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修复技术如何赋予黑白历史影像艺术新生命

影视制作杂志 影视制作 2023-08-29

作者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导演孙纾妤

订阅 | 010-86092062




孙纾妤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社教节目中心导演


从事科普传播 20 余年,擅长纪录片、演播室访谈、大型晚会等多种节目形态策划及制作。多次担任总台重大项目主创 :建党百年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大型文化特别节目《中国记忆》、大型科学纪录片《飞向月球》等。


作品充满人文情怀,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以及多个 CCTV 年度优秀节目、中国纪录片协会中国电视纪录片短片十佳、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中国奖等。


本文以重大题材作品中的珍贵历史影像“焕新”为焦点,解析导演在4K彩色修复全流程工作链中的重要功能,尤其在“影像考证、资料发掘”方面如何为修复打好基础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工作推进的典范,在镜头变化前后的对比中,我们充分感受到数字修复技术赋予黑白历史影像艺术新生的强大能力


在《英雄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领航》等重大题材主旋律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与文本同样重要的是影像呈现。


此类大片的“正片”及其相关的“短视频宣发矩阵”,往往都会用到大量史实素材,它们有的来自总台音像资料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有的来自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资料库,甚至还会有从美联社、路透社等辗转购入的部分外媒资料......


如何让成片能有更好的视听效果、让镜头拥有相对统一和舒服的调性是创作团队极为重视的部分。正因如此,根据内容表达需求对大批量、各种来源、以及各种格式的“原始镜头”进行修复、部分上色,是紧紧捆绑在创作流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个镜头在技术下的变身,既要有“度”的拿捏,又要有“艺”的精道,导演工作,当然就多了一个层面:


1.老任务:把文本用影像“翻译”好。


2.新要求:为修复或上色尽最大可能提供全方位支持与判断。


这两方面,在求真求实求好的过程中,交织推进、不断上升。下文将以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英雄儿女》,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制作的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第7集《奠基固本》,其相关短视频所涉及到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主题段落来说明上述创作过程。



找准靶心——视听内容决定成品底色


《英雄儿女》有 6 集的大体量,每集 50 分钟,浓墨重彩,生动还原,用宏阔视角全景式再现了70年前“抗美援朝”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奠基固本》第一主段不到9分钟,需要笔墨集中,点面结合,没有疏漏地把故事讲得精彩完整,而该集4分钟的“速览版”给它的时长为1分左右,在表达上毋庸置疑需要使用超浓缩的极致笔法才行......


《英雄儿女》镜头,对“旗帜”元素上色突出表义


讲好故事,是好片子的根本。想讲得精彩,需要在吃透各类素材内容的基础上完成好对文本的影像转化。相比“建党”、“长征”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抗美援朝”的史实纪录影像可谓丰富,绝大多数的珍贵镜头都出自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典藏的胶片。


但“多”有多的问题:“抗美援朝”时间跨度大,叙事空间跨越国内外,军事上涉及面广、多国多兵种多类武器装备均需逐一识别,知名战役无数英雄无数,人物从伟人到普通劳动者、从将军到士兵......事无巨细都在考验导演深入素材和遴选素材的能力。唯有潜心研读史实,大量查阅资料,逐步熟悉影像库,才可能凝练精华,并将其呈现在作品中。


挖掘这些经典且年代久远的黑白影像,运用先进的4K/8K超高清彩色修复技术对它们进行画质修复、增强、色彩还原,会更加自然、清晰、真实地重现重要历史场景,也会增强表意,突出导演思想,同时更为留存好、使用好党史珍贵影像资料、让人们正确读解历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若想给黑白修复或“4K彩色上色”留有充裕的创作时间,需要在影像叙事上及早定稿。各片操作过程中反复结构故事的过程在此不多赘述,以下将从影像如何助攻上更多着墨。


追踪溯源——逐一破解镜头来源


时隔70年,不同时期的纪录片人对当年的老胶片素材进行过多度创作,绝大多数镜头早已被混剪。由于各个时代影视创作特色不同,片中还会杂糅有大量影视剧、情景再现、图片动画、海外素材以及相近题材纪录片的气氛镜头,各种成片此时可以为内容创意提供参考,但要验明每一镜的片源出处和版权显然缺少足够证据。


要想准确,只能眼见为实,下足笨功夫。在创作《敢教》及其相关短视频时,反复观摩了2020年播出的《英雄儿女》以及2000年出品的《半个世纪的回响》(5集),并做了详细场记——初步涉猎新内容时,找到一两部时间最近的重量级大片进行观摩,会增强“吸收”效率,在此基础上再不断丰富所需,就会事半功倍。


