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声机 | 那些曾在中国公益年会上奏响的企业家之声

高文兴 公益时报 2018-11-15

2018年12月21日,2018中国公益年会将再一次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启。


今年,我们将中国公益年会的主题定格为“时代洪流中的企业家精神”,意图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及企业家纷纷投入责任担当洪流的时代背景下,以最富创新、挑战精神的企业家视角,为中国公益带来最有洞察力的讨论与判断、最富先锋精神的观点与模式。


其实,过去两届的中国公益年会,已经有一批相当具代表性的企业家抛出了众多富有见地的观点。今天,让我们回顾一下往日中国公益年会上的“企业家之声”。


华远集团董事长

任志强:让所有穷人获得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手段

任志强在2016中国公益年会上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资本时代才出现了规模化的生产,出现了企业家群体,于是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财富的创造不再仅仅是靠对自然的掠夺。企业家能够发现机会,不管是公益还是非公益。


近两百多年来,社会高速进步发展,恰恰因为有了企业家群体。当今社会存在很多问题,恰恰是只有企业家能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的公益事业为什么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解放以后到改革之前,这30多年的时间中国没有企业家。没有企业家就没有企业家精神,自然也不会有社会公益。没有私有财产,除了国家出面,不可能有私人公益组织出现,更不可能有社会NGO组织出现。只有改革开放之后,有了企业家精神,有了私人财产出现,才有了社会公益组织。


企业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创造财富,也创造了机会和公平,才有了对契约的发展。企业家之间是可以合作的,所以他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掠夺制度,为了改变生存环境不断推动社会进步。


而整个社会进步的过程,恰恰就是要解决贫富差别的过程。我们有很多社会矛盾,这些社会矛盾必须靠企业家和所有人共同努力才能去解决。


企业家更多的会把公益作为财富的再分配的过程。为了社会长远发展,他们会努力去做公益。有人会说企业家是为了赚钱,为什么要投公益?洛克菲勒十几岁的时候,就把当天工资中一部分拿出来做公益,那时候他并不是一个富人,也不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从社会长期发展看,如果我们不能创造一个贫富相对合理的环境,贫富差距过大的时候就会让企业家无法生存和发展。所以,为了社会的进步,他们不得不用大量的办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GDP大概是日本的2.5倍,改革开放之前1978年,日本的GDP是中国的4倍多,一直到了2013年、2014年的时候才重新回到1949年的水平,让中国的GDP又等于日本的2.5倍。


恰恰是因为企业家群体的出现,有了市场经济的出现,这个发展过程才重新变化,企业家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中,整个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循环。就是因为有企业家,他们常常会发牢骚,他们对过去制度表示不满,他们认为如果在创新和发展经济的时候需要改革过去制度,这样在冲突中社会才慢慢地进步。


改革是什么?改革打破过去的传统。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原来的都不行了,要用新的代替。改革并不容易,所以社会公益慢慢地开始成为社会发展一个重要条件。


企业家的社会公益可以影响政府与政策,也可以影响公众与社会。


企业家群体做公益,更多体现做人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到对母校的捐赠等。为什么?他们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做人的价值,在自己的母校可以巨额的捐款,通过这种行动,让更多学生明白什么是做人的价值。


现在,社会环境中还有许多的困难。我们要推动中国社会整个发生一个制度性的改变,最重要的不仅仅让穷人获得了一些财富,而是要让所有的穷人获得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手段。


招商银行前行长兼首席执行官

马蔚华:用公益金融突破传统观念的桎梏


马蔚华在2016中国公益年会上


我是企业出身,参加公益组织以后情不自禁把企业这套招数带到公益组织来。我出任壹基金理事长以后,几乎把招商银行的管理办法全都用上了,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内审外审、信息披露,完全是一个上市银行的搞法。


我觉得这个收效还是很明显的,因为公益和企业有很多相同,都是成本最小、效益最大。要控制风险又要透明。在过去这一年,壹基金取得了很多的进展。比如说公益筹款增长了30%,而且80%左右是一块钱捐赠。壹基金的理念就是“尽我所能、人人公益”。


但我还有一些缺憾,就是说我们的员工创造了这么多业绩,但是我不能像当行长那样激励,给他发奖金。因为现行机制不能这么做。


公益不能光要情怀不要激励,也不能光要发展不要人才,所以这也是我的一个头疼的问题。我们必须靠自己,必须通过公益和金融的结合来解决这个矛盾。


什么叫公益金融?我的理解就是在公益的发展中引入金融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要用金融的商业模式促进公益的创新。


很多社会问题,现在正在变成商业的机会。随着技术的进步或者是由于规模的效益,原来市场无法服务的人群现在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18世纪的时候,储蓄银行在英国兴起,他的兴起完全是由于普惠金融。因为当时慈善家们希望在农村的每一个人,也有同样的权利享受金融服务。所以他们就发起了一个公有制的储蓄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以公益普惠金融为目的。他们没有办法想到今天这个储蓄银行已经成为金融发展中的佼佼者,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从另一方面来说,金融的创新也必然推动社会的创新,但社会创新不是很容易实现。公益有很多传统的陈旧的观念,我是体验过了。我刚到壹基金的时候,资金就存在银行定期储蓄。为什么不去理财?


