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伏贴灼伤儿童增至119人,最小的才11个月……武汉专家这样说

武汉晚报新媒体 武汉晚报 2020-01-30


这次,三伏贴真火了




事 件 »»»


7月12日~13日,92名儿童在接受江西省儿童医院“三伏贴”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灼痛感、起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甚至有儿童随后开始持续发烧。


7月16日,江西省儿童医院曾发布通报称,医院已暂停该治疗项目,仍在对“三伏贴”儿童进行后续随访和诊治,并配合专家论证和原因分析工作。


7月17日,红星新闻从多名被灼伤儿童家长处证实,据不完全统计,7月13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进行“三伏贴”治疗后,有至少27名儿童被灼伤。粗略计算,截至目前,在此次事件中,被灼伤儿童总人数已增至119人。最小年龄仅11个月,多人未满2岁,大多3~5岁。




戳视频回顾新闻 ☟

视频:红星新闻




被三伏贴灼伤的儿童


多名儿童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贴“三伏贴”


被三伏贴灼伤的儿童

事件发生后,网友又为中医、西医的话题吵得不可开交,有贴过三伏贴的人极力拥护“没贴过的人不要瞎起哄”,也有大量网友认为三伏贴是“智商测试”,对其疗效提出质疑,“贴一下可以治那么多病,怎么可能?


那么,被广泛应用的“三伏贴”究竟为何物?为什么贴三伏贴会贴破皮?三伏贴能包治百病吗?它究竟适用于哪些人群和病症?武汉晚报记者连线了本地的两位专家,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三伏贴”不能包治百病

不要盲目跟



专 家 声 音  »»»


武汉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蔡建新

▼ ▼ ▼


  • 冬病夏治是什么?


“冬病”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一些疾病,如咳喘、风湿、鼻炎、冻疮等。“夏治”指在三伏天气最热,机体阳气最旺之时,按照顺应自然的诊疗理念,温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络,增强机体之正气。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敷贴、针刺、药物内服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穴位敷贴。



  • 不良反应与药物配比失当相关


因为要起到温中散寒等作用,三伏贴多使用辛热的药物如麻黄、白芥子等,有的医疗机构也会加入生姜或大蒜等。如果药物配比失当,就会过犹不及,出现皮肤起泡等不良反应。



  • 儿童皮肤娇嫩,对制作工艺要求更高


由于敷贴药物配方不同、药品质量和制作工艺不同,每家医疗机构敷贴的效果也不同。


市中医医院儿科“小儿咳喘贴”采用特殊油浸工艺制作,避免了严重的起泡、灼烧、感染现象,很适合孩子娇嫩的皮肤。科室曾对该敷贴稳定性进行专项测试,时长24小时未见烧灼不适,实际敷贴过程中通常建议敷贴12小时即可,可谓十分安全。截至目前,科室尚未接到过严重起泡的反映,个别孩子对敷贴不干胶过敏,科室备有不干胶贴和纯棉布贴两种类型,碰到这种情况会改用布贴。



  • 冬病夏治只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包治百病


冬病夏治属于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包治百病。由于三伏贴是用辛热药物来预防与治疗痰饮内伏引起的冬季易发疾病,燥热体质者不建议使用。


例如,中医认为根据成因不同,咳嗽分寒咳和热咳,其中面色发白、舌苔薄白、脉象浮紧,平时吹冷风容易感冒、怕风、怕冷,经常流清涕,这典型的寒咳症状;平时挑食、饭量不大,喜欢趴着睡觉,还喜欢大人给他摸肚子,是脾胃虚寒的症状。这类肺、脾、肾阳气功能不足引发的寒症,最适合利用敷贴进行冬病夏治。反之,经常便秘、扁桃体发炎、流鼻血的孩子,则不适宜敷贴。



  • 缓者治其本,急者治其标,该打针打针,该吃药吃药


冬病夏治适用人群为2岁以上,患哮喘、咳嗽、鼻炎、咽喉炎等呼吸道疾病,及反复感冒的儿童。敷贴主要在疾病稳定期或缓解期实施,属于“缓者治其本”;但对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儿,还应该“急者治其标”,该打针打针,该吃药吃药。


如果孩子对敷贴药物或材料出现过敏,出现烧灼不适,应马上揭掉敷贴,以免引起起泡等情况。针对敷贴后皮肤起水泡的情况,不建议自行挑破,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处理。




省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卉

▼ ▼ ▼



  • 这是一种治疗行为,不是保健方式,不要盲目敷贴


自今年入伏以来,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医院贴“三伏贴”,省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卉介绍,到今日为止,儿童敷贴已经达到2000人左右。


现在,越来越多医院、诊所都在开展敷贴服务,但小诊所做的三伏贴往往成分不详,李卉提醒,敷贴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这是一种治疗行为,不是保健方式。”她强调,敷贴主要针对虚寒体质人群,并非任何体质的人群都合适敷贴,一定要在医生诊治后判断自己是否合适敷贴。如果自诊自疗盲目敷贴,不仅达不到预期疗效,还可能会使病情加重。



  • 的确会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水泡反应


另外,在敷贴人群里,的确会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水泡反应,省中医院在进行敷贴治疗前,会和患者说明情况,也会有后续的护理流程。其中,小水泡往往能自然吸收,而水泡面积比较大时,就需要去医院就诊。


对于儿童敷贴后如何护理,李卉说,出现轻微烧灼感属正常反应,清洗时,不要使用沐浴露、肥皂等,只需用清水冲洗。贴敷期间要注意少吃冷饮、冰激凌等生冷食品,这些食物有可能会增加发泡几率。



  • 贴敷时间和起泡几率直接相关,并非“敷贴时间越久越好”


有些家长认为“敷贴时间越久越好”,李卉并不认同,她介绍,进行敷贴治疗的儿童回家后,要注意贴敷的时间,3岁以下的儿童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3岁以上的儿童则可以贴敷2个小时,不要时间过长,要按照规定时间及时取下,贴敷时间和起泡几率直接相关。儿童一旦出现起泡现象,要及时去医院处理。








来源:武汉晚报

采写:记者武叶 刘晨玮 通讯员张姝 万凌翔 实习生朱梦琪


编辑 | 费吟梅  视觉 | 胡肖  校读 | 胡肖  值班主编 | 陈馨

推广合作 | 胡女士 1592768623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