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故事·“六有青年”|此时“吴笙”胜有声

青年传媒中心 苏州大学团委 2021-07-04



苏州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的吴笙可以说是“名不副实”:不是“无声”,而是大大的有声。本科时,作为校学生科技协会理事长的他算是荣誉备至,而在为期一年的研究生支教团时间里,他和他的团队开展的支教项目“惠寒·兰花草”关爱留守儿童行动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银奖以及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金奖

  


不是无声,掷地有声


支教,其实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若即若离的词语,也许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蜿蜒盘曲的山路尽头,有几方砖瓦随意堆砌的瓦舍,写着一块风霜篆刻而成的“某某希望小学”的字样,里面是一屋子明眸如炬的孩子他们有大有小,甚至身上背着襁褓中的弟弟妹妹,然后书声琅琅,而在残旧木桌的讲台旁,立着一位书生气的年轻老师,他的眼神中透出对未来的希望……也许你想到了这个女孩:


  


咔,那个在放十几年前纪录片的小编,你被解雇了。




对,我们离这个世界太远了,以至于我们根本无从想象它现在的模样。


拿吴笙的话来说:学校,可能是落后的西部地区各个村镇最漂亮的建筑



(其实这才是当今国家大力建设的西部学校)

 

最初和最后


采访吴笙学长时,小编抛出来这样两个问题:用三个词来形容你支教前的生活,再用三个词来形容你支教之后的感受。

 

结果他却说,我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的答案,采访的套路早在我的预料之中。毕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宣讲会,如何回答,早在运筹帷幄之间。


其实这样的吴笙,未尝不是一个最真实的中国大学生,一个“心机boy”,谈笑风生。




最初的三个词是:激动、忐忑以及调整

 

2015年8月29日,他到了蓝田,那个曾经只活在诗里的蓝田。只是他并不是李商隐,而是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因为一个年级仅有一个班。

 

虽然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仍旧是非常激动,怀揣着一腔热血,这在以前是战士戍边的雄壮,同时也很忐忑,因为带着责任心来,想要给这些天真烂漫的孩童带来更多外面世界的精彩。

 

然而报道结束,接风洗尘未毕,还来不及调整好心情,他便被校长委以重任,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这是吴笙支教生涯的第一课)

 

而一年后离开,他的词语则是:不舍,珍惜,歉疚

孩子稚嫩的笔迹,留给他这样的话语:




诗意,纯粹,Gap Year


没有坐过机动三轮,想必你无法想象支教的生活,在陕西一望无垠的平原上颠簸着前进,风从两颊穿过,肆意的阳光毫无拘束地照在深色的皮肤上,那种自由的感觉,同样也是吴笙仍在回忆着的点点滴滴。



 

每天便是教书,教书之后便是找两三当地的男老师,一起喝酒,炖肉,甚至会上去深山,打野猪,采野果,或者采草药;还有在黑夜里,他一个人,跨过没有山路的群山,趟过澄澈清冷的小溪,然后找到一间无人居住的小屋,独自卧对星辰,去安静地思考,理顺自己人生的脉络和走向。



(如烤肉般火热的年华)


支教的一年,便像是Gap Year吴笙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是神异的一方水土,地理、物产、消费、经济结构……吴笙仿佛脱离了苏州这个日新月异的国际化都市整整一年,但这正如西方大学前的Gap Year,他思考了很多,尽管支教中遇到了很多困惑、无奈以及失落,但获得的更多是成长,是成熟,一年不长的时间,不是浪费,而是充实



实干家,思考者


有的人去支教,也就仅仅是支教,他们是那些孩子生命中匆匆过客,教完知识便是任务的终结,再用一年不长的时间,恐怕孩子们也早就忘记了他们,而孩子们,也会遇到下一批支教大学生,这样周而复始。


就像是西部农村的现状,对不对?依旧闭塞,尽管你可以承认它有一种古朴的纯粹的美,尽管其实那里生活的孩子,基本上人人都有QQ,虽然用的是爸妈的手机。吴笙的面前,并不仅仅是一群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十分童稚,也许不能像东部的同龄人那样做出精彩的造句,但是吴笙依然尽职责,从拼音到笔画,一笔一画,都镌刻在孩子们的心上。吴笙面对的,是整个农村地区



