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崔永元发动大学生做口述历史 高晓攀等有话说

2016-04-13 皮磊 公益时报

“作为颁奖嘉宾站在这个舞台上,其实压力挺大的。以前一直觉得口述历史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听了这么多之后,我觉得关系太大了。因为相声这门艺术就是口传心授,很多相声界的老先生没能留下文字的东西,只是一句一句地讲给我们。如果以前学相声的时候,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把内容记录下来,我相信相声和曲艺的发展会更好。中国有500多种曲艺形式,有很多都在消亡,我觉得不为这些艺术做些什么特别可惜,但我发现做这样的事情需要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因此我特别佩服他们做的这些事情,他们真的很伟大。”

——相声演员高晓攀


4月10日,由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发起主办,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我的历史”公益计划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作为颁奖嘉宾,高晓攀对口述历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文末还有独家专访哦~)。


陈丹青


而现场除了这位帅气的80后相声演员,还有崔永元、陈丹青、许知远、李伦、周浩、张钊维等大咖到场为大学生们颁奖祝贺。那么,“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呢?


别急,听小编慢慢道来。



缘起:口述历史就是和时间赛跑




正如高晓攀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消亡的担心,当年崔永元也是有感于抢救历史的重要性才决定做口述历史。


2001年,崔永元到日本NHK电视台访问,他惊讶地发现电视台公共图书馆内有一座庞大的口述历史资料库,中国史料收集的十分齐全。在那里,他看到了一段从未见证过的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发表演讲的30分钟视频。从那一刻起,他意识到抢救历史的重要性:“只有你的历史不再支离破碎、兵荒马乱,你的人民才有尊严,你的国家才足够体面”。


崔永元先后前往美国、欧洲和日本探访口述历史研究现状,无论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还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其所收录的口述史料,仅中国部分已远比国内的丰富、完整。“我们的GDP赶超了别人,但对历史的敬重、敬仰、尊重、珍爱,却比不过别人。”有感于抢救历史记忆的紧迫性与国内口述历史近乎空白的现状,崔永元2002年组建团队,采用以人物口述、影像记录的方式,收集保护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中重要历史领域亲历者的口述记忆,推动构建中国微观历史的“人民记忆库”。


抢救历史的事业进行到第十年,在“我有一事,生死与之”的信仰支撑下,崔永元决定成立独立基金会,把口述历史还给社会、让公众自己投票。2013年6月,崔永元与冯仑、孙先红、江南春等12位社会人士,联合发起成立了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在口述历史和乡村教育领域开展工作。基金会推动的口述历史公益项目中就包括“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历史影像计划。




2014年,第一届“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启动。该项目以大学生为主要目标群体,鼓励年轻人运用“口述历史”影像记录方法,把镜头对准家人、家族和家乡,与父辈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聆听父辈们讲述重要历史时期他们的亲身经历,由此形成一份“家族记忆”,并通过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目的是在年轻人和普通人中培养从身边抢救历史记忆、人人都来做口述史的观念和基本方法,唤起公众对口述历史的重视,也让更多年轻人主动传承家族记忆,传递家族情感。


换句话,他们想表达这样一种观念:历史是一面镜子,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


大学生潘超分享自己的体会


2015年5月,第二届“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启动。很多大学生都表示,自己在参与口述历史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潘超就是其中之一。在此次颁奖典礼上,潘超和他的团队的作品《往先》获得了最佳文字记录奖。


说起第一次参与口述历史的经历,他十分感慨,“我去问了很多有相机的同学,但他们对这件事都不太感兴趣,后来我去打工,用奖学金买了一部相机。‘家·春秋’给了我一个启发,就是在能记录的时候尽量去记录,能挽留的时候竭力去挽留。寒假我去老家拍了奶奶和曾祖母。我决定继续做这件事,用三五年或是更长的时间,继续去跟更多的长辈了解过去的事,把老去的回忆留住。”


