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医案 | 中医药治疗心衰合并大量胸腔积液一例

唐小亚 杜磊 重庆市中医院 2023-01-06


基本资料:66岁男性患者,于2021年11月1日 6:54平车入院。

主诉:反复胸闷、喘累15年,加重10天。

现病史:患者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胸闷、喘累,伴咯血,时有胸痛,无肩背部及上肢放射痛,就诊于外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未予治疗,后胸闷、喘累反复发作。10年前患者于外院进一步诊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房颤”,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手术”,术后规律服用华法林钠片和地高辛片治疗。10天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胸闷、喘累加重,就诊于当地卫生院经对症处理后稍好转。1天前患者因情绪激动后出现一过性晕厥,约3分钟后自行恢复意识,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肺动脉高压重度、心脏扩大、双侧胸腔积液、肺炎”,予对症治疗后喘累未见明显缓解,收入中医经典科住院治疗。

中医四诊:病人神清,望之少神,面色少华,精神状态较差,平卧位即感喘累气促,时有咳嗽、咳白黏痰,痰中带血丝,腹胀,无恶寒发热,饮食正常,夜寐不安,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

入院查体:体温:36.3℃ 脉搏:87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22/88mmHg。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呼吸音稍低,双侧肺下叶可闻及湿啰音。心浊音界扩大,心率95次/分,律不齐,二、三尖瓣瓣膜听诊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膨隆,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轻度浮肿。

辅助检查(2021-10-31当地医院):N末端脑钠肽:6682.40pg/mL。胸部CT:1、心脏增大,心脏瓣膜术后改变。主动脉壁及冠状动脉钙化。2、双上肺散在纤维灶及慢性炎症灶。3、双侧胸腔积液。心脏彩超:左心及右房增大,肺动脉内径增宽;二、三尖瓣重度返流,肺动脉高压(重度),主动脉瓣轻度返流、肺动脉瓣少量返流;左室收缩功能降低,舒张功能减退。血气分析(吸氧浓度33%):酸碱度 7.445,动脉氧分压 76.3mmHg,二氧化碳分压 43.7mmHg,心电图:1、普通型心房颤动(心室率79次/分)2、偶发室性早搏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4、ST-T改变。(2021-11-01 入我院):N末端脑钠肽:5759.6pg/mL;超敏肌钙蛋白I:0.446ng/mL;胸水彩超及定位:双侧胸腔积液,右侧胸腔探及大量液性暗区,较深处间距9.7cm,可见肺组织受压,左侧胸腔探及中量液性暗区,较深处5.6cm,右侧已定位。

中医诊断心衰  (少阴证类)

西医诊断1、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  1)心功能Ⅳ级;2、风湿性心脏病  1)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状态  2)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 3)肺动脉高压重度 4)心脏扩大;3、心房颤动;4、双侧胸腔积液;5、社区获得性肺炎 非重症 ;6、高尿酸血症

· 治疗过程 ·

2021年11月1日一诊 

中医四诊患者精神较差,平卧位即感喘累气促,胸闷,时有咳嗽、咳白黏痰,痰中带血丝,腹胀,无恶寒发热,饮食正常,夜寐不安,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少阴

方药:原量真武汤合五苓散

泽泻


桂枝

炮附片

先煎


猪苓

茯苓


赤芍


白术

处方


一剂。

 2021年11月2日二诊

药后反应:患者喘累气促、胸闷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余同前。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少阴

处理:调整处方为三分之一破格救心汤合苓桂术甘汤、生脉饮

茯苓


桂枝

牡蛎

先煎


麦冬


五味子

山萸肉


白术


龙骨

先煎

炮附片

先煎


干姜


人参片

处方


三剂。

 2021年11月5日三诊

中医四诊:患者精神状态稍好转,喘累气促较前缓解,胸闷稍缓解,时有咳嗽、咳白黏痰,腹胀减轻,饮食正常,夜寐较前好转,大便2日未解,小便正常。查体: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侧肺可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二、三尖瓣瓣膜听诊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

