为了鼓励那些被迫成为‘慰安妇’的妇女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尹贞玉与韩国教会女性联合会联络韩国女性团体,发起成立了挺身队问题对策协议会. . . . . . 金学顺在沉默将近50 年后,公开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世界上第一个站出来揭露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的幸存者。”笔者给这个段落铺垫了一段悲愤的音乐,并且在“勇敢地站出来”、“迎来了67 岁的韩国妇女金学顺”、“世界上第一个站出来”这三个重点词下面加了特效重音。经过这样的处理,强调了重点,突出了主题,在听感上,也打破了声音的“平淡无奇”。

图4 韩国慰安妇“周三集会”


8. 音乐与音效的比例

纪录片声音的几个构成元素是:解说、采访、音乐、音效。《揭秘日军“慰安妇”制度暴行》纪录片在后期合成时,比较难把握的是战争场景中解说、音乐与音效的比例。


笔者会特别留意不让音乐与音效盖过解说,影响解说的清晰度,在需要强调纪实性的地方,以音效为主,枪炮射击、飞机轰炸、防空警报、人声嘶喊等从远景到近景全方位地还原战争场景,加入节奏型音乐还可以增添紧张气氛。


同样是战争场景,也有音乐音量大于音效的处理方式。在第一集22分钟左右的地方,解说是:“为了打通滇缅公路,中国军队攻占松山,全歼了日军1300多人......”纵观整集,都是非常压抑、悲惨的基调,只有这短短30秒让人振奋,因而笔者选用了一段旋律积极奋进的音乐辅以音效,也是想用音乐的情绪破一破通篇的低沉黑暗。


所以说,音乐音效的比例并没有固定的关系,在声音的后期合成时,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时代的进步,让人们对电视纪录片的审美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音乐音效作为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烘托氛围、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交代故事背景的重要手段。作为音乐编辑,必须将音乐与音效有机结合,灵活融入纪录片,才能赋予它更多的生命力与活力,创造出更加引人入胜的视听盛宴。


END


【精彩推荐】

只利用一张图片制作有隧道效果的3D视频


揭秘《中国好声音》《幸福三重奏》《勇敢的世界》背后的道具置景


追一部70集的电影是种什么体验


《延禧攻略》:一部实用摄影构图教科书


【大事记】NHK 8K卫星频道12月1日开播,定名BS8K


电竞转播VS传统转播,到底有何创新之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