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视角】创造性破坏与电视的未来
作者 | 本刊主编 李新民
订阅 | 010-86092062
李新民
本刊主编
创造性破坏理论,是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上世纪提出的,它指的是在长期的经济竞争中,市场会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产品与新的生产方式,每一次大规模的创新都会破坏原有的经济结构,这种创造和破坏主要不是通过原有生产方式的自我优化,而是生产方式和产品创新实现的。因为每一次大规模的创新都会重创甚至淘汰旧的技术、旧的产品和生产方式,从而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这种新老体系更新的方式,用一句俗话解释就是:打败老大的往往不是老二,而是新的生物。
“创造性破坏”这一颇具颠覆性的概念刚提出时,人们曾为之震惊,但经历了近百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检验。比如,当汽车代替了牛车,以及其后的火车、飞机的出现,人们已普遍接受了这个理论。需要强调的是,创造性破坏并不是把原有的一切抹掉,而是对旧有的体系进行吸纳和改造,从而形成更高效率的新体系。
21世纪,互联网新媒体的强势崛起,让人们再一次见识了创造性破坏对经济社会的巨大冲击和价值,完美地印证了这一前瞻性论断的先见之明。今天,传媒行业创造性破坏还在开疆扩土、所向披靡。新媒体、新传播在不断给我们带来惊与喜的同时,也促使我们运用“创造性破坏”理论,以更广阔深刻的方法,去考察传媒业变革的内在必然性。预测传媒业的未来,需要面对和思考一个不能回避的大问题:传统电视媒体还能生存下去吗?
创造性毫无疑问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问题是创造性的创新究竟有没有止境?熊彼特认为,人类创新到一定程度后,“创造性”这一词就会因为“常态化”而不复存在,因为原有的生产方式要么已不复存在,要么经过革新已经融入新的生产体系,成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里,虽然微创新会一直存在,但颠覆性的创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停止,使新的社会形态保持稳定。
今天,传媒业由单一的广播式传播,进入到广播+交互的网络式传播新时代。新老媒体既竞争又合作的融合传播,成为信息时代传播的新特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有优劣,通过优势互补,能够实现传播效率的最优化和最大化,为信息消费者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这就像当今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一样,自行车、私家车的普及,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公共交通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碰撞和探索,城市公共交通不断提升和完善,特别是以地铁、轻轨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以更优质、高效、低廉、环保的方式,重振公共交通的雄风,成为新时代城市交通的骨干和主力。
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与公共交通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它在传播的广泛性、安全性、高效性、公益性以及权威性和专业性上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居住分散、文化多元的社会主义大国,面对社会的转型和全球化的竞争,更需要像广播电视这样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专业化机构媒体,引导舆论,构建社会共识,形成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其畅销书《数字化生存》里写道:“电视的未来就是不要把电视当做电视来思考。”也就是说,思考电视的命运,需要跳出电视来看电视。比如,可以将电视还原为“影像观看”,问题就有了新的答案。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困在家中的男女老少,去不了电影院、剧场、博物馆、书店,只能宅在家里,通过大屏和小屏来满足观看的需求,正是电视传播真、善、美的力量,陪伴人们度过了这一特殊时期。
有人预测,在未来世界,人们宅在家中的时间会越来越多。以居家收看所长的电视,在超高清、超大屏和智能化、虚拟化等技术的加持下,会创造出新的社会存在价值。
END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