处理:前方基础上加用天冬以润肺止咳,火麻仁以润肠通便,三剂。

药后反应:患者神志较前改善,喘累气促、胸闷症状较前缓解,复查N末端脑钠肽较前明显下降,复查双侧胸腔未见明显积液。

2021年11月8日四诊

中医四诊: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喘累气促进一步减轻,胸闷、头晕、乏力明显好转,大便干结难解,小便正常。舌暗淡,苔黄厚腻,脉沉细。

主要方药:四诊合参,处方思路不变,大便干结,舌暗淡,苔黄厚腻,考虑湿热内蕴,中药在前方基础上去天冬,加用薏苡仁、砂仁、茵陈、栀子、大黄清热利湿,活血通便,四剂。

 2021年11月12日五诊

中医四诊:患者精神可,喘累气促明显减轻,胸闷、头晕、乏力好转,咳嗽咳痰缓解,纳眠可,二便可。查体: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侧肺未闻及明显啰音,双下肢无浮肿。舌暗淡,苔黄厚腻,脉沉细。

处理:四诊合参,处方思路不变,考虑患者湿热部分已解,中药在前方基础上减量薏苡仁、茵陈,减量附片、炮姜、人参、山萸肉、五味子以防服药过久后燥化、减量茯苓以防利水伤阴,减量麦冬以防清热滋阴太过,易生大黄为酒大黄减缓通下泻热之力。

主要方药

砂仁

后下


茵陈


炒栀子


酒大黄


五味子


茯苓


桂枝


薏苡仁


炒火麻仁

白术


龙骨

先煎


牡蛎

先煎


麦冬

炮附片

先煎


炮姜


人参


山萸肉

处方


七剂,带药出院。

出院后随访患者胸闷及喘累气促改善明显,咳嗽咳痰减轻,饮食、睡眠可,二便调。


· 按语·

该案例为重度心衰合并大量胸腔积液,在未穿刺放液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胸腔积液吸收,心衰得以控制,中医药起了关键作用。心衰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气阳虚乏,运血无力造成的。心气虚乏,心脏舒缩无力,从而不能很好地推动血脉中的血液畅通运行,津液渗出血管之外,成为水肿,或是停留在脉络之内,成为瘀血,日久就会络息成积,瘀血、水肿等病理产物胶结在一起致使心脏功能下降,进一步影响阳气、血液运行,造成心衰的发生。治疗采用益气温阳药为治心强心之本,辅以活血通络、利水消肿药以治标。阳虚水泛是心衰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基础,治疗上应以温阳化水为法,常选用破格救心汤。

破格救心汤全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人参、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等组成。本方源于《伤寒论》四逆汤、参附龙牡救逆汤及张锡纯的来复汤,重用附子、山萸肉而成。方中重用附子上补心阳、中温脾阳、下暖肾阳,回阳救逆,不仅通行十二经,且使余药各得其所。如清·汪昂在《本草备要》中言“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散失之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附子起效虽快,却不能持久,于是又用守而不走的干姜维护阳气,干姜虽起效慢但药力持久.与附子相配,相辅相成。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二者相合,以雷霆万钧之势破阴回阳,又持久连续。此外,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芪不更胜哉……凡人身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故用山茱萸肉收敛元气,固涩滑脱,助附子固守已复之阳,挽五脏之脱失。

该患者入院时使用了含有附子的真武汤,但附子用量较小,病重药轻,故疗效不显,当使用破格救心汤,且附子加量后,结合苓桂术甘汤之利水之功,患者疗效尽显。《素问·至真要大论》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患者心阳得旺,水饮得消故喘累憋闷亦减,通过保守疗法亦能使大量胸腔积液消退殆尽。或有人畏附子之“毒”,认为不可多用,然破格救心汤救急救危,大量附子方可破阴散寒,回阳救逆。山萸肉、干姜、炙甘草用量随附子用量而变化,既能帮助附子固脱,亦能健脾厚土且减少附子的毒性,经方用药,效专力宏,只要配伍得当,煎煮方法正确,自能确保安全,效如桴鼓。

