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语影史首个“类人生物”CG角色、“最贵角色资产” —— 赤发鬼的诞生

MORE VFX 影视制作 2023-04-05

作者 | MORE VFX

订阅 | 010-86092062



由路阳执导,宁浩监制,雷佳音、杨幂、董子健、于和伟、郭京飞等一众大咖领衔主演的电影《刺杀小说家》,凭借炫酷的银幕视觉体验、新奇的故事设定及感人的题材,不仅收获了不少观众口碑,更是在春节档众多影片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最终突破10亿票房大关。

 

这是继《绣春刀·修罗战场》之后,MORE VFX 再度与路阳导演合作。影片共1843个视效镜头,其中有1563镜都是由MORE VFX所完成的,占比90%以上;片中幕后反派“赤发鬼”,更是华语电影史上的第一个“类人生物”CG角色。


话不多说,先看一段超燃视效花絮  ↓


赤发鬼是一个造型相当复杂的角色,他有四只手,背上有翅膀,腹部有一排可以张开的利齿,从腹腔中可以伸出很多只黑色触手。除此之外,他的身上有许多融于血肉的硬质结构,比如他的胸肌是一道道条状的硬甲、手臂上有一半是硬质臂甲,上面还有不少小刺。他上半身赤裸,下半身穿着裙甲,腿部有绑腿,脚趾与人类不同,指甲长而尖锐。



Part 1

角色动作的制作难点



01  肌肉型态


赤发鬼背上两只翅膀和多出来的两只手,是制作人员最初在搭建角色的骨骼与肌肉时遇到的一大难点


究竟在这个造型下的生物,他会有几个肩胛骨?几条背阔肌?脊椎骨長什么样子?背上的结构是肌肉还是骨骼?硬质的翅膀又该如何连接到背上的肌肉群?因此,除了参考人类、鸟类的解剖图,制作组还找了不少西方奇幻生物的解剖设计图作为参考,经历几轮造型、綁定、解算的过程,才确定肌肉最终的型态。



02  造型和表演


第二个难点是要如何在造型和表演之间找到平衡。


由于翅膀、后手臂等特殊造型,赤发鬼有很多动作受到限制,比如后手臂摆动时,容易被前臂与翅膀限制幅度。有一个镜头是赤发鬼的后臂伸到胸前捏碎黑甲人,要如何在符合解剖学的情况下满足表演的需求,是一大挑战。



03  造型和变形


第三个难点是如何在造型和变形之间找到平衡。


对一般角色来说,他的肌肉、脂肪与表皮之间是如何联动的,我们比较容易找到对应的参考,但由于赤发鬼有许多融于血肉的硬结构,要能保持硬的地方不变形、偏软的地方有肉的质感,这也是一大挑战。


Part 2

角色的制作过程


01  资产模型环节


· 结构的合理性


赤发鬼的生物结构很难在自然界的人物、动物中找到合适的参考,比如他上身有四条胳膊,如何合理化结构?赤发鬼的肩甲、胸甲以及小臂外侧都有类似钙化的硬甲,在满足造型的同时还要考虑角色运动起来的解决方案,包括肩部刺的长度、朝向,手臂抬起时是否会扎到头部,我们做了很多的版本,通过大量不同版本的尝试,最后才找到最佳方案。



赤发鬼的镜头很多,涉及了远、中、近、特等各种景别,所以在模型资产上,对于精度的要求也非常高,即使达到Z Brush的细分上限,也不足以满足如此的细节需求,所以在制作中,艺术家将整个数字角色拆分为六个资产(头部、躯干、前臂、后臂、双腿、裙甲),最后再将这些资产完美地拼装在一起。



· 贴图的精度


赤发鬼的贴图精度要求非常高,仅角色的身体就分200多个象限,每个象限都达到了4K分辨率,同时使用了Z Brush置换贴图结合Texturing XYZ带来皮肤表面纹理细节的极致呈现。





· 被放大的细节


赤发鬼的身高比例比常人大很多,影片中很多近特景别的镜头会让角色本身的纹理结构变得很清晰,例如皱纹的变化和毛孔的挤压拉伸的效果。


如何能逼真地在大银幕上展现这些被放大的细节,在耗费更长的制作时间之外,我们的资产艺术家采用了动态皱纹贴图的制作。就像赤发鬼愤怒时,面部五官会充血,皱纹会产生,艺术家将皱纹贴图做好后,会通过RIG部门的设置,让贴图在角色做出相应表情的时候发挥作用。