(孩子们的作业)

 

为什么大山里很难走出优秀的孩子?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里的孩子几乎都不是独生子女,甚至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如果不是老师循循善诱,他们的价值观从小就没有人去引导,去走上一条不断勉励自己优秀的道路。


于是他告诉嘻嘻哈哈的学生,不要满足考了90多分的试卷,在那个被他们认为传说一样的西安,有很多同龄人都考了100分。他尝试着为孩子们打开新的世界,看记录片,认识世界、学习科学与文化知识。


他们是一群勤劳质朴的孩子,当班主任的第一天,吴笙说打扫卫生,他们井然有序地分工合作,去搬动比他们人还要高的桌椅。如果不是教育,恐怕他们一辈子都会在那篇土地上打拼,勤勤恳恳终其一生。


吴笙思考着,有过无奈,但是他是实干家,他想改变

 


惠寒·兰花草


这是他斟酌再三,与苏州大学团委、蓝田团县委、研究生支教团联合发起的暖冬行动。 




其流程是借助“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公益”的新模式,将东部地区高购买力和西部地区的优质农产品销售有效对接,在众筹网平台销售蓝田三里镇绿海合作社的优质核桃。而赚取所得都用于为留守儿童购买御冬的羽绒服。


首先,吴笙在陕西的游历中发现了优质的核桃,但是苦于没有渠道而导致滞销,看着农民随意啃完核桃,路口田边,都是腐烂丢弃的核桃。



(长势喜人的青核桃)

 

作为商学院学生的他立马发现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他跑遍了蓝田各个山头、平原,去找质量最丰硕的核桃,一次次,坐着两个小时的村村通去和合作社去谈;



(实地考察三里镇来绿海合作社)

 

在销售方面,他又一次次和团队成员敲定合作的网上平台,不选择淘宝,因为淘口令太在微信上复制,对用户太繁琐,不选择京东,因为京东要推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客户不习惯……


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吴笙和他的团队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建立了一条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在当时,这既帮助农民拓宽核桃销售渠道,缓解当地核桃滞销的困境,又募集善款为山区的儿童购置羽绒服,一举多得。而且,这条产业链,这之后仍然帮助山区的农民,源源不断地将优质的核桃销售出来。


(打造蓝田品牌)

 

20天的线上众筹得到了来自江苏、陕西、北京、上海、广东等21个省市的1025人次的参与和支持(众筹网公益项目历史第7),募集到74271元善款,帮助当地销售核桃2500斤,为蓝田县九间房镇张家坪九年制学校、小寨镇中心小学、玉山镇中心学校等八所学校的留守儿童们捐赠波司登羽绒服571套。


消费,就是帮扶。


这是实干家。


小编问吴笙为什么选择最后援助的是羽绒服。吴笙回答:国家在西部教育上已经有大把大把的投入了,学校建设,学生每天都可以吃到牛奶、火腿、面包、鸡蛋的营养餐。但是未必能想到陕西的冬天是多冷,除了学校,很难有哪里有锅炉,孩子们不暖和。这是实打实地帮助他们,拳拳到肉的援助。当你看到过年的时候,我的孩子们都穿着花花绿绿的羽绒服的时候,他们的那种笑容,是最真实的,这也许是支教工作中单凭教育没法看到的




又是一年冬天到了,孩子们穿着吴笙团队的捐赠的羽绒服,很暖和,这也是今生今世他在那里存在的证据,对彼此都是念想。这也许是他们这辈子最好看的衣服,因为吴笙知道,自己的力量,并不能改变太多。他们的弟弟妹妹也许仍旧穿着这样的羽绒服,但也许他们以后会有更好的衣裳,因为有了目标,而去奋斗。



(腊月初三,全班的娃,笑容,纯挚)

“六有青年,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他无声地做到了,尽管背负着最沉重的现实,但仍然葆有,最空灵的思想。



◆小青梅微课堂





图文/吴雨辰

编辑/夏敏

审核/史悠 吴雪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