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细节重塑野蛮生长的90年代|《风吹半夏》主创团队揭秘创作过程

影视制作杂志 影视制作 2023-08-29

整理自 | 骨朵网络影视  、爱奇艺行业速递、文化客

阅 | 010-86092062


近期,由赵丽颖、欧豪、李光洁等人主演的电视剧《风吹半夏》“爆了”!遥远的90年代,冷门的钢铁题材,正在爱奇艺播出的《风吹半夏》却出其不意击穿时间、代际壁垒,引发观众对“闯时代”的强烈共鸣。



本文将带来《风吹半夏》导演傅东育、毛溦以及总制片人戴莹的采访,透露该剧从破题到最终呈现的幕后故事。



从《不得往生》到“不枉此生”



《风吹半夏》改编自阿耐2006年完成的小说《不得往生》,内容基于作者本人的从业背景和工作经历,通过许半夏的视角,讲述钢铁行业中国企、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各个群体的生存百态,以及如何去拥抱机遇、迎接变化。


在导演傅东育看来,《风吹半夏》的破题点在于,虽然故事写的是钢铁行业,但实际反映的是一个许多人共同经历的年代——即便处于不同的行业、环境、城市,每个人都面对着一个勇闯天下、敢想敢干的年代。


“我们牢牢抓住的就是这一点,那是一个成长的年代。主人公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奔涌向前,奋斗拼搏的精神,是在任何时代,都可以激励和打动人的!许半夏其实满身伤痕,可是你看不出,也是她不想让你看到,她唯一做的,就是旁若无他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导演傅东育说道。



总制片人戴莹也深有同感,“这种精神内核是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磨灭的,它是真正能够引发当下观众共情的,所以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做出来,而且要做好。”



打造风起云涌的90年代



《风吹半夏》获得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年代质感的精细打磨和氛围感的扎实营造,全方位调动着观众的追剧体验和情绪共鸣。导演毛溦认为,现实主义题材剧的创作,最难的部分就是对时代的把握。


《风吹半夏》是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直到2002年这十二年之间的一段故事。“离我们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因此剧组在诸如手机、汽车、自行车、手表、首饰、穿着打扮,甚至发型、皮鞋等服化道上面,做了大量功课,花了大量精力去还原。”



剧中,许半夏的桑塔纳以及赵垒乘坐的雷克萨斯轿车,都是那个时代有钱人的标配。已经消失了数年的翻盖手机,则是那个时代“大款”的标志。街上墙壁上的标语和广告、家里绿色的半截墙壁,都营造出浓浓的90年代气息。


从1991年许半夏、童骁骑的牛仔服,到1996年他们事业小有成就时,许半夏的红呢子大衣、套装裙、波浪卷发、烈焰红唇,童骁骑的银灰色廓形西装,以及赵垒和裘毕正等人标准的双排扣廓形西装与花纹鲜艳的宽领带……


剧中考究的服饰让观众称赞“一股怀旧风扑面而来”。此外,90年代的楼房、室内的装潢陈设、汽车、街景等美术置景也都彰显着主创们对于细节的考究。



“我们参考了那个年代的电影和电视作品,比如《过把瘾》《北京人在纽约》等,以及大量的画报等,你会发现那个时候人们的创意感非常强,服装的颜色、款式,甚至口红的颜色都跟今天有着很不一样的组合。”傅东育表示,90年代对于美的追求的夸张程度要比现在大的多,“比如我们就努力还原了红配绿的这种配色。”


导演毛溦则透露:剧组为赵丽颖准备的服装大概有300多套,试装最后穿过的有180多套,而实际在成片中呈现的是120套左右,“每一件衣服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比如这段戏拍的是1991年,我们就找1991年时期的衣服,有的衣服都是从收藏家那儿收过来的,下了很大的功夫”。



除此之外,毛溦还介绍,在筹备阶段,剧组曾走访中国不同地域的钢铁厂,实地选景1000余个,实景改造300余个,这些准确的年代场景与细节还原,为剧集的现实主义质感夯实了基础。


“我们还梳理了中国钢铁行业的政策变化、产业结构变化,以及钢铁的产能、GDP、钢铁产业工人的数量、薪水、涉及的不同地区差异等。”毛溦分享道。


在真实的服化道和场景还原基础上,导演傅东育进一步对《风吹半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创造,要表达


“实话实说我觉得胆子大一点,整个戏的影像风格不是那么’真实’。不是说不写实,而是要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表达。比如我们会用暖光从窗外打进来充当阳光,而房间里经常会用冷调的光来衬托演员的面部,这样做会让人觉得既是那个年代,又好像不是那个年代。这种似是而非的风格,既会产生某种意义上的怀旧感,又会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新鲜感。”



以细腻镜头语言镌刻群像人物



人物是故事的灵魂,更是故事成功的关键因素。《风吹半夏》中镌刻了众多人物群像,每个人物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塑造了一部有血、有肉,更有情义的优秀作品。


剧中由许半夏、陈宇宙和童骁骑组成的“钢三角”团队是故事得以展开的重要人物,他们从刚开始的收破烂到后面的开钢厂,三人之间相互扶持,互相成就了彼此的辉煌。剧中他们三人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处事特色,这种人物刻画手法在剧中展露无疑。