现在大家看到的赤发鬼毛孔挤压拉伸的效果,也是基于我们自行研发的工具,我们制作了一套动态毛孔的置换贴图,可以让角色在不同表情,不同动作的驱动下,实现毛孔级别的挤压拉伸效果





02  绑定环节


· 身体绑定系统


针对这个角色我们做了两套身体绑定系统一套是服务动画的常规修型绑定另一套是用于解算的肌肉绑定。会特别把解算节点与动画用的绑定分开,是为了减轻动画文件内的重量。


另外,以往绑定的修型都是手工雕塑或用骨骼驱动,由于赤髮鬼要进行肌肉解算,手工塑型可能会跟解算的结果有比较大的差异,模型的误差和肌肉解算的差值越大,后面的工序量就会加大。


因此我们调整了工作方法在修型之前,我们先搭建好肌肉绑定,利用肌肉解算,先把各个关节修型的大型态取出来,再进行细修,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得到与解算结果接近的造型,还能有类似于解算的连动效果




· 皱纹材质球


我们在赤发鬼的身体上也做了类似表情皱纹的开发,因为他和其他角色的体量差异非常大,所以当镜头带到其他角色时,对赤发鬼来说就是身上局部的特写,若没有这些纹理变化,那真实度便会大打折扣


身体和脸上的皱纹看似相似,但略有不同,身上的牵动范围更广,而且除了细纹,还有筋络血管型态的变化,因此在贴图、材质球上我们也做了调整。


我们把贴图分为挤压、拉伸、使劲、放松四种状态,透过不同map的切换,哪一个部位动,启动拉伸贴图哪一个部分。也针对这种情况,单独开发了身体的皱纹材质球




03  动画环节


赤发鬼一头红发逆势飘动,拥有四只手、一双骨质增生形成的翅膀,全身遍布硬化角质。这样的形象对于运动捕捉和动作设计来说是一场“噩梦”,因为结构特殊,很多技术受到制约,无法充分应用。



在运动捕捉时,我们使用了很多方法,甚至启用了双角色捕捉,一个角色只演后面两只手,两个人分开站立同时表演,两人在表演上互相照应迁就,导致有些表演和动作看起来不是那么自然,只能基本解决前期虚拍的需求,但正式生产时却无法将两人的表演完全协调一致。


因此动作捕捉数据只为我们解决了40%的动作和节奏的基础,大量的设计和调度依然需要动画艺术家去完成。



这种体量的制作是我们前所未有的,很多问题都是未知的,这无疑是指数级加大了动画设计难度,这也是大家戏称的“有史以来最贵的角色资产”的由来。

 

电影当中经常会出现赤发鬼的“极限动作”,他明明身形高大,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巨兽形象,却有着极强的移动敏捷性,包含用武术、体操等动作来展现强烈的风格化设定。可以说赤发鬼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未解之谜”,这对于我们的挑战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Part 3

关于MORE EDU


近年来,随着国内影视行业后期视效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型导演应运而生,他们的作品都包含大量的视效制作,如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路阳导演的《绣春刀》系列、《刺杀小说家》、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等,在口碑和票房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导演意识到后期视效制作的重要性,开始增加后期视效制作的投入,这也让后期行业对视效制作人才的需求也急速上升。



MORE VFX着眼于人才缺口这一考虑,为了助力中国电影视效行业发展,也为了帮助热爱影视、想要加入视效制作行业的人,于2019年创办了视效制作教育机构MORE EDU,通过提炼MORE VFX的项目经验及专业技术,专注于培养电影后期视效制作从业人员,为行业培养和输出应用复合型人才,助力有梦想的同学完成自己的梦想!我们期待有更多人加入视效制作行业,一起为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助力。


END


【推荐阅读】

十机位拍摄、多角度剪辑,4K歌剧电影《拉贝日记》前后期制作流程大分享

【New国际案例】DIT丹尼尔·科洛姆贝拉谈《他们:圣约》的工作流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幕后制作深度解析

三大部分构成《敢教日月换新天》整体视觉!这部大型文献专题片不简单!

CG艺术的里程碑!最高奖金远超18万元!“奇点奖”正式启动



我知道你在看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