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慈善研究如何参与?
2021年9月30日,民政部印发的《“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提出,“强化研究宣传。发挥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智库作用,深入开展社会组织政策理论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规律与模式。”可以说,慈善理论与政策研究已经成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之一。
一、慈善研究有哪些新动态?
(一)知识生产逐渐有效回应国家战略和业界关切,但仍有提升空间
公益慈善学园以中国知网中CSSCI来源期刊为数据库,检索到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CSSCI来源论文共444篇。从主题看,议题较为集中,社会组织、捐赠、志愿服务主题占总发文量约七成。2020年下半年开始,慈善法、新冠疫情防控、第三次分配等逐步增长,成为研究热点。以“敦和·竹林计划”研究成果为例,浙江大学江亚洲博士发表于《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9期的《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与机制》,对政策和实务层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但从整体而言,慈善研究仍缺少有分量的深度研究和系列成果,且一些研究仍处于对微观层面的现状-问题-对策的研究,缺少对重大基础理论以及政策实务层面的有效回应。
(二)各学科领域的慈善研究平台和基础设施逐渐建立
1.成立学术平台。比如2017年3月成立的上海市法学会慈善法治研究会,2019年10月成立的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2020年9月成立的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以及从2021年10月开始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正在向中国社会学会积极申报、推动成立的公益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为例,成立一年多,开展了慈善法实施评估研究,向全国人大提供14个专题报告,为推动政策法规建设做出贡献。
2.核心期刊设置慈善专题研究。《社会保障评论》常设“慈善事业”栏目,2017年至2021年已累计刊发慈善相关主题文章19篇;自2019年开始,《文化纵横》和《中国行政管理》两本知名核心期刊在敦和基金会支持下,分别设置“公益理论与公益实践” 专栏(刊发5篇文章,见附件表1)和 “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专题研究(刊发16篇文章,见附件表2),获得学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三)学者积极参与政策法律的相关调研和建言献策
从2020年慈善法执法检查到2021年慈善法修订,研究界积极参与,助力慈善法治化建设。2021年初开始,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两家机构牵头策划组织了十期 “慈善法治”主题系列沙龙。沙龙汇聚各方探讨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慈善捐赠的法律规范等十个主题,并将会议成果形成文字建议递送有关部门。
2021年8月,由敦和基金会出品、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福利与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健主笔的《中国慈善法律政策图谱》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以慈善内涵界定、慈善资格授予等11个议题,系统展现中国现行慈善法律政策的结构,为行业内外了解慈善法律政策提供了有益指引。
二、推动慈善研究有哪些新方向
(一)夯实慈善学科基础
在近日举办的“清华-敦和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论坛”上,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提出,“应该建立公益慈善学科圈,圈中间是公益慈善学,圈周围是商科、公共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及法学,共同服务于中间的公益慈善学。”
在这方面,“敦和·菡萏计划”已有一些探索,支持11所菡萏院校结合各自学科开辟公益慈善的培养方向。与此同时,何雪松教授强调,“多学科共同推进慈善学科建立的过程中,要重视研究,帮助不同的学科为公益慈善提供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才能够形成一个具有统一性、整合性的慈善学科框架体系。”
(二)构建慈善本土理论
中国慈善事业应扎根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构建慈善本土理论体系。修远基金会于2019年开启“慈善本土理论”研究探索的第一阶段,刊发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俊魁《本土传统慈善文化的价值与反思》、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陈锋《悬浮的社会组织》等多篇著作,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些研究从反思开始,而后续研究要深入到什么是慈善本土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的问题,从“破”到“立”。
(三)加强研究成果向公共政策转化
慈善研究成果的价值贡献有三点:对基础理论有建树;对某个实际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方案;提报给政府部门作为参考,影响政策决策。整体来看,慈善研究中能转化为政策决策的成果很少。举例来说,“敦和•竹林计划”现有的114份结题成果中,绝大部分以发表在学术期刊为目标,仅有三份转化为了内参政策报告。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学者的意愿和能力。当前从事慈善研究的学者以青年为主,他们还处于学术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的阶段,发表文章有助于个人发展,对参与政策建议的意愿不强;第二,缺少政策建议的渠道。很多学者想建言献策,但没有相关渠道。因此,在此呼吁有关部门搭建机制化的政策建议渠道,使学者们的意见建议得以进入政策视野。
三、延展思考和未来展望
在现有学科体系下拓展慈善研究发展空间或许是一种策略性、阶段性选择。同时也引发两点思考:第一,把公益慈善置于既有学科中,如何避免慈善研究陷入边缘地位?第二,各学科的学理基础存在差异,如何实现融合并贡献于慈善学科建立?
