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知 | 节后血糖、血脂齐升高?中医妙法帮你“刮刮油”!
中国是美食的国度
在我国
没有一个节日可以离开“吃”这个字
中秋佳节
如果说团圆排在第一位
那么中秋佳宴一定紧随其后。
“吃吃吃”的后果就是
积食了、糖高了、脂高了
所以您现在一定需要刮刮油
健胃消食片一旦吃多,危害多多
消食片确实有助消化的作用,并且酸甜可口,吃起来也是停不下来,但这并不代表着你可以当零食一样的吃。
健胃消食片的用法用量是:口服,可以嚼服。成人一次3片,一日3次。儿童最好是吃儿童装,且一次药量不要过多。
毕竟凡事都有个度,并非什么都多多益善。
要知道,消食片的主要成分是山楂,山楂中的酸性成分较多,当胃酸过多的人吃后,会使胃内的酸度急剧增加,有溃疡病、黏膜糜烂较重的患者会加重病情。
因此,这些人群吃消食片时要特别注意: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最好不要吃;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不伤脾胃的消食法在这里
炒米茶
1、取一公斤大米,洗净后将锅烧热,锅中不放油,把米倒进锅中小火加热,用铲子不停翻炒,炒至深黄微焦即可。
2、抓一把炒黄的焦米,放入一个中等大小的碗中,冲入沸水加盖10分钟后,即可饮用,每日数次。
米在炒制的过程中,所含的淀粉被破坏分解,变成了活性炭。它可以把附在胃肠的脂肪吸走,排出体外,刮肠刮油,不伤肠胃。
散步
老百姓常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运动是最佳的消食途径,但是要注意时间的把握,不要饭后立刻运动。
唱歌
唱歌也是一个消食的方式,尤其是大声歌唱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所以如果感觉饭局吃撑了,那下一步就一起去唱歌吧!
适当胃部揉摩
饭后可以进行两分钟的腹部按摩,双手掌重叠,在中腹与下腹部之间,以肚脐为圆心,沿顺时针方向揉动,以腹内产生热感为宜。
揉腹可以加快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使它们的蠕动能力加强,从而达到健胃消食的效果。
听音乐
音乐对人来说是一种良性的刺激,能对人体内循环系统起到调节的作用。
因而,在饱餐一顿后,听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悦耳动听的音乐,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对消化食物非常有益。
推荐几款消食健胃茶
除了大米茶,大家还可以在家里泡些代茶饮,随时喝一点,让肠胃动起来~!
山楂茶
原料:山楂5克、绿茶3克、冰糖10克。
用法:用200毫升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降压,抗菌。
用途:肉食不化;小儿乳食停滞;痰饮痞满,癥瘕;吞酸;下痢;疝气。
来源:《纲目》《日用本草》。
楂术茶
原料:山楂5克、白术3克、神曲1克、花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化积。
用途:一切饮食停积,腹胀、嗳气不舒。
来源:《丹溪心法》。
楂茴茶
原料:山楂5克、小茴香3克、花茶3克。
用法:用山楂、小茴香的煎煮液300毫升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散寒结。
用途:寒气凝结小腹,小腹冷痛、阴囊肿痛。
来源:《百一选方》。
楂曲茶
原料:山楂5克、神曲3克、苍术2克、花茶3克。
用法:用30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燥湿运脾,消导积滞。
用途:饮食水湿积滞,腹胀腹泻、呕吐泛酸。
来源:传统药茶方。
楂桃茶
原料:山楂5克、桃仁3克、花茶3克。
用法:用山楂、桃仁的煎煮液300毫升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积化瘀。
用途:内伤饮食泄泻;食滞胀满。
来源:传统药茶方。
楂明茶
原料:山楂5克、决明子3克、花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消积,化瘀消脂。
用途: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胆囊炎;脂肪肝。
来源:传统药茶方。
麦芽茶
原料:麦芽5克、花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水煎煮麦芽至水沸后泡茶饮用。
功能:消食和中,下气。
用途: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乳胀不消。
来源:传统药茶方。
麦神茶
原料:麦芽5克、神曲3克、白术3克、陈皮3克、花茶3克。
用法:用30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化积。
用途:饮食积滞。
来源:《纲目》。
谷芽茶
原料:谷芽5克、花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水煎煮谷芽至水沸后,冲泡茶饮用。
功能:健脾开胃,和中消食。
用途: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
来源:传统药茶方。
神曲茶
原料:神曲5克、花茶3克。
用法:用20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
功能:健脾和胃,消食调中。
用途:饮食停滞,胸腹痞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保元茶
原料:焦曲3克、谷芽3克、茯苓3克、山楂3克、花茶3克。
用法:用30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导滞,健脾渗湿。
用途:病后体弱,食纳欠佳。
往期精彩推荐
科普新知 | 养胃从一点一滴做起!少吃三果,多喝三茶~
科普新知 | 试试这四款美颜药膳!让你越吃越漂亮
科普新知 | 新“生”的力量——你不知道的中医养生文化
来源:健康才有戏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