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独子”到与“皇子”争宠,深大将何去何从?
小编说:近日,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作客南方都市报,接受了南方都市报副编辑、南都深圳平台CEO陈文定的采访。访谈中,一如既往亲民的校长畅谈深圳大学,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敬爱的校长都说了些什么~~
在我能做的地方我多做,在我不能做的地方我多想,找到机会有条件我就去做,实在没机会,我也就认了。
陈文定,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南都深圳平台CEO。兼任深圳市青联常委、深圳市青年新闻传播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著写有《从底层滚出来》等书,主编有《记者不写新闻》、《并非官话》等书。
李清泉,安徽人,1965年1月出生,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2012年7月至今,任深圳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5年5月当选为深圳市委委员。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登记软件著作权13项,申请专利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离开武大到深大,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是原因之一
陈文定:2012年出任深大校长,作为湖北方面推荐的人选之一,那个时候你也是武大常务副校长,对于深大的这个岗位,有没有犹豫过?毕竟武大是名校,会不会觉得深大学术水平不是特别高、名气不是特别大、平台不是特别好?
李清泉:实话说,最初我并没有考虑过深大校长的岗位。在武汉大学做副校长和常务副校长十二年,对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思考比较多,而在武大这样的大校、名校,很多时候即便有想法,可实现的空间也有限。所以最终吸引我选择深大的,反而是深大的平台与发展空间,包括深圳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与机遇,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从决定到履新,只用了很短时间。
时光转眼过去4年半,深大校长第一个任期将至,无论是学校、个人职业生涯或者是这座城市的发展,都与我当初的预判基本吻合,感慨当初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也有一些成就感,很高兴我当时选择了深大。
深大要建设成高水平大学,适应这个城市的发展……
陈文定:深大出生、成长的脉络,与深圳特区的发展非常吻合,中国几乎没有这样一所高校,与其所在的城市如此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李清泉:没错,来到深大后,我一直在努力了解深大。深大在前30年,更多的是为特区培养建设者,除了全日制还有半工半读、夜大等面向社会的在职人才培养模式。很多知名的深圳本土企业家,就是当年在深大就读的半工半读生、夜大生。曾经有香港的教授跟我探讨,我说我们跟香港科技大学同时诞生,发展水平却落后于它。这位教授说,不,你们培养的企业家数量和成就比香港科技大学厉害。
从2012年开始,深大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和定位,也是源于要适应这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三十年来,改革创新一直是驱动学校发展的动力。我可能心气比较高,经常关注的是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高校和国外名校的改革步伐和发展举措,我们把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与深大的实际结合起来,找准自己要做的事情。除了优课联盟在线教育,深大还在广东率先推出完全学分制收费、预聘-长聘人事制度改革等改革举措,在这些领域,我们走在了很多部属高校的前面。
如果只有一所大学,那我们就优哉游哉了
陈文定:最近深圳教育领域有一系列大动作,各种名校落户深圳。当年因为缺少高等学府,深圳没少遭外界奚落,现在这似乎是第二春,很热闹。对于深圳疯狂引入名校的趋势,你怎么看?
李清泉:深圳确实需要更多的大学,这是毫无疑问的。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大力发展本土高校和引进高校相结合,加快全市高等教育成长、发展,这是适应深圳当前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的战略举措,我觉得大方向是对的。
独木不成林,要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和发展环境,需要高水平院校的集聚效应。以前深大发展不是很快,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独自一个,缺乏竞争。我现在有时候就会关注一下兄弟高校,时常会看看其他学校在做什么。如果只有一所大学,那我们就优哉游哉了。比如如果有人说,南科大、港中大(深圳)最近发展速度比你们快啊,我就会观察他们,什么方面比我快,咱也得看看他在干什么,好的做法我也可以学学。
陈文定:虽然深大在最近两年,全球高校排名进步了300名,进入了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校行列,但是深大的发展速度还是达不到社会的期待。
李清泉:没错,有些市民和领导恨不得你明天就成为世界一流的高校。无论是本土高校,还是引进的高校,大家都需要时间寻找自己的定位,需要时间跟这个城市结合。
陈文定:高校发展,政府应该多支持,少干预。
李清泉:是的,隔行如隔山,政府支持高校,但不一定非要去参与学校的具体工作,一定要让它按照自身规律去发展,比如政府给学校推荐一个人才,很牛,但他不一定适合这个学校的学科,不一定适合这个学校的文化,他不一定愿意全职到这里来工作。无论是本土高校还是引进高校,政府在大力支持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些管理方式是否适合大学的发展规律。比如说政府的招投标管理、工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等。办得好的大学,绝对不是政府主导的结果。
深大如果不能从“独子”成长为“长子”,就可能成为弃子
陈文定:30年前深圳只有深大这个独子,压力也不大,现在呢,面对众多一流高校,深大如何“与狼共舞”?