作为纪录片人,史实段落若能100%使用真实原版纪实镜头当然是第一追求。若一些项目本身就对素材真实性有严苛要求,就更不能杂糅进“貌似”或“不是”的镜头。去中央新影集团影视资料部的多次拉片是寻宝的历程,把前后能够找到的相关及疑似开放片目(包括纪录片和《新闻简报》片源)共计上百本胶片资料带看了一遍甚至几遍,目的就是在不断精修片子的同时,对镜头出处逐一追踪印证,找到史实根据。


在中央新影集团影视资料部拉片的部分片源,年久的老式录像机,跑起带子自带“历史感”


在辨识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当年的摄影师们拍摄4:3胶片时的取景习惯和镜头语言,同时,虽然有些不舍,但也剔除了粗编版中一些非常好看但来源不明、不对的镜头。


4:3的镜头上色后效果很好,成片画面为16:9,会损失部分构图美感,但保留住了主体信息因此,表现影像极其有限的早期战役时,在镜头语言的精彩度上做了牺牲,但保存了战事的本来面貌,即便气氛性的炸点镜头,也尽量使用了当时战役的实况。


早期主要战役,少量而朴素的原始纪实镜头



终极淘洗——挖掘寻觅宝藏镜头

毕竟是战争题材,战争片必然要有战争片的节奏,紧张的战斗场面与深沉的情感线一张一弛,来回切换中镜头叙事才能有气韵。在故事点位明确后,还会不断调定镜头,让它们内在的信息节奏与音乐节奏相匹配,以达到最佳舒适度





为获得最好的视觉体验不断进行镜头迭代,精彩度不断提升


于是,对镜头更加挑剔。


如:为了一个传说中有的全景镜头又跑了好几本带子,最后终有惊喜,“停战协定”签字这一场面发现了信息量更多的大全景镜头。


珍贵镜头:在中央新影集团影视资料部终极海淘时发掘出的停战签字仪式全景镜头


一些万分希望挖掘到的宝藏镜头也跃入眼帘。如:志愿军回国时与朝鲜民众的离别互动,难舍之情溢出画面;彭德怀总司令在前线与大家一一握手的平易近人场面让我们在一镜之中感受到将帅温度。


珍贵镜头:志原军战士从朝鲜回国时的离别长镜头,车厢上下的互动在上色后更加生动

珍贵镜头:修复上色后,彭帅性格立体鲜明


另外,在夏秋洪水泛滥、敌军轰炸切断运输线的情况下,我军粮草供给不足,战士们在休息时只能煮一些树叶来吃,因难以下咽下意识把它倒掉的直观场面,尽管在最后版本中因时长关系没有用进来,但却加深了我们对战役残酷性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无畏艰苦、卓绝战斗的理解,有助于成片编辑。


珍贵镜头:行军休息、吃煮树叶的镜头

珍贵镜头:祭奠牺牲英烈,宽阔的景别,饱含深情,非常电影化

珍贵镜头:黄继光弟弟黄继恕来到哥哥牺牲的地方祭奠,修复上色后松枝、纸花细节更为清晰

 

高清替换——追求极致保障修复基底


相较表意,镜头的清晰程度是对本次影像修复效果的另一层保障。只有画面的清晰度足够高,才能将图像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彻底,便于修复人员对问题精准定位,分步骤进行技术修复。


清晰度越高,采用传统自动化修复或人工智能(AI)修复的错误率越低,人工修复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减少;否则,自动修复可能会将本不需修复的内容也进行处理,还会引发画面内容变形失真,人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处理会大大耗时,对修复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要求也更高。


因此,对于4K影像修复,影像的主观清晰度能达到高清水准,无论对修复还是对后面的增强(超分辨率),都最为省时省力。



战场纪实镜头早期标清版(上)与替换后的高清版(下)差别巨大


为追求成片效果,导演前半场会为内容艺术化表达努力,后半场则要用心勘定镜头是否有更高质量的版本。由于新得知近两年中央新影集团影视资料部不断有胶片转高清的版本出现,而此前在新影和台里媒资下载到的素材还多为标清,模糊、划痕、噪点、脏点、闪烁等问题非常严重,因此,没拿到最好的,总归工作就不能结束。


同时,考虑到剧组购买素材的经费成本要求、以及新影素材下载的片比要求,去新影破案一般,再次跑了一遍现有的高清资料带,把能找到的每个镜头时码精确到秒帧,一一转回,做了高清替换。


在整个素材淘洗过程中,做好精细场记十分重要,不仅便于剪辑阶段对每一镜的综合信息准确把控,也方便下载方老师工作,有效节省经费资源

两镜分别来源于《英雄赞》《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归国》,非常生动,但动态细节过多、上色难度挑战极大,选用时需考虑到制作周期内的完成度


