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算转公募的基金会,是这么想的
随着《慈善法》及配套规定的逐步落实,公募权的开放成为一个事实,是否申请公募资格,是很多非公募基金会在考虑的问题,也是不少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准备的事情。前不久在上海召开的最后一届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上,不同身份的基金会就是否转公募展开了讨论。
在《慈善法》实施前,已经有几家基金会转为公募,如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成美慈善基金会、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等。
为什么要申请公募,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告诉《公益时报》记者,真爱梦想做的是教育,教育本身是公共议题,不是靠几个基金会就能推动的,它需要全社会参与。NGO其实很幸运,社会公众提供了资金,NGO提供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等待改进。
公募基金会要求年度慈善活动支出不得低于上年总收入的70%,这一点,真爱梦想在申请公募前就已经与公募基金会支出结构接近。公募与非公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真爱梦想申请公募时,在内部治理上做了长时间的准备,在提升项目执行、创新能力、资源链接能力等做了非常多工作。
“做公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你是在面对公众说话,公开透明是一种必须的价值选择,我们完全按照公募的标准自我要求。但怎样公开,有意愿问题,也有能力问题,这不容易做到。”潘江雪说。
对于非公募基金会是否要转公募,潘江雪的建议是,每个基金会要根据自己的生存结构做出战略选择,公募是一个战略选择。如果你的项目和服务是能够向老百姓说清楚,同时有一套完整的工作逻辑和数据采集能力,能做好这个透明披露工作的时候,可以选择申请公募。
阿拉善SEE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媛在2015年加入基金会,那时候正是SEE转型公募后招揽人才的阶段。张媛介绍,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特点是会员制,随着会员增多,2008年成立了非公募基金会。2014年企业家们开始提出要转为公募基金会,他们认为影响更多的人才是环保组织更大的使命所在。
SEE在2014年6月份申请,11月拿到公募资格,速度很快。拿到公募资格的SEE并没有马上开展公募。“当时做了几个月的调研,经过各种头脑风暴、座谈,做出一份详细的战略规划。我也是在这个时候来到基金会做筹款。”张媛说,“第一次腾讯99公益日,SEE基金会获得1.7万人次捐赠,筹款400万。而今年筹款额2418万,人数达到17万人次,参与人数变得更重要。特别是在与支付宝的合作,1.2亿人次在购买东西时进行了捐赠,虽然只有一分、两分,但他看到了我们的环保项目。参与人数的变化,是我们转成公募基金会后比较看重的东西。”
从非公募转公募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丢掉自己的长处,去追求别人在做的事情。”这是张媛的建议.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李海这样说。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是2009年成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主要出资方是招商局企业系统,目前并不打算转型公募。
“(以前的)公募权是家长式管理,所以我很欢迎慈善法带来的改变,公募权不应该是特权,应该是大家普遍都有的。但这不意味着每家机构都要做这种转型。”李海表示,“公募权不是一种筛选机制,它只跟你的业务方式有关系。”
李海认为,转型公募,大多是希望得到更多人参与,最明显的理由,还是筹资,这一点不用否认。但当机构获得更多关注的时候,沟通成本也会增加。原来面对几十个出资方,和面对几十万人时,需要不同的沟通策略。“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当你能够筹得更多资金的时候,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我们筹资面对的是为数不多的一些人,对这些人能讲清楚的东西,不一定能对大众讲清楚。”李海说,“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定位是资助型基金会,聚焦农村社区发展。乡村发展项目有自己的逻辑和节奏,有的项目一做就是好几年。当我们没有办法以简单的方式把项目操作方式讲清楚的时候,如果选择公募,很多人一起参与进来,可能会不自觉地把项目落到简单的方式上。把东西直接给受助人是最简单的,但是起不到发展的作用。”
李北伟担任秘书长的億方公益基金会也选择不转型公募。“每个组织有自己的DNA,比如真爱梦想本身就有群众性,阿拉善也是会员制,招商局背后则是有雄厚资金的企业。我们是一个很新的基金会,2013年成立,关注公益研究与社会企业、支持公益行业发展。我们的资助理念是人本、专业、创新和前瞻。前瞻可以理解为我们愿意坐冷板凳,愿意为这个行业去尝试。作为非公募基金会,决策线条短、披露负担少,小而灵活。至少现在我们不急于公募。”
李北伟用商业公司上市做类比:“公募从监管和法律构架上确实和商业公司上市有点像,如果这样比较,中国现在这个大众情感都往公募上走,做企业的都说我要上市,有些人去上新三板,没有什么交易,基本跟私募差不多,从这个角度来讲,还是要根据需求走。”
李海也有与李北伟相似的看法:“大众往往会选择比较简单的、直观的东西。而我们要在公众视线之外做一些探索,我觉得这是非公募基金会的价值所在。”
经历过SEE基金会转公募的刘小钢,在她担任理事长的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却暂时没有申请公募的打算。千禾定位于推动社区发展、资助社区组织。“去认证为慈善组织肯定是需要的,但转公募,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迫切需求。”刘小钢认为,“在我们工作的过程中,我觉得公募和非公募没有太大的限制,不会因为公募和非公募对我们的理念、手法会有什么影响。如果到了某一个阶段,大家都觉得公募基金会的形式对千禾更加有帮助,我想会去转,现在没有迫切的需求。”
作者:王会贤
《公益时报》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吴丽萍
●众托帮乔克:希望用区块链帮助公益组织更透明
官网:www.gongyishibao.com
微博:@公益时报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