患者治疗前后舌象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胸腔积液变化图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后BNP变化图


治疗前后心脏彩超EF值变化图

· 医师简介 ·

 

任  毅  中医经典科主任 

青年岐黄学者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擅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擅于治疗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如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病、慢性咳嗽、慢阻肺、慢性胃肠炎等常见内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以及失眠、多汗症等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中医体质调理。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周五、周六上午,周三夜诊

 

钟骏慧

主治中医师 医学硕士

致力于经方辨治心肺病、脾胃病。如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脂肪肝、胆囊炎、脂肪肝、便秘、顽固性失眠、小儿厌食症、妇科经带及虚体调理等。

门诊时间:周五全天,周日下午,周二夜诊

 

姚秋菊

主治中医师 医学硕士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老年病专业,师从中医世家韩旭教授。熟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诊疗与养护,同时擅长失眠、汗证、便秘、泄泻、亚健康状态等内科杂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及膏方调理。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周六下午,周一、周五夜诊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中医治疗为主要诊疗手段的综合科室,是医院最具中医特色的科室之一。科室拥有一支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诊疗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医疗护理团队。科室始终坚持以“中医药特色诊疗”为主的发展思路,充分突出中药和各种中医特色疗法的综合运用,中医特色气氛浓厚,临床疗效显著。

科室环境温馨典雅、舒适怡人,中医文化氛围浓厚,目前开放病床42张,其中含监护病床4张,单人病房2间,门诊诊室2间,同时配备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灸疗室、煎药室、远程会诊室等功能分区。科室现有医护人员40余人,包含门诊老专家7人,医生10人,康复技师1人,护理团队20余人;其中主任中医师6人,副主任中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科室人才辈出,硕博士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全国名中医1人,重庆市名中医3人,国家青年岐黄学者、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1人,重庆市中医院青年拔尖人才1人。

中医经典科中医特色浓厚,“处处见得到中医的形,时时闻得到中医的味”。科室综合运用针刺疗法、火龙灸、督脉灸、固元灸等各种灸法、中药竹罐、平衡火罐等各种罐法、铜砭刮痧、推拿按摩、中药贴敷、耳穴埋豆等中医特色传统疗法。科室以心肺疾病为主攻方向,同时兼顾其他专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目前科室主要收治病种: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肺心病、慢阻肺、肺部感染、哮喘、肺小结节、糖尿病、急慢性胃肠炎等。各种疑难杂症,如不明原因发热、难治性失眠、难治性汗症、慢性腹泻、顽固便秘等。科室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科室以“患者至上,真诚关爱”为宗旨,以“弘扬经典中医,服务百姓健康”为使命,科室在疾病诊治中突出中医疗法,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 门诊排班表 ·

时间

上午

下午

夜诊

周一

王毅刚

杜   磊

姚秋菊

张洪雷

魏丹丹

姚秋菊

周二

王毅刚

任   毅

曹   晋

王成虎

姚秋菊

钟骏慧

周三

王毅刚

涂雅丹

陈景远

黄晓苏

任   毅

周四

王毅刚

任   毅

杜   磊

陈景远

陈照龙

王成虎

周五

王毅刚

任   毅

钟骏慧

张传志

钟骏慧

姚秋菊

周六

李秀华

任   毅

姚秋菊

/

周日

黄晓苏

王成虎

杜   磊

钟骏慧

/

实际出诊医师以科室安排为准


往期精彩推荐

本草食汇 |  糖尿病肾病:日常预防与调护很重要


喜讯 | 重庆市中医院12个科室分别获批市级中医名科建设项目、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科普新知 | 服用中药期间需要忌食萝卜吗?


文稿:唐小亚 杜磊

编辑:王瑞娜

校对:鲍   佳

责编:陈   英 

审核:任   毅 林贤梅 庄文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