李清泉:深大如果不能从“独子”成长为“长子”,就可能成为弃子。竞争不是坏事,对我们来说,带来的更多的是压力和动力。在2012年,我提出深大有5年的发展窗口期,5年内,必须确立深大在深圳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紧迫感和压力,使得深大这几年的发展能够加快步伐,取得一些成果。
如今这5年的窗口期也快到了,深圳将在未来5年,再建10所高水平大学,很多高校也开始在深圳办学招生,而深大在国内高校的排名也从100名之外,进入到80位左右。这些排名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深大这5年来发展态势,也跟我们自己的判断基本吻合。未来5年,只要保持深大现在的发展势头,发展会越来越快,深大进入国内高校综合排名前50位,这一目标应该会提前实现。
多个高校共生的教育环境,对于政府管理大学也有很好的帮助,有利于政府进一步了解大学的办学特点和运行模式,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比如设备招投标,以往政府给予高校的权限,控制在20万元之内,今年深大成为第一家可以自行进行200万元以内设备采购的试点高校,说明政府了解到学校的需求,也觉得我们招投标已经很规范,愿意放权了。
深大西丽新校区一期将投入使用,未来基本不再有走读生
陈文定:深大刚刚建校的时候,当时的整体规划是容纳大概4000名师生,到现在为止,本科生就超过2.7万名,宿舍紧缺的问题由来已久。虽然很多学生是深圳孩子,一般都是走读,可走读模式上又延伸出另一个问题,校园的归属感不够。
李清泉:深大年年扩招,宿舍一直不够用,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住校外民房,但是它在消防安全等方面又无法达到相关部门的要求。今年由于扩招,我们还有1000人走读,以本市学生居多,这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一些学生因为走读的问题,就没选择就读深大,应用技术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还因此有点下滑。我们逐渐清退民房的同时,也加快改建、新建宿舍的速度,应该说在一年内会改变这个状况。
具体来说,深大西丽新校区一期,将于明年年初投入使用,可提供5000个床位;已经获批的旧宿舍改造工程,也将有8000个床位,到2018年完工;2019年,西丽新校区二期将再增1万个床位,所以真正彻底解决深大宿舍紧张的问题,要到2019年。原则上如果明年我们不扩招的话,就不再有走读生了。
听听学生的意见,即使是小事,也可以让学生宣泄一下
陈文定:校园民主是深大一大特色,校长信箱、学生顾问团、校长午餐会等,它们对于深大校园文化建设有何作用?
李清泉:现代大学都特别重视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有两个层面,一是如何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的作用,二是如何发挥学生在这个方面的作用。在教师层面,深大有几个教授委员会,包括学术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人事委员会等,特别是我们独创的财经委员会和人事委员会,他们对学校进人、财务预算,都是直接把关,绝对动真格的。
我们进人需要经过教授委员会审议,不是学院,也不是校领导就可以决定的。在学院,我们也建全了学院的议事规则,成立若干个委员会,对学院进行民主管理。通过这样的两级管理,将权力下放,比如评副教授,给学院两个指标,学院通过自己的评选直接报两个上来。以前是按1:2,两个指标,推荐4个候选人上来,然后学校再筛选,现在这些权力都下放了。
另外就是学生参与学校事务。比如校长午餐会,校领导每个月跟学生一席谈,还有校长信箱等等。通过这些渠道,能够让校领导跟学生面对面,听取学生直接反馈意见。我每个月坚持跟学生一起吃个午饭,听听他们对学校的意见。有的其实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关系啊,听一听,哪怕让他宣泄一下,也能了解他们到底想些什么。
还没做到,或者尚无把握的事,我绝不说
陈文定:深大创办初期,改革锐气享誉全国,包括南科大在创办时,也曾高调地谈改革。近些年来,深大似乎低调了很多,这是你个人风格使然,还是因为时代的背景不一样了?
李清泉:两方面因素都有,我的性格是,还没做到,或者尚无把握的事,我绝不说。我欣赏低调务实的作风,不喜欢夸夸其谈。
在我能做的地方我多做,在我不能做的地方我多想,找到机会有条件我就去做,实在没机会,我也就认了。还记得当年我只身从武大来到深圳,如果一开始就喊,“做大平台做大项目,国内一流”,可能到现在一件事都做不成。
深大和武大相比,学校平台不一样,教师条件也有差别,我就提出,人人可以写文章,人人可以申请基金,从基础领域做起,鼓励大家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到极致。5年间,深大自然基金能够达200余项,我们的SCI论文,能够从3百多篇突破到超过1500篇。今年,ESI最新学科排名显示,我们的材料、工程、临床医学三个学科,都进入世界排名前1%,深大的招生分数线现在也提高了很多。
所以,找准工作发力点,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通过学校明显的发展和改变建立起信心,校内的阻力和杂音就会少。
你可以建工厂,立竿见影,但是高等教育不行,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沉淀
陈文定:30年前创办深大,深圳当年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都给了深大。30多年过去了,深圳已经成为了国内的一线城市,可深大依然在追赶一流大学的路上,你怎么看深大与深圳发展不匹配的问题?