同样的钱金融机构去做,可能大家认为这是商业风险,所以这是必要的,要是公益去做出现差错那就没法交代,这些观点一定要改变。


国际上已经产生了很多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实践,比如影响力投资、绿色金融、社会创投、慈善信托等。这些工具在全球发展十分迅速。


影响力投资从2007年到现在在全球已经有四百多个项目了,资产已经超过了一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仅次于法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影响力投资的市场,而中国才刚刚起步,但是我们的绿色债权在去年达到了2200亿的规模,所以我觉得这个方面大有作为。


我觉得我们在进行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必须用金融的创新来推动社会创新,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大趋势。


但是创新是需要人才的,一切创新都需要有创新的人才。过去陈旧的观念搞公益、搞慈善,只要情怀就行,不需要你有什么专业。我觉得面对今天金融和公益的结合,没有人才是办不了大事的。


正是因为如此,比尔盖茨、老牛基金会等五个国内外的公益组织联合发起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中国公益发展和转型的需要,为公益界培养公益高管和中国慈善人才。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化的时代。虽然充满挑战,虽然有不确定,但是我觉得我们只要有勇气去面对这些挑战,坚持日益创新、不断突破,包括突破这些传统观念的桎梏,中国公益慈善持续发展的势头却不会改变。


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艾路明:新时期,运用企业家精神做公益

艾路明在2017中国公益年会上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一直有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指示,比如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长江不要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企业家们应该如何把自己的企业家精神运用到环境保护中来?我觉得确实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考虑、认真对待的事情。


其实阿拉善SEE一直在这方面进行着探索和尝试,比如在云南有一片三江并流区,这里有5%的原始森林存在,非常宝贵。这片原始森林有一种旗舰物种——滇金丝猴,它的存在可以作为该地区环境好坏的一种重要指标,可以判断该地区森林的状况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情况。过去几十年,当地一直在保护这片区,但在保护的同时却给周边的老百姓来带了一些困扰。因你要保护,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既能够保护好这样一片原始的森林,保护好这一片原始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又能够让当地的老百姓致富,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地此前做了很多尝试,比方说让当地老百姓养羊、养牛,但最终结果都不太理想。


近几年我们阿拉善SEE西南中心的企业家和科学家一起在当地引用了一种养殖喜马拉雅蜜蜂的办法,首先是提供养蜂的科学的活框蜂箱,由企业家捐款购买蜂箱并无偿的交给当地老百姓,他们不需要打猎更不需要伐木,只需要踏踏实实养蜂,而且只有喜马拉雅蜜蜂才可以在众多种类的花聚集的原始森林中进行采集,并且形成营养价值极高的花蜜。


老百姓养蜂生产的蜂蜜,最终由我们的企业家收购并进入市场,形成了一种循环的方式,让当地的老百姓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但自己不进行砍伐,而且也不会允许别人到山里面砍伐森林,因为砍伐森林会直接对蜜蜂产生影响,会让他们的收益收到损害。当地现在不仅仅是在一个县开始这样一种蜜蜂的养殖,西南企业家还在其他的几个县逐步的推广这样的模式,用喜马拉雅蜜蜂的养殖来保护原始生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保护了当地的原始森林,又增加了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将扶贫工作和生态环保有机结合。其实做公益、做环保不仅仅是用这样一种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说我们有一个阿拉善的企业家,他过去是专门做公益,希望把人们生活用纸从原本的树木生产变成用竹子代替,因为竹子每年都可以生长,相对于树木的砍伐而言,对森林的破坏会小得多,所以他们此前一直在推广竹子纸,虽然有很多很多的支持者,也有很多很多的愿意跟他们一起推广这样一件事情的人,但是他们的效果却不是太好,后来他们转换思维,将原本只是一种出于公益的行为,转变成一种市场化的行为,并成立了一个专门卖竹子纸的企业,通过网上近千万的支持者,现在不仅企业做的很好,而且用竹子来做公益这样一件事情也做的有声有色了。所以用企业家的精神来推动公益、推动环保我们觉得还是有很多很多空间的。


