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ing | 独具匠心,“起死回生”,他们的工作是与时间对弈
往期推荐
1、新生攻略 | 苏州大学2017年各学院(部)新生群大全!
什么是匠人?
《庄子》“庖丁解牛”早有记载
而三千多年前的鲁班精神
更是中国人骨子里
流淌着“工匠精神”血液的最好见证
苏州市档案局、姑苏区文化馆
苏州市美术馆、吴门画苑和吴门艺苑
短短三天时间里
同学们走访参观了六个地方
在档案局里
与修裱部的蒋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蒋老师讲述了苏州市档案局的前世今生以及进行档案修裱的初衷,为同学们展示了正在修复中的苏州商会档案信封。这些残破的档案经过蒋老师的修复就会焕发新的生机,更丰满的历史就这样展现在世人面前。
苏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莹华大师的代表作《天水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由苏裱修复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范广畴大师所裱,惊艳世人。第三天,同学们在吴门寻匠人,馆中赏佳作,收获颇丰。
一大早,团队成员便怀揣热情赶往书画装裱修复工作室。这就是苏州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范广畴老师工作的地方。83岁的范老师大病初愈,却精神矍铄。
面对同学们的提问,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想知道范老师为什么选择苏裱吗?想知道范老师心中的“工匠精神”吗?想知道科技与传统是如何碰撞的吗?又或者,想知道苏博文保科技部是如何工作的吗?点开下面视频一探究竟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25qrx5l4&width=500&height=375&auto=0
正如范老师所言,做这一行最重要的是“德”与“热爱”。这也是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唯一传承有序的“工”的传承密码。苏博文保科技的工作神秘又日常,古老而鲜活。范老师这样有情怀的匠人和前人对话,和时间对弈,他的匠心托举着历史和未来的连接点。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城门外的我们第一次看到城门里的故事。而这一天,“苏裱匠心”实践团队也第一次看到了博物馆里的故事。这是属于苏州的“我在苏博修文物”。
实践中期拜访的另一位匠人,就是南石皮弄的居师傅。小巷深处,带成桥下,几十平米的古宅里,一位裱画二十多年的手艺人用两幅作品交替为同学们演示了书画装裱的全过程。托画心、上墙、揭裱、镶边这些专业术语变得再也不陌生。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居师傅的学徒换了一波又一波,有人坚持不下去离开了,也有人带着技艺与梦想在别的地方扎根。工作室没有什么高科技的机器,靠的只有居师傅的一双手。手拿喷壶往书画上洒水,需要多少经验?人的经验在这时候就是科技。南石皮弄深处的这个宅子里,传承的就是无价的“工匠精神”。
实践的最后一天,吴门艺苑的宣师傅主动提出要带领团队参观工作车间。工作车间就是苏裱现代化的一个缩影。中国传统书画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裱画技艺也不会消失。现在的苏裱,画心从书画到缂丝应有尽有,工人也懂得根据客户的审美要求调整装裱效果。
六天的社会实践很快就结束了,但是“苏裱匠心”团队对苏裱的探究与热爱永无止境,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保护也永不停歇,而通过苏裱中凝聚的匠心窥探中国“工匠精神”的发展,有欣喜也有无奈。或许在这条无尽的文化之旅途中充满了未知,但“苏裱匠心”团队将依旧为传承“工匠精神”,一直在路上。
“工匠精神”是坛醇酽的酒
在历史迷茫的风沙里
越沉淀越香浓
这样好的酒
自然该传承下去
文稿 / 苏州大学“苏裱匠心”实践团队
图片视频 / 徐宏岩 姜 帆 刘贞伶 史儒雅
编辑 / 顾 琳
审核 / 吴雪雨 金泽琪
钮 璇 朱 玲 李仪迈
↓↓↓想抱抱,想举高高,想让你给我点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