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 | 比《穹顶之下》更戳人的现实:那些不知名的国产纪录片

2015-09-30 王会贤 公益时报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今天过完,长假即至。眼见朋友们各自逍遥,自己宅家的诸位莫要艳羡。让他们去欣赏大好河山、人山人海吧,我们就来看看片儿,从深层次上了解我们滴祖国,过一个有意义有内涵且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国庆节!


没错,这篇文章的作者和预设阅读对象都是心系天下的宅(dan)人(shen)士(gou)。

前方悲情预警,请摆好严肃脸


留守儿童《三姐妹》(2012)


以《铁西区》《夹边沟》闻名的导演王兵在云南偶遇自立生活的三个小姐妹,该片就是以这三个孩子的日常生活或者说生存为核心,每天劈材、生火、煮食、吃饭。母亲离去,父亲在外务工,虽有一些学校或村落宗族的伙伴,相互之间言语也不多,甚至还有零散的小纠葛。爸爸回来短暂相聚,带着老二老三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女儿便只能更加孤独地继续着上学与劳作。片子很贴地气,又有一份平衡和冷静。


同类题材还有《换城》、《你的名字叫外地人》,蒋能杰的家乡三部曲《路》、《村小的孩子》、《初三》等,关于自闭症的《遥远星球的孩子》。


青春期《初潮》(2009)


这是一个标题党。小升初之前的小学生们,正要跨入青春期的门槛,但还留着童年的纯真,又想装大人争取独立自主。小学生的内心又何尝不是复杂善变的呢?没有家庭穷困上学难的问题,却依然有成长的烦恼。然而,多年不变的教育方式真的能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吗?


流动儿童

《我们是共产主义省略号》(2007)

一个乍看吓人的名字,但细想来,也不过分。该片拍摄对象为北京大兴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记录了学校被关闭,师生被不断驱逐,流动儿童日渐失学的过程。


导演崔子恩说:拍完这部影片之后,带给孩子们放。放映结束后孩子们送我们到村口。一个三年级的小宝贝对我说,“永别了!”如今,每每忆及那一幕、那个声息,我都还会震颤。那么小的孩子,已经可以像老人一样向外界道“永别”。


夕阳红不红《老头》(1999)


台湾有部著名的老清新纪录片《不老骑士》,讲了一个平均81岁的梦想。大陆也有老年题材纪录片,名字好朴实,就叫《老头》。内容更朴实到浑然天成,就是北京一个普通小区里一群普通的老头,退休后每天在小区里散步、扎堆聊天,然后回家。这是我们几乎每天见到但从不曾注意过或者不屑注意的画面,也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老头堆里,拄拐棍的老爷爷念叨:“活到七八十岁,儿女们这么对待,我都替他难受。”说着眼泪出来了。“今天在这儿坐着呢,明天就不知道……这里我最大了……”所以,到底是“死”可怕,还是“老”可怕?


艾滋病《关爱之家》(2007)


一个河北HIV感染者相对成功的维权记录,创作者也是著名的纪录片导演胡杰,和其他很多独立电影人一样,他的某些作品不能出现在影视网站上。《关爱之家》起因于记者王克勤的长篇报道《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河北邢台农村妇女刘显红因在医院输血感染艾滋病毒,决定公开身份、起诉医院,历经艰险终于获取赔偿。在通往社会公正的道路上,本片呈现了爱与社会改变的可能性。


艾滋病题材更为知名的是2003年陈为军的《好死不如赖活着》、2010年赵亮和顾长卫的《在一起》,以及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颍州的孩子》。


农民工《回到凤凰桥》(1997)

这片里大部分是安徽方言,没有字幕,我听不大懂,但大概能看明白。90年代的北京,主人公和三个安徽姑娘挤在一个6平米的小屋里,和房东扯皮。是离开家在北京独自打拼,还是听从父母之命回乡嫁人?主人公最终选择不顾父母反对,回到北京。十几年过去了,这种纠结依然还在。但在那时候,就能以女性视角记录打工族,难能可贵。


《归途列车》(2009)

春运票难买只是幌子,实则是讲打工潮之下的青少年成长。夫妻二人长期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在老家,后来女儿退学往沿海城市打工,成为了新一代的农民工,她和父母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亲情矛盾以及受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长大之后,这种现象绝不少见。父母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可孩子的希望在哪里?


库区移民《淹没》(2005) 《秉爱》(2007) 《沉默的怒江》(2006)



《淹没》忠实记录了三峡库区奉节老县城搬迁毁灭的全过程。当沧海桑田之变发生在自己家,眼看一座城爆破、消失,任谁都很难接受。也正因此,加之其他种种原因,张秉爱成了三峡移民中的钉子户。


生态环保《悲兮魔兽》(2015)


赵亮新作,拍摄对象是内蒙古大草原,记录工业对草原的蚕食、矿场开采和随之而来后再也挥之不去的尘肺病。


环保题材还有《我的高山兀鹫》《大象进行时》《平衡》《拾荒者》《垃圾围城》等等。


同性《彩虹伴我心》


汶川《活着》《独·生》


以及,还有许多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方便出现的纪录片,请大家顺藤摸瓜,自己检索吧。


作者:王会贤


《公益时报》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

微信编辑| 吴丽萍


【作者文章推荐】

专访王行最: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未来是一个INGO

慈展会:疯了的“互联网+”

你家乡的公益组织可健在?

我是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你们有什么想问的?

百色助学网而论:“一对一”助学最坏最低效?

我看到的凉山 也许跟你想象的不一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