崔永元为获奖学生和作品颁奖


由于口述历史所采访的当事人年纪都已很高,做口述历史其实就是和时间赛跑,要抢在老人离世或者丧失记忆前,采集他们记忆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珍贵的细节。在谈到做口述历史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能给父亲做口述历史,崔永元感到十分遗憾,“我父亲今年89岁,小脑萎缩,记忆衰退,很多故事现在想说也说不出来……”


两年来,“家·春秋”的足迹遍及中国27个地区,以及海外的5个城市,来自101所高校的182个团队,完成了147部口述历史影像作品,优酷、新浪视频点击量累积超257万人次。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们经历了真正的成长:他们涉足的地域越来越宽广,从中缅边境到新疆大巴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触碰的主题越来越深刻,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到历史教训的铭记都被囊括进他们的镜头……


在崔永元看来,“民间历史不只是官方历史的补充,有时候还是一种更正。


现状:口述历史在中国刚刚起步


大学生作品关注罕见病群体


在中国,口述历史刚刚起步,因此很多人和高晓攀一样,一开始对此并不了解。这也导致口述历史项目得到的社会关注和捐助不如其他的公益项目。


据永源公益基金会2013-2014年度工作报告显示,2013年基金会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含实物)10,302,639.28元,其中来自企业团体的捐赠为5,702,233元,占总额的55.3%;来自个人的捐赠为4,600,406.28元,占44.7%。


2014年,基金会收到了社会各界的捐赠(含实物)14,643,345.54元,其中来自企业团体的捐赠为12,093,574元,占比82.6%;来自个人的捐赠为2,549,771.54元,占总额的17.4%。


但在口述历史项目之外,永源基金会同时还支持乡村教育项目和其他文化交流项目。因此真正用在口述历史项目的资金并不算多。根据年报显示,2013年12月基金会拨付300万元,2014年12月拨付250万元,共计550万元。其中500万元用于2014年度项目开支,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实际开支为497.88万元。


而除了得到的社会关注不够,口述历史在中国也面临很多挑战。


1挑战一:缺乏学术学科指导。

当崔永元带领团队以口述历史的基本方法做电影人采访的时候,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口述历史。当他知道了并决定开始做口述历史时,他才发现口述历史是门完整的学术体系、是门科学,而在中国,无论是学术规范还是操作规范,这一领域都近乎空白。万般无奈之下,崔永元和他的团队只能参照国际口述历史实践规范和《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等书籍,开始了探索中国口述历史收集保护之路。历经十余年,中国口述历史虽初步有了实践规范,但仍然缺乏学术科学。


2挑战二:社会资源长期、系统的投入不足。

口述历史是国家记忆,其面对的是浩瀚繁杂的近百年历史有机体,若要建立中国国家历史记忆中心,没有社会多元力量介入,以客观视角、长期、系统、庞大财力物力的投入,很难维系并产生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3挑战三:口述历史生态体系不完善。

口述历史若得以健康发展,需要内生或营造一个生态链,包括学术学科及人才培养、收集保护、研究发掘、社会性转体传播等。但目前中国仅仅开始了收集保护,且同行者寥寥。


4挑战四:大众观念对口述历史公益的影响。

作为公益项目,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容易获得社会大众认同和资助的项目。人们总是青睐于易于感动、容易看到效果的公益项目,但对口述历史,能认识其独特社会价值并能给予捐赠支持的人,非常少;尤其是口述历史资金需求较大、回报周期很长,回报社会的形式和对象不具象。


为此,基金会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有选择性的抢录重点;资助口述历史专业采集,不断扩大受资助机构的数量及规模,推动重大项目口述史料抢录收集;推动口述历史学术学科体系建设、口述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等。




当天,崔永元现场宣布第三届“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启动。第三届“家·春秋”计划与中国传媒大学、温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五所高校合作,建立口述史影像记录计划基地,并与腾讯网合作,成立大学生口述历史频道,开拓更广泛的培训资源与展示渠道。这也可以理解为应对口述历史面临的挑战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专家观点:口述历史的真实性