2021年11月6日,首批40家高校联合发起了《关于共同推动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倡议》,倡议发出后一个月内已经新增十余所高校响应,未来将共同谱写中国高校慈善教育新篇章。可以说,公益慈善研究及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和前期积累,高校进一步行动的意愿强烈。由此可大胆展望,在第三次分配的时代背景下,慈善研究是否可以从公益慈善作为独立学科来持续推进,值得学界、教育界及业界加以思考和讨论。
附件
表一:《文化纵横》“公益理论与公益实践”专栏刊文一览(2020年)
题目 | 作者 | 刊期 | |
1 | 公益的“中国式合作“道路—陕西妇女研究会的实践经验 | 高小贤 陕西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 | 2020.8 |
2 | 本土传统慈善文化的价值与反思—以汕头存心善堂为例 | 韩俊魁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 2020.8 |
3 | 美国国家构建过程中的科学公益 | 牛 可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2020.10 |
4 | 反思“第三部门”理论:扶贫中的政府与公益组织 | 王晓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2020.12 |
5 | 悬浮的社会组织 | 陈 锋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 | 2020.12 |
表二:《中国行政管理》“公益慈善与社会治理”专题刊文一览(2019-2021年)
题目 | 作者 | 刊期 | |
1 | 城市大型社区的治理单元再造与治理能力再生产研究:以上海市HT镇基本管理单元实践为例 | 熊 竞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陈 亮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 2019.9 |
2 | 寻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治理之道——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为例 | 周亚越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唐 朝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2019.9 |
3 | 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组织化的连接、选择与策略研究 | 徐建宇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2019.9 |
4 | 运营战略、种群关系与生态位:慈善超市生存空间新框架 | 徐家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彭 雷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 2019.11 |
5 | 慈善组织的声誉受损与重建研究 | 党生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 | 2019.11 |
6 | 论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基础 | 党秀云 中国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 2019.11 |
7 | 国内外志愿服务研究主题演进与热点比较研究——基于2008-2018年的数据分析 | 魏 娜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 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2019.11 |
8 | 政策性群团参与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与战略构建——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为例 | 褚松燕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 2020.9 |
9 | 社会组织信息披露的框架体系研究 | 邵贞棋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赵西卜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 2020.9 |
10 | 社区基金会成长成熟的路径研究——基于44个社区基金会的定性比较分析 | 李 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涂晓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0.9 |
11 |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组织分类支持体系重构 | 李 健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荣 幸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孙 莹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 2021.2 |
12 | 社会治理视阈下社会组织四类行为的特征、转化和政策建议 | 赵小平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 2021.2 |
13 | 党领共治:社区实验视域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再生产 | 朱健刚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王 瀚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 2021.5 |
14 | 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新内源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四个个案的比较 | 李怀瑞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邓国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2021.5 |
15 | 制造联结:基层的双重组织化与公共资源配置—以S市“民生微实事”项目为例 | 吕 芳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檀 阳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2021.5 |
16 | 治理复杂性与社会组织形态分化:基于行政条块结构的视角 | 任彬彬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宋程成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2021.5 |
本文作者唐山为敦和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孙春苗为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本文为作者投稿,不代表《公益时报》平台观点)
- END -
编辑/ 皮磊 责任编辑/ 李庆
公益时报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往期回顾·
·总额超5.5亿元!11月1日至20日千万元以上大额捐赠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