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同济有同事!” 西班牙专家机场跪地救人后,“点”了这位武汉医生的名
“我在同济医院有同事!”2月5日,武汉天河机场候机厅,一位年过五旬的女士突然晕倒,正在值机的西班牙心外科副教授Eduard Quintana及时出手,一番心肺复苏后,拍着胸脯告诉对方,“去同济医院找魏翔!”
据介绍,天河机场跪地救人的西班牙医生,此行来汉刚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外科主任魏翔讨教心肌旋切手术,并欲向欧洲范围推广。该手术术式由魏翔团队全球原创,目前已取得全球近20项专利。下周,该女士将在同济医院接受微创心肌旋切手术。
01
“每个医生都有一个梦想,做出对病人真正有用的东西。”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也叫“肥心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我国保守估计有200-500万的“肥心病”患者,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会显著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还可能引发猝死。
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外科主任魏翔及其团队全球首创的“心脏不停跳心肌切除器”,在不开胸、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用微创切口将多余的心肌组织精准切除带出体外,解除心肌梗阻。
该术式打破了60年来针对肥心病的传统术式--Morrow室间隔心肌切除术,获得包括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在内的近20项专利。
Morrow手术被认为是心外科最难掌握,也是最难推广的手术之一,其难点有几个方面:
肥心病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因人而异,切多切少很难定量,高度依赖于术者的主观经验;
手术视野非常狭窄,类似管中窥豹;
需要在胸骨锯开15~20厘米,在心脏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创伤大、手术风险高、恢复慢。
而由魏翔首创的经心尖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手术,可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微创精准切除肥厚心肌,这项完全由中国医生原创的重大科研转化成果,已为全国数百名患者解除心脏梗阻之痛。
02
数年磨一剑
与研发应用“死磕”到底
器械问题解决了,动物实验也很顺利,但团队在投稿时却屡屡碰壁,质疑声、唱衰声也随之而来。
“这不就是做了个大号的心肌活检吗?”
“60公斤的猪只切了0.5-0.7克,放在临床上根本起不了作用!”
“我们最多的一次文章被拒了25次,如果JACC仍然拒稿,我们就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03
利刃出鞘
首次临床应用大获成功
2022年2月份,经心尖心脏不停跳室间隔心肌切除手术应用于临床试验的伦理终于获批,一位28岁的小伙慕名找到魏翔教授团队,表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4刀,7克心肌,实现了60多年来治疗“肥心病”颠覆性的突破!切完之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得到了缓解,术后一个月他就可以去健身房锻炼了。
为14岁的乐乐心脏“减肥”12.8克;为73岁的胡奶奶切除5.4克心肌;为一对母子解除心脏梗阻....这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让手术时间从六七个小时缩短到只需一小时;一年只能做四五例患者扩大到一天可以做9台手术;术后患者需要插管到第二天才能拔管到一周就能出院;手术费用也从十二万缩减到六七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正是魏翔团队在至暗时刻默默坚持,才让越来越多的患者有机会重获“心”生。
04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从2018年产生构想,到今年上半年完成200多例手术。回头再看我们能够做到,其实就是靠两个字——坚持。科研创新的路注定艰难漫长,但医者应该相信“坚持的力量。”
魏翔教授在给学生讲课时,引用过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一句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什么是高楼?就是要做有意义的研究,要能真正解决临床的痛点,而不是为了发文章而去做研究;望尽天涯路,关键是一个“尽”字,做研究之前一定要把疾病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搞清楚,把所有的文献全部看遍,才能够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你想做一件事 不需要任何理由;你不想做一件事 就会有一万个借口。科技创新道阻且长,但要相信机会总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你一直在准备,一直在努力,幸运终有一天会来临。”
——魏翔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出品 记者:陈馨 邓景 通讯员:李韵熙 编辑:高阳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公益导诊热线
4001000196(工作日9:00-17:30)
医护入驻请添加微信:jkbl-37du
备注“医护”
不要带病上班上学!湖北疾控发布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