我们阿拉善企业家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不仅仅是对大家说我们要做环保,要做公益,而且他们首先认识到要使别人变得绿色环保,首先得让自己绿色环保。前不久看到一个新闻里有一个钢铁企业的废水通过循环再利用,变成了可以饮用的水,这个企业就是我们的阿拉善SEE的创始人之一德龙钢铁的丁立国董事长。他们的车间全部是电脑操作,根本看不见钢化,而所有的钢化运行流程都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完成,他们用强力的抽风机进行空气交换,使得整个厂区没有了烟尘,这样一种环保的方式、其实反过来对他的企业利润也带来了许多有效的增长,实际上从去年到今年,他都一直是在钢铁领域做得最好的企业,而且不仅如此,他把他这一套做法引入到印度尼西亚这个一带一路的国家里面,他在那儿最近建一个一千万吨的工厂,并且把他的整个环保技术、环保的这样一种对钢铁厂的要求,它的标准也带到那里,实际上他会在那里成为一个崭新的钢铁企业,并且这钢铁的企业也是一个崭新的环保企业。


所以在新的时代我们如何把企业家精神运用到环境保护、运用到环保公益中间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课题。13年前我们的创始会长刘晓光先生在沙漠里跪下,他想如何让我们这一代企业家能够不仅仅是有商业上的成功,而且更应该是对社会、对公众、对环境负起责任。所以经过13年的努力,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样一个行列里面,共同推动中国的环境保护、推动环境公益的发展,正如今天题目所说,我们可以汇聚更多的力量一直向前。


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党彦宝:履行社会责任是民营企业的根本价值


党彦宝在2017中国公益年会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党的十九大更是强调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认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民营企业不懈的追求,但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更是民营企业的根本价值所在。所以在企业经营中我们始终是以做社会企业为核心的价值观,多年来我带领的团队始终坚持将绿色、环保、发展作为主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首先,我们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一是发展循环经济。我们始终将安全与环保作为企业的生命线,通过国际国内的一流技术及装备实现了清洁高效利用,打通以煤代替石油的发展路径,有效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之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我们对银川的黄河东岸16万亩的荒漠化土地进行了生态的治理,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我们也考虑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比如说我们在做宁夏特色产业枸杞的同时,在枸杞的上方做了3G的光伏发电,既让沙漠变成了绿洲,有效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又借绿洲发展了经济型的绿色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第三,打响宁夏地区扶贫脱贫的“攻坚战”。近年来国家和我们自治区采取的一系列救助措施,使那里的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至今还有几十万人口仍在贫困线上挣扎,贫困的程度深、难度大,所以我作为宁夏本土成长的民营企业,要在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坚持将企业的利润直接投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中,为家乡的建设和扶贫攻坚尽一份力量。


我们大力发展教育扶贫。


2011年,我与我的夫人边海燕一同发起成立宁夏燕宝基金会,把每年10%的利润用于公益慈善教育基金。截止目前已资助14.36万人,已有4万多名受助的学生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家庭的经济支柱。未来我们的资助范围还将逐步覆盖宁夏所有的贫困大学生,力争让全区100多万贫困的孩子圆了求学的梦,实现真脱贫。


枸杞产业扶贫。我们大力发展当地的枸杞特色产业,并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枸杞产业采取“企业+贫困户及下岗职工”的经营模式,扶贫效果十分显著。


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照中央的部署我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拿出企业部分利润分4年总共投资70个亿,建设公益性养老和医院项目,其中投资35亿用于建设10000套高端的养老社区,为健康型的老人和双失能的老人、以及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进行专业性护理。在做的过程中我们只收成本,比政府养老机构还要偏低,只要能运营就可以了。投资35亿元建设2100张床位的高端三甲综合平价医院,比公立医院收费低,让老百姓既能看得起病,又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不忘初心才能牢牢记住使命、才能面向未来,坚决打赢脱贫的攻坚战。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每一个有责任的企业为之而奋斗,我们将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力争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走在前面、充当表率,充分展现新时代民营企业的新作为。


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巍:我们需要有价值观的金融


王巍在2017中国公益年会上


第一,金钱是好东西。改革开放40年间巨大的变化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对钱的观念改变了。过去君子不言钱,几千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而做金融搞钱的是商人里最坏的,谈到金融就是“巧取豪夺”和“贪得无厌”。大家虽然想钱、用钱,但口头上都是厌恶的。文革中甚至要取消货币,用各种特权和票证来生活。但40年后,大家都在谈钱,钱减少了特权空间,让生活更平等和民主。我们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钱是万能的、一切向钱看,一个企业家成功与否看他赚多少钱,一个政府成功与否看财政收入多少,一个科学家的科研成功与否要看公司能否上市。这就是社会观念的变化。


