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公益机构项目筹款的那些秘诀
点击上方“公益时报”关注我们!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对于小型公益机构小型公益项目的工作人员来说,筹钱无疑是一件苦逼的事,没人没资源没关系,筹不到钱,再好的项目也没法实施啊!
(PS:小型公益机构指工作人员只有个位数的机构,小型公益项目指筹款总额在几十万以内的项目)
那么,在没人没资源没关系的情况下又该怎样筹款呢?小编打算用一个实际案例和大家一起聊聊。欢迎大家和小编一起吐槽筹资的那些事儿! (亲,文末可以评论哟~)
小型公益机构小型公益项目在筹款时最大的难题莫过于缺人缺平台——既缺乏募款的执行人,也缺乏捐赠人,而与筹款相关的费用同样令人头疼。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蓝玫瑰公益工程专项基金的经验教训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使大家少走一些弯路。这是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旗下,2014年成立的一个专项基金,其专职工作人员也就两三人,2015年开始了一个为四川大凉山布拖县学生提供太阳能灯的项目——心灯众筹。
从确定目标来说:
需考虑受益人、机构能力、同类项目
心灯众筹的目标是3500盏可拆卸便携太阳能心灯,每盏心灯99元,此外再加上运输成本、工作成本,共需筹款38.1774万元。
这一目标是如何确定的呢?
基金提供的资料说明,之前在走访大凉山时,工作人员发现当地不少地方没有通电,当询问孩子们晚上怎么学习时,孩子们的回答是“天黑了,我们就不学习了”。太阳能心灯项目由此产生。
2014年基金的初步统计显示,布拖县交际河学区共有5762名学生。当年通过网络众筹的方式,筹集了1251盏心灯,于2015年3月19日送达。
2015年的二轮众筹目标定为3500盏。
明显可以看出,3500盏的目标是根据受益地区、受益人的数据来确定的。
这一设定是否合理呢?
需求当然是确定目标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实地走访、数据统计都是必不可少的,但还需要考虑机构自身的规模。
此外,参考同类项目情况也是必须的,有时候同类项目的存在还是不利因素。心灯项目即是如此,其第一轮众筹既是有利因素——有一定的认知度与影响力,也是不利因素——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捐过一次了。
将目标直接定为第一轮的三倍,对蓝玫瑰公益工程专项基金来说,无疑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的目标设定。
从选择的平台来分析:
腾讯、支付宝还是新浪微博?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一系列公益众筹平台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为小型公益机构小型公益项目提供了低成本且十分便捷的筹款通道,成为众多公益项目目标设定后的首选通道。
心灯项目同样如此。5月29日,心灯第二轮众筹正式登陆腾讯公益(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3555),目标设定为38.1774万元,筹款期为5月29日至8月29日,共3个月。近两个月过去了,目前共有2473人参与,筹集资金82291.35元,实现21%的筹款进度。“最初上线后的宣传期过后,增长较慢,已经进入瓶颈期。”项目负责人张骥表示。筹款不成功的风险是存在的,其实这也是网络众筹的常态,只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都是成功的案例,忽略了这些。
除了腾讯公益之外,心灯项目还在7月上线支付宝E公益平台,据张骥介绍,4天时间,即筹集资金十万多元,实现筹资目标,“听到这一消息,我是十分兴奋的。”
两个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筹资结果,是否意味着高下之别呢?
其实不同的众筹平台,具有不同的特点,公益机构需要根据自己项目的特点与诉求进行选择,或者同时参与。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些平台↓↓
腾讯公益:依托腾讯公益基金会,发起时间早,规则清晰(注册、发起、审核、募款、执行、结项),个人、非公募机构、公募机构均可发起(个人、非公募机构申请后在审核阶段需得到公募机构支持),界面清晰可自助操作(登陆平台可以轻易的找到入口与规则),但需考虑筹款期结束筹款目标没完成的应对措施(募款完成后才会拨款)。
支付宝E公益平台:依托支付宝,可以从支付宝支付页面进入,支付宝本身的巨大流量,可以轻易为项目带来大量资金,但目前其项目发布机构均为基金会。
新浪微公益:依托新浪微博,具备强大的传播力,机构和个人均可发起,但此前微博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以及不断@的动作,使微博网友对筹款项目的信任度有待提升。
从落地筹款方面讲:
可以借力打力
在使用网络众筹等新兴手段的同时,落地的慈善晚会等筹款方式仍然是机构的法宝。只是对小型公益机构来说,没人、没场地、没运营资金无疑是个大问题。借力打力或许是条捷径。
7月18日,在回龙观的一家4S店,大凉山孩子送“心灯”众筹公益活动正在进行。与一般的慈善活动相同,讲话、演出、募捐、慈善拍卖一样不少,唯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主办方不是蓝玫瑰公益工程专项基金,而是LP29。
LP29是什么机构?它并不是一家公益机构,而是参加生命潜能课程第29期学员组成的团队。“他们正在找公益项目,我找到他们,经过沟通后,整个慈善筹款活动都是他们执行的。”张骥表示。
于是,活动执行人、参与活动的人、场地、成本都得到了解决。
其实,公益机构之外,民间还有大量的公益力量,只要找到他们,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只是如何找到是个问题。心灯项目或许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成人培训活动。高大上的有MBA、EMBA班,普通的有各行业的短期培训班,相信只要大家在所在地区找一找,总能找到一些。随着公益慈善文化的蓬勃发展,这类培训班大多会安排公益环节,其学员常常也会自发组织,且在培训结束后会持续进行——只待有心的公益机构。(PS:这种班里常常是藏龙卧虎,资源丰富的)
从传播角度说:
朋友圈是筹传播力,不是筹钱
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落地活动筹款,最终还是需要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人参与。如何做到这一点,传统的思维是通过媒体,但对于小型公益机构小型公益项目来说,引起媒体关注是不容易的。经营朋友圈或许可以成为一条不错的途径。
首先需要转变“杀熟”的思维。
小型公益机构最常采取的方式是让工作人员向熟人筹款,只是谁都明白“杀熟”是有限度的。因此要转变思维,使熟人以及半熟不熟的朋友成为影响力传播之源而不是资金之源。
其次,圈子是需要经营的。
小型公益机构常常会感觉自己的圈子窄,因此往往会要求员工用自己的圈子做事,让员工哭笑不得。其实只要有心,就不会如此。“我们建立了企业家群、媒体群、明星群,通过他们进行推广。”蓝玫瑰公益工程专项基金负责外联的苗晓晓强调。实际上,一家公益机构,只要从事半年以上公益事业,总会遇到公益链条上形形色色的人,关键是你有没有建立这样的群组并长期去经营。说起来有时候只是一个红包就可以产生一定传播影响的事,可有多少有心人在做呢?
再次,不要遗忘受益地区受益人群的影响力。
受益地区受益人群,在筹款环节除了被动出场作为背景之外,其影响力被极大的忽略了。或许直接受益人没有这样的能力,也不应该被要求参与,但那些间接受益人——项目考察、落地总是要与当地的相关机构、相关工作人员打交道的,还有那些从受益地区走出的人们,譬如明星。“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吧。大凉山的他们,都是希望与未来。”这是吉克隽逸6月5日转发心灯公益众筹的微博留言。“让家乡更好”这一朴素的理念不应该被忘记。
作者:王勇
《公益时报》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吴丽萍
【作者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