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怎么做互动视频?《古墓派互动季》总导演董浩珉谈互动视频未来

影视制作杂志 影视制作 2023-04-05

转自 | 杨玉洁 李丹

订阅 | 010-86092062


互动视频作为一种全新的视频内容品类,近两年随着《古董局中局之佛头源起》《龙岭迷窟之最后的搬山道人》(腾讯视频)、《他的微笑》(爱奇艺)、《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芒果TV)、《娜娜的一天》(优酷)等互动影视作品的播出,互动视频逐步迈入中国视听网络受众的视野。


受访人:董浩珉



国家二级导演,电视节目监制,央视(北京)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多届“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奖评委,两度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年度优秀导演奖,亚广联ABU纪录片奖获得者。


互动视频与众多的影像题材一样,也可以分为纪实影像与虚构影像(互动影视剧)两大类。4月28日,优酷视频新上线我国首部互动纪录片《古墓派·互动季——地下惊情》这一历史类互动纪实作品。该片也于近日在第26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最佳创新作品奖。




互动纪录片

纪实影像+沉浸式新体验


随着互动技术的发展,“互动+”成为了国内影视行业又一新的开发领域。国内首部互动纪录片《古墓派·互动季:地下惊情》(以下简称《古墓派互动季》)将交互技术融入到了纪实影像与真实历史事件中,打破了人们对于纪录片古板说教的印象,让观众深度、沉浸式地参与到探墓工作中。这一全新形式对于纪录片的内容与形态而言,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古墓派互动季》的总策划和总导演,现任央视(北京)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董浩珉指出,策划之初就明确要建设两大制作团队来协同工作。内容团队主要负责基于优酷平台技术的内容策划、故事结构设计,以及内容的拍摄、剪辑和段落分切。芒果互动则扮演“桥梁”的角色,参与修正剧本,并负责将内容和平台相结合,也就是通过互动技术将节目内容结构互动化后,最终呈现在平台终端。


始于故事,又不止于故事


互动视频往往是‘结构先行’,也就是先确定故事结构,”董浩珉举例介绍,例如网状结构、鱼骨结构等。随之再确定结构由哪些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像积木一样,不同的组合可以变换出不同的故事和效果。填充内容是接下来的重头工作,而填充哪些内容则是重中之重。为了提升故事感和互动趣味,互动视频在内容题材的选择上有一定“偏好”。从内容的角度出发,悬疑、剧情类等故事性很强的题材更契合“互动”这一属性


悬疑、剧情类等故事性很强的题材内容
更契合“互动”属性


早先播出的互动剧《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龙岭迷窟之最后的搬山道人》《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等都是类似题材。而从互动属性出发,其实很多内容都符合这一点,尤其是观点多样、角度复杂的内容。“采用互动方式后,可多观点切入,容纳更多声音,并以更多样化的角度呈现出来。”董浩珉强调。


如何让观众“动起来”?


《古墓派》是如何在纪实题材基础上引导用户互动的?此次《古墓派》中的互动设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剧情选择,例如:片中在一个考古发掘现场发现了两口棺木,此时会将剧情选择权交给观众:这两个棺木是在现场打开还是运回实验室再打开?此类以悬念推进整个剧情的发展,让观众自主选择并能更深度地参与到故事中,获得更沉浸的互动体验。



《古墓派》中剧情分叉选择界面

另一类是以信息补充为目的的游戏式问答互动,例如:猜测剧情中金属颗粒的属性,猜对即可赢取积分,最终还可根据总积分获取“探墓高手”“探墓菜鸟”等不同等级的勋章。此类可以在不影响情节发展的前提下辅助观众理解剧情以及选择剧情,这两类互动方式相辅相成。



《古墓派》中游戏式问答互动答对即可赢取积分

《古墓派》中游戏式问答互动答错并不影响剧情走向

在技术方面,在屏幕上点击、滑动等一些互联网技术的基本应用目前仍是互动视频也是《古墓派》中主要的互动技术方式。例如:将手指放在屏幕上的按钮位置向指定方向滑动后,即可完成打开棺材盖子等操作。


点击、滑动等互联网技术的基本应用是《古墓派》中主要互动技术方式



互动视频设计制作的“上升空间”


打破平台技术限制

实现更多创意设计

很多创意设计无法实现,是制约互动视频设计与发展的因素之一。董浩珉举例介绍:比如屏幕呈现的是战场拼杀的画面时,手机可以震动的体感互动设计;事实上,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出发,类似这样的体感互动设计完全可以实现。不过互动视频最终是以网络平台为“输出口”,但要将今天平台的视频技术与互动视频功能这一“新生儿”结合,许多平台都尚未做好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互动内容的设计和开发。