口述历史的真实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河南大学黄河学者、历史文化学院暨近代中国研究所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左玉河介绍,受口述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口述历史既包含着真实内容,也有想象的成分,不仅难以完全还原客观的历史,而且还掺杂有口述者的主观成分。正因历史记忆具有“不可信性”,故口述历史的真实性不断遭到质疑。有人尖锐地指出:“口述历史正在进入想象、选择性记忆、事后虚饰和完全主观的世界……它将把我们引向何处? 那不是历史,而是神话。”


左玉河认为,口述者呈现历史记忆的口头叙述,具有即兴性的特点。其口头叙述是临场发挥的,叙述内容并未经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语言表述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情绪化和口语化特征。口头叙述的过程是利用语言整理记忆的过程,是历史记忆呈现的过程,而这些记忆并非有条理地输出,而是以即兴的语言来表述。其对事情的叙述不仅没有严谨的纪年时间,时间概念混乱,而且颠来倒去、重复罗嗦。这些口述语言,本身很难说是真实的或虚假的,不能简单地以此作为判断历史记忆内容真伪的依据。


但即便是不准确的回忆,也很可能真切地反映了口述者当时的真实情景:只有在“深思熟虑”之后才能重构出富有欺骗性的假话。但是否可以因叙述经过“深思熟虑”就否定其叙述的真实性?“深思熟虑”的过程,既是唤醒记忆的过程,也是重构记忆的过程,既可以真实地呈现记忆中的真实,也可以根据现实利害而人为地虚构所谓记忆真实。所以,口述者在这个过程中有时间、有能力对历史记忆加以虚构,但也同样有时间、有能力更好地展现历史记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能以是否经过“深思熟虑”来判断叙述内容的真伪,而应靠访谈者以文献、他人口述加以验证。


Q
&
A

附:专访高晓攀




活动结束后,相声才子高晓攀接受了《公益时报》记者的采访,聊了聊他对口述历史、对公益的看法。


《公益时报》:你怎么看待“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


高晓攀:其实我很早就听说过口述历史这个公益项目,这是一个需要用心去做的事情,我觉得这个项目和今天颁奖仪式上展示的作品都非常好,我很敬佩他们。


《公益时报》:你觉得大学生参与口述历史这样的公益项目有何积极意义?


高晓攀:少年强则中国强。大学生参加到口述历史计划当中,能够影响他们身边的人也关注这个领域。这有助于推动社会对这一公益项目的理解,提高大众对这一项目的价值的认知。此外,参加这样的项目也能够培养大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来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也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群,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会独立思考。从现场每个人的演讲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公益时报》:这个项目可能会改变大学生乃至公众对公益的看法。


高晓攀:对,通过这个项目大家公益的理解会更深一层。其实公益并不只是捐钱捐物,它还有更广泛的内容。


《公益时报》:作为一名相声演员,你之前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也曾在作品中呼吁大家关注留守儿童等群体。你是出于什么考虑创作这样的题材呢?


高晓攀:其实做这些事情跟每个人对社会的理解和洞察有直接关系。现在的喜剧作品中可能有一些不好的地方,比如存在嘲笑弱势群体的现象。我觉得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去做一些正确的事情,可能这样的作品喜剧效果不会太好,但必须有人来做。我们要通过作品引发人们的反思。


《公益时报》:现在有很多人包括明星都会参加公益活动,你觉得什么是公益,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高晓攀:我觉得有人愿意投身公益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变得不一样。社会也需要这样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去做公益,大家都不希望看到没人关心公益事业,不希望社会变得冷漠,对他人漠不关心。所以,不管是政府的号召,还是名人的号召,有人去做公益,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作者:皮磊


《公益时报》

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吴丽萍


【作者文章推荐】

为秘书长众筹百万奖金 改善公益生态环境

人物 | 韩红:人生是希望“唱死在舞台”、“死在公益的路上”

人不可貌相!其实他们粗犷的外表下满满都是爱

他们给流浪猫找了份工作,于是一切都变了……

国际社工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强调政策支持社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