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催婚20年,儿子50岁仍单身宅家里,80岁老母还在这样做……

武汉晚报新媒体 武汉晚报 2020-01-30





天天催婚逼婚,从儿子30岁催到50岁。这位八旬老母买菜、做饭、洗衣服,把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儿子却很少跟她讲话,他们享受着这种奇妙的“天伦之乐”。


7月1日,儿子的大学同学约他出去旅游,母亲一句话把儿子噎回去了:“别人都是孩子大了,事业有成,来找你炫耀的!你怎么跟他们混?”





儿子在家宅到50岁仍单身

生活上一直是老妈在打点


周木(化名)26岁大学毕业后,就没有找过一份长久的工作。他学的是设计,偶尔在家接点小活,被母亲伺候着,觉得日子过得很轻松。趴在电脑上,看看这玩玩那,一天一晃就过去了。到30岁还宅在家里,母亲开始催婚。


不断地找七姑八姨给儿子介绍对象,不断陪着儿子去相亲,不断地帮儿子评判别人姑娘这个不能干那个太花哨,有的吃饭出声,有的对儿子太粘乎⋯⋯周木只需要像个“木头人”一样被母亲牵着就行,不用思考,不用表态。


周木40岁以后,母亲真开始着急,可儿子宅习惯了,成天在家也变得越来越邋遢。母亲便要自己的好友刘阿姨帮儿子在网上买衣服“打扮打扮”。


刘阿姨很为难,自家女儿成年后她都不管孩子吃穿,帮一个不熟的人去买衣服确实叫她不知所措,便说了句:“这么大的儿子了,你管那么多做什么?你儿子不谈恋爱都是被你瞎操心害的!”周木的母亲从此和刘阿姨断了来往。


如今周木50岁了,母亲也不逼婚了,母子似乎都适应了这种生活。母亲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儿子在身边有个照应挺好,虽然儿子的所有隐私对她都不是隐私,电脑、银行卡的密码都是对她公开的,手机微信聊天都平淡简单得没有一点油腻,但她从来不知道儿子真正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生活中“被管束”,感情上被牵制。


这个故事,让我们想起了曾在网络刷屏的朱雨辰的妈妈。



朱雨辰的妈妈也是年过七旬,为了不让孩子做饭,她背着一包大闸蟹,拎着一口锅毅然搬到北京;为了照顾好儿子的胃,不管儿子去哪儿拍戏,她都跟组为儿子做饭,怕儿子上火,每天凌晨4点起床为儿子熬梨汤,一熬就是十年……


节目中朱妈妈也坦言“儿子过往的每段恋情,她都干扰过”。她还自豪地说,朱雨辰就算结婚百分之五十原因也是为了她。



这种对儿子的无私奉献,看起来令人动容,但这种密不透风的爱,其实也是枷锁。


9成人际关系问题

是边界不清导致


心理学研究表明,90%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是个体心理边界不清导致的。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高华教授说,人与人之间交往,需要掌握好彼此的相处距离,才能够和谐相处。一个边界不清的人,角色定位不清,人际交往中往往不是"缺位"就是"越位"。



记者曾采访过这样一个家庭:

老公的是她的,儿子的也是她的,她需要掌握他们的一切行动甚至思维。即使老公坐在沙发上发一下呆,她也要追根刨底问老公在想什么;儿子周末去打场球,她坚持去送饮料,看看儿子跟哪些人在一起⋯⋯她把他们变成“透明人”。


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老公一条未删掉的微信便疯了,其实就几个字:“明天早点来”,其实就是公司同事正当的公事。丈夫已经懒得去解释,只淡淡地说:你这样闹了一二十年,不想过就算了吧。


界限不清的人注定活得很累。



越是感觉亲密的关系

就要越防止自己轻易越界


心理专家介绍,心理边界模糊的人,喜欢控制和干涉。希望别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那样去行事;操心不属于自己个人的事情,用超过需要付出的程度关注别人。把自己的心情,建立在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之上。有的人甚至会试图用强硬的手段剥夺对方的个体价值,以此达到某种目的。


很多人缺乏边界意识都源于孩童时期亲子关系中边界意识的缺失。孩提时代的所谓叛逆,其实就是孩子想做自己。在适当引导下,孩子就会从“共生关系”走向“独立个体”,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有边界意识的孩子。如果始终脱离不了共生关系,就无法成长为独立个体。



王高华教授提示:不管是职场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还是更亲密的恋爱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要有边界意识,而且你越是感觉亲密的关系,就要越防止自己轻易越界。只有建立了边界意识,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才能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更好的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来源:武汉晚报
采写:记者毛茵


编辑 | 费吟梅  视觉 | 胡肖  校读 | 胡肖  值班主编 | 陈馨

推广合作 | 胡女士 1592768623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