《风吹半夏》除了镌刻群像人物之外,在镜头语言的呈现上也接近完美,剧中处处可见对细节的描绘,无论是极具年代感的画面处理,还是细腻的细节隐喻,都为该剧的爆火锦上添花。


片头的蝴蝶、信件、工厂设备以及俄罗斯套娃等,在正片中都一一对应。



许半夏一行人出国进口钢材,桌上摆放着大小不一的套娃,正是他们一行人的映射,预示着他们将要被骗;许半夏在低谷期和父亲吃饭,窗外贴着“涨”预示着接下来钢价上涨;在和赵垒谈条件诚恳邀请加入公司时窗外贴着“美色”,预示着赵垒和许半夏有感情线;伍建设一行人在办公室“合计”拿下省二钢时桌子上摆放着大小不一的水杯,其实这三个水杯也是对他们个人资金和能力的隐喻。



《风吹半夏》中处处可见对细节的描绘,用细节来暗预剧情,这是剧作最高级的一种制作手段,用细节镜头来挖掘潜藏在整个故事叙事中的蒙太奇,用隐喻蒙太奇的方式来建构剧情,让观众融入剧情成为剧情的忠实挖掘者。


导演毛溦则通过“色彩”去解释年代质感的呈现。“剧集还在筹备期时,我们摄影、灯光、美术、造型部门就为色调把控开了好多次会。为了最大限度做到色彩还原,我们用的是Dolby Vision技术。画面清晰度是6K,所以演员最开始就知道这部剧的画面之后是不会开大滤镜+磨皮的,因此我们会在画面中清晰地看到演员脸上的毛孔和皮肤纹理。”


不仅如此,该剧在色彩的应用上舍弃了现代剧中鲜艳的色调搭配,撕下了磨皮的面具,利用极具年代感的胶卷质感来呈现一幅粗粝的年代画卷。


创作者们选择用暖色调来营造一种久违的年代感,比如雨夜的黄灯、枯黄的滩涂、生锈的钢材设备以及老板们办公室的布光都以暖黄光的色调来呈现,从而来营造一种久违的年代氛围感。暖黄色不仅代表的是年代感,更是对这一群人未来的映射。


“钢三角”站在滩涂边上畅想未来的画面就是满满的暖黄色质感,整个画面温馨而又饱满,显示出了他们三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经典老歌唤起年代回忆



“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至少你的追忆有个我”,伴随90年代经典歌曲,《风吹半夏》的复古风潮刮过荧屏剧中,每每剧情有转折有发展的时候,总有上世纪90年代的金曲出现,歌曲意境和剧情搭配得恰到好处,氛围感满满,勾起了许多70后、80后的回忆。
电视剧刚开篇,第一个镜头标明了时间,1996年,而这时背景音乐响起的就是童安格的《忘不了》





BEYOND的《海阔天空》这首歌可谓家喻户晓,在今天哼起来都能万人大合唱,上世纪90年代更是如此,其中蕴藏的拼搏向前、不畏艰苦的精神,与《风吹半夏》中企业家的精神也很契合。这首歌在剧中出现好几次,出现在许半夏、童骁骑、陈宇宙三位主人公为未来新生活努力的种种场景中。为了创业,三个人付出所有,为同一个梦想奋斗。




《萍聚》是李翊君的代表作,在上世纪90年代大火。“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歌词唱的是感情的分分合合,在《风吹半夏》中它出现在许半夏、童骁骑、陈宇宙合力赚第一桶金的时候。



童骁骑当时只是和许半夏、陈宇宙初相识,就一起赚了第一桶金,用“萍聚”寓意他们的关系,也很恰当。如果看过后来的剧情,想到后来陈宇宙生病,再回想“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的歌词,也足够令人唏嘘。‍
齐秦的《大约在冬季》也是能万人合唱的经典老歌,在《风吹半夏》中它也是被化用,出现在许半夏、童骁骑、陈宇宙三人身上。


剧中,三人想拿下沿海的堆场,当地村长一再加价,许半夏赌上身家性命势在必得,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陈宇宙出了个主意,用废油污染当地的土地,让那片地没法租给别人。童骁骑带着车队的兄弟污染了当地的土质,帮许半夏拿下堆场。然而许半夏并不知道这件事是陈宇宙的主意,一气之下骂走了童骁骑,《大约在冬季》的音乐就在这时候响起,观众的心也跟着揪起。
老歌之所以经典,因为它能串联起时间与空间听着歌,看着剧中那复古风的造型,就会闪回到上世纪90年代,那也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90年代。


《风吹半夏》以客观的视角去讲故事,审视剧中人物的艰辛与磨难,没有刻意去贩卖焦虑和凸显情感,从不插手和回避剧中人物的苦难,而是以旁观者的视角静待困难的突围,在时代变迁的长河中用个体人物的奋斗来画下不平凡的驻点。


推荐阅读


奥斯卡“宅神”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和他的个人首部定格动画电影

如何在架空宇宙中塑造“日常感”人物群像——《卿卿日常》总制片刘闻洋谈创作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动画导演?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导演黄家康专访

微距摄影、移动延时、CG合成......《风味人间4》聚焦谷物,极致刻画世界美食

如何在600米高塔实地拍摄?电影《坠落》打造全新绝境逃生之旅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