李清泉:从政策角度,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享受了国家特殊政策的支持,还包括它的地缘优势,毗邻港澳,30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相比较而言,虽然深大跟特区同时成立,实际上深大几乎没有享受过国家专门在高等教育方面给予的特殊政策,还是按照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来管理。
中国的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模式,归中央和省一级人民政府管理,市里实际上没有高等教育举办权。也就是说,你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没有任何政策来支撑。比如说深大引进了很多优秀教授,但是一年只有50个博士招生指标。而有的跟我们同等水平的大学,一年却可以招300个博士。我在武大是博导,我到了深大,就不能招自己专业的博士,因为这里没有这个专业的博士授权点,从国家政策上,深圳特区在高等教育方面没有任何自主权。
境外建高水平大学的时候,往往先招硕士、博士,香港科大是先招硕士、博士,再招本科。我们现在是本科生7年才能招硕士,硕士若干年后才能招博士,而且博士指标给你卡死,你怎么可能吸引到优秀人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遏制了深圳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陈文定:高等教育是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曲线,这个过程要持续上百年,它不可能有一个突然上升的状态。
李清泉:是的,我们都知道搞经济,你可以建工厂,立竿见影;修马路更快,今年修明年通车;修地铁今年多投钱,明年多通车两条线。但是高等教育不行,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沉淀,虽然深大在这几年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但是对比深圳经济发展的步伐,还是没办法直接匹配。
当然,深圳如果能在高等教育政策上得到支持,赶超香港的高校完全有可能。中国不缺优秀校长,也不缺政府的愿望和投入,但是我们缺少改革的力度。如果没有改革的政策支持,深圳要在较短时间内发展高水平高等教育还是有困难的。
未来30年也许不会再出现下一个马化腾,但深大学子素质会越来越高
陈文定:深大牵头推动全国高校成立优课联盟,参与的部属高校比较少,是不是深大的号召力比不上武大?你心里会有些落差吗?
李清泉:从部属高校来到地方高校,学校的影响力和个人地位确实有比较大的反差,我身处其中感受得非常深切。比如在教育部开会,我任武大常务副校长的时候,就坐在中大前面。可是来到深大后,在广东省开会,就坐在后两排,旁边挨着的是一位我以前从没听过的一所市属大学的校长。
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看重的是有这样一个平台,让你对高等教育的思考有机会去探索实践,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等级制度、官本位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被现代社会所推崇。岗位变了,角色转换而已。只要能够发挥作用的,你又愿意全心投入的,就是好的工作。
陈文定:两年前,你曾经对媒体说过一句话,深大是培养马化腾的地方,不是孵化腾讯的地方。深大下一个马化腾什么时候会出现?
李清泉:这其实很难预计,也许未来30年也不会再出现下一个马化腾。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30年,深大培养的人才的整体素质会有非常大的提升,他们在各行各业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包括在新兴产业方面。
坦率讲,马化腾不是靠大学培养出来的,他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使然。当然,没有深圳、没有深大,如果他在外地上学,或者在其他城市工作,离开了创业的土壤和环境,也许就不会出现马化腾和腾讯这样的业界传奇了。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倒是有几分低调。
35岁成为武汉大学最年轻的副校长。47岁那年,从武大常务副校长之位卸任,出任深圳大学校长。从名校到一所普通的特区大学任职,李清泉起身并转身。如今,5年期满,作为测量与遥感专家的李清泉,把这所并没有测绘学科的深圳大学,办得怎么样了?
答案是乐观的。几年来,他带领深大成为全球进步速度最快的高校之一。
“201 6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87位,“中国普通高等院校201 5声誉指数研究报告”名列第56位。
5年前,李清泉提出,深大有5年的窗口期,5年内,必须确立深大在深圳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如今,地位倒是越来越稳,不过,深圳5年之内将再建10所高水平大学,从之前深圳的“独子”到和各位“皇子”争宠,深大将何去何从?路在何方?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所谓大学者,在于培养精英,在于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因此,大学没必要一味追求面积之大,名声之大,金钱之多。
因此,大学的成长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应该给深大多一些时间。
李清泉期盼,他退休后别人对他如此评价:“这位校长在任期里,对这个学校是有贡献的。”
还是太低调谦虚了。往往这样的,能创造出不一样的成绩。
想来深大读博士吗?点蓝字就对了~
学霸们,深大在召唤你 | 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招生啦❤
深圳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招生专业目录,奖助政策也在里面哦
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
谭玉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深圳大学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