在拿到成片素材后,修复团队基于近年来积累的胶片修复经验,使用其通过大量数据训练过的“胶片噪点修复AI模型”,首先对噪点进行了出色的修复,之后,又采用传统自动化修复与传统手动逐帧精修相结合的方式,去除了影像中的划痕、脏点等问题,让画面变得更加干净,为后续上色和增强打下坚实基础。


能以高清格式素材作为修复基底,让后期工作如虎添翼,出来的效果当然也更加赏心悦目。


珍贵镜头:纪录片《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归国》中的珍贵镜头,上色后气氛十足


资料佐证——挖掘还原历史参考坐标


为协助修复师对黑白影像上色,除了提供网上搜索来的针对某一议题的相关文章和图片,我还特别找来50年代的《人民画报》,尤其是战争关键年份:1950、1951、1952、1953、1958年度的照片50余张,那些含有军事装备、百姓服饰、生活物品、土地风貌、街景旗帜等场景的照片提供了时代质感。


《人民画报》彩色照片对于还原当年人、事、物、风貌都有所帮助


此外,再次去了军事博物馆,更加有针对性地细拍这个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所策的大展,500余张历史实物、场景等照片打包发给修复师后,为色彩定调、局部细节呈现起到了非常关键性作用。


其中,最为惊喜的收获便是发现了《停战协定》墨绿色的实物复制品,这让黑白镜头中黑乎乎看不出样貌的迷一样的文件封面一下有了真切的生命


军博展出的《停战协定》复制品照片

上色前后的“停战协定”镜头对比


为黑白影像上色,修复团队不断训练先进的人工智能(AI)模型,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工艺流程,并采用人工方式,对AI初步上色后的镜头关键帧进行色彩校正,手动上色其遗漏部分,修整后的关键帧再次供AI学习并进行二次的AI上色,可谓将人工智能(AI)应用到了极致。此举极大提升了上色效率。即便这样,上色在整个彩色修复工艺流程中仍是最为耗时耗力的环节。


使用AI上色错误率较高时,需要对它没有识别出的对象一一进行人工上色


这次特殊的影像尝试,是在黑白与彩色之间的反复游走,上色前后人会异常敏感地感受到同一镜所发生的表意变化。日常,我们习惯于彩色转黑白的加分感,当黑白转为彩色,这其中的“好不好看”还真不是直觉想象中的那个样子,也没那么简单!


AI上色与关键帧上色后的效果对比,镜头运动会加大着色难度


颜色还原才只是第一步,一些黑白影调下看不到的信息变成看得到的细节,有些由普通变为惊艳,画面层次与张力彰显,镜头仿佛被施了魔法,瞬间有了趣味。也有一些镜头在色彩还原后,需要对色度再次拿捏,与物料材质、上色对象、以及镜头间的自然衔接不断对话。


修复团队探索创建出的黑白上色工艺流程

AI上色与色彩校正后的效果对比


知微见著。有的镜头在各种因素下未能见于最终版本,但沉浸式投入是所有创作者们的快乐,也是必须具备的素养与态度。


对细节颜色修改过多次的重要镜头,最终达到大家都满意的效果


与片中人物共情,观众才能与我们同频,站在思想的高点去处理素材,才能展示好历史。可以说,一部好的作品是整个团队各环节紧密协作的结果,而这种“各大工种环环咬合下的宏观架构”是闫东总导演在每一次重大任务来临时团队建制伊始便已成竹在胸的“常规”操作。


单镜修复上色全过程示例


导演团队在剧组充分的创作保障下,在项目目标的要求下,在技术能力的框架下,为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沉下心来,与整个修复团队诸多老师反复磨合、不断雕琢。大家在细微处较劲儿,不厌其烦地讨论、考证和调整,只为还原真实、不负先辈,把握好每一次珍贵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完成挑战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修复团队工作中。由于时限紧张,整个创作过程中大家都开足马力、日夜奋战

复杂画面人工手动上色,工作界面繁复。只有用心还原,赋予影像色彩 灵魂,细节才更精彩


4K彩色修复工作链中的影像考证与资料发掘全文见《影视制作》2月刊

推荐阅读


8K时代到来!北京广播电视台8K节目技术审看和质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分享

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漫长的季节》主创专访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荣誉颁布,七大荣誉花落谁家?

档案资料的诗意“重构”应用如何实现?纪录电影《火山挚恋》提供解决之道

虚拟制作有了大舞台!国内虚拟拍摄基地及案例汇总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