商业和公益并不是对立的,过去40年里,在推动市场培育阶段,商业做得好,给社会创造价值,就是最大的公益。我们今天谈钱可以正大光明,就像谈阳光、空气等生活必需品一样。我有太多朋友学金融一辈子、监管别人的钱,最后自己没有钱。我们大学的金融教育是失败的,只是讲金融是危险的,需要监管。我们没有教人们金钱的积极作用,金钱如何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平安、更加财务自由、生活更加快乐。所以我寄托于新一代,他们开始正大光明谈钱,可以让理财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第二,金融是创造文明的动力。几千年来,商业的交换、互通有无、社会分工,到银行、保险、证券、上市交易所,金融的复杂性伴随着社会的复杂性,金融使得我们能够用未来的能力来消费今天的生活。所有科技重大进步背后、城市发展背后都有资本的支撑、金融的力量。不仅企业靠金融、产业靠金融,国家也一样。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中国的辛亥革命都与金融有直接关系。中国共产党也是打土豪分田地来发动革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革命也需要钱袋子,未来社会发展更需要金融。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金融的力量。


第三,我们要有价值观的金融,要好的金融。许多激起社会民愤的公司都是上市公司,但在发生负面新闻时,仍有不少投资人会去炒他们的股票,上市公司管理层本身更是关注市值,低价回购股票,产生盈利。另外,高利贷行业有一批专门给学生贷款的,他们明知学生没有能力还款,甚至采取暴力收租、拍女孩子裸照等方式。同时还有类似E租宝这样打着金融创新名义的骗局。我们在金融领域看到太多价值观的破裂,我们提倡“有价值观的好的金融”。


好的金融,能够让人财务自由、社会进步,关注未来、关注环保、关注下一代,用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过去40年可以说是野蛮生长,我们当年太穷,太穷就使人贪婪,贪婪就不惜一切,就会出现污染环境、血汗工厂等等。这个阶段在全世界都出现过,但是走过了这40年,我们进入了富足的社会,我们应当有更好的价值观,做新一代企业家。希望做好的金融,做好的金融家。我创建的金融博物馆就是推动金融启蒙,提倡好的金融,让生活更安全,财务更自由,人生更快乐,这也是金融的公益性和价值观。


轻松筹创始人兼CEO

杨胤:以技术开启“善”的DNA

杨胤在2016中国公益年会上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爱,都有善的DNA,只是有的人显露了出来,有的人选择了隐藏。


我曾在医院看到一个生病的孩子,得了全世界只有200人患的罕见病,他全身上下有上万个出血口;我也见过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是一个白血病患者,在患病的5年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在医院里度过,她每天看到的身边的陌生人也都是不幸的,都各自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那一刻,我在想,如何才能够让他们得到关注、受到帮助。而当下,互联网这一技术让社交媒体成为主流,通过科技连接起素不相识的人。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将轻松筹平台与公益进行结合,很明显,我们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当技术打通了人与人之间信息阻碍的壁垒后,我们看到了爱的流动——当朋友圈上出现一个个需要帮助的人时,总是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显露出他们的爱,显露出“善”的DNA:一元、两元、十元的捐赠,代表着一份份平凡而质朴的爱。


是技术,让每个人心中“善”的DNA得以显露与传递。轻松筹不断发展,不断进行技术上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实现公开、透明,让更多的爱与善受到保护,也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在人人有善的社会中,如何才能让每一份善意不被欺骗,这也需要技术来保障。通过技术的驱动,我们可以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也可以让每一个捐赠人看到所帮助人的具体情况与信息。除此之外,一旦有人提出质疑,我们也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在第一时间介入,对情况进行核实,或与公益组织合作,保证公众的善款与爱心不被欺骗。


为了实现公益的专业化,我们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轻松筹微基金,实现了救助对象不受病种和年龄限制,也抛弃了纸质审批流程,采用更加便捷高效的电子化求助。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则投入50万人道救助基金,采用配捐的方式助力为贫困家庭的募捐。如今,我们成为了《慈善法》颁布实施后首批13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发布平台之一。


公益需要坚持。我们是一个年轻企业,但是我们希望公益能够一直伴随着企业的成长,成为企业重要的环节。我们不断鼓励员工去一线感受,希望整个企业的员工都认同公益。


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将公益做下去,也希望整个社会能够给个人救助、给公众小善的显露留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两个月后,究竟有哪些企业家在聚光灯的映射下登上中国公益年会的舞台,让我们拭目以待!


- END -

作者/ 高文兴

责任编辑/ 高文兴    排版吴丽萍

公益时报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后台回复“转载”获取版权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点个赞哦~


往期精彩回顾


9月公益热点:除了腾讯99公益日,还有轻松筹919四周年



99公益日首日观察


公益时报政策解读/公益活动/热点事件/社会创新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