想要实现更多互动创意想法,就意味着更深入的与平台技术团队磨合,有针对性的开放相关权限。董浩珉表示,“技术与内容的深度交融,这是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

提升观看流畅性及互动连贯性


不光是互动纪录片,包括互动电影、互动剧集等互动影视作品播放过程中,基于互动的局限性,时常会打断观众的观看思路,连贯性有待提升是目前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董浩珉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从技术角度出发,一个是技术本身,另一个则是技术的使用。“我觉得首先要发现并应用更新的技术将互动视频中的每一个视频段落更智能地捆绑、连接起来,以更好地提升其连贯性。”

除技术上的支撑,内容上也要做到“软加强”。结合《古墓派》的制作经验董浩珉分享,首先要保证情节的连贯,在内容结构设计之初就要做好相应的策划;其次在剪辑环节,基于整体结构图,后期剪辑需要保证上一个视频的最后一组镜头与所有有可能衔接的下一个视频的第一组镜头符合景别等剪辑语境。在听觉设计方面,要让声音有更多的“转场”接口,也就是让音乐和音效既能服务当前对应内容,又能具备模糊语义。

结局固定的纪实类题材

如何设计互动

那么在结局须固定、过程还要互动的纪实类互动视频中,如何才能让观众在经过重重互动后还能“自然而然”地选择最终的既定结果呢?这需要内容策划与互动方式的紧密结合。

镜头衔接融合应用了剧情分叉选择及游戏式互动问答


以《古墓派》为例,片中首先会通过剧情分叉选择,推进剧情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还会通过游戏式问答的互动方式不断为用户提供补充信息,让用户随着剧情发展了解信息并知道自己的问答选择是否正确。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问答式互动只用于信息补充,并不影响剧情的走向。也正因此,《古墓派》中能保证用户的选择始终回到主线,也就是按照正常事实的发展推进。


技术赋能
为互动视频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当前行业虽然还处于初级成长期,但伴随行业标准的逐渐完善、国内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以及5G商业的快速推进,互动视频实际已经拥有了较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超高清视频用户数达到2亿户。更高质量的视频既能满足观众对高轻度画面的观看需求,也能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互动需求及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基于此,互动视频势必将向4K/8K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截至今年8月份5G用户已突破1.5亿(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合计,中国联通尚未公布),5G手机销售量已达9367.9万部。可以畅想,未来在高带宽、低延时的5G网络下,用户是可以实现在5G手机APP中的4K频道体验互动视频的。

在董浩珉看来,决定这些技术能否在互动视频中形成商业应用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整个影视产业对技术的接受程度,其二是要考量技术的操作可行性。结合最新的实际发展现状来看,相比较在网络平台的线上发展,更可能会首先在线下的端发展起来。

线下已能实现利用MR眼镜播放互动视频


值得一提的是,在虚拟技术方面,线下已能实现利用MR眼镜播放互动视频。在投射画面或其他信息的同时,还能为用户带来更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但由于虚拟设备成本较高,目前都还仅停留在线下商用阶段,未到达民用的级别。


线下已能实现利用MR眼镜播放互动视频


董浩珉强调,“接下来还要考虑如何将线上和线下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未来随着用户对于互动需求的增加,各个平台也将加大对应用探索的积极性和开发力度。

对于互动视频未来的发展董浩珉持有乐观态度。“2021年央视娱乐传媒将根据总台对媒体融合的精神,把新媒体互动内容提升到战略层面上来考虑。央视娱乐将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旗舰新媒体平台‘央视频’,利用其中国首个‘5G+4K/8K+AI’视频技术体系深度开发互动内容产品,在非虚构类文化娱乐节目的融合传播方式上做出全新探索”。

据介绍除了央视大屏和小屏,央视娱乐也会将互动视频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认为,互动视频将率先规模应用于教育领域。” 最后,董浩珉认为互动视频将继续拓展其在线下的应用场景,别是在特定人群中展开应用,例如文旅和游戏娱乐等对互动需求非常高的人群。“在新的时代,内容创作者不但要‘谦虚’一点,更要有探索技术的野心和能力,充分结合技术的可行性来拓展创作的边界。

END


【推荐阅读】

【主编视角】叫停“蚂蚁”, 不应止于悬崖勒“马”

纪录片《中国》拍摄:每一帧都是一幅油画

 《人造怪物》导演Mark Toia教你怎么用低成本拍出CG大片!

12期预告 | 智慧广电生态下的互动视频未来;叫停“蚂蚁”, 不应止于悬崖勒“马”

  超燃特效短片《粉笔战争》4.0幕后制作揭秘!




我知道你在看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