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这个小区的广播站“红”了整整21年!而“广播员”却是……
3月初的某天早晨,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小区的活动室内,9岁的马同学自信地坐下,稍稍清了清嗓子后,气定神闲按下了话筒开关,准备履行一名“广播员”的职责。
植树节前夕,紫藤苑“红孩子广播站”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号召广大居民大力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新风尚。尽管童声稚嫩,但却有模有样。一经播出,勾起了社区居民的点滴回忆,“久违的广播声又响起来了,听到‘红孩子’的可爱童声,心里暖乎乎的。”
对于不少紫藤苑居民来说,这个已经诞生了21年的“红孩子广播站”寄托着他们心中的一份特殊情感。
打开学校外的生活之门
“红孩子广播站”是紫藤苑多年来一直培养的红色项目。时间回到1999年,时任紫藤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杨兆顺在社区内召集了一批不满十八岁的青少年组成小志愿者服务队,并送给他们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孩子”,希冀在他们心中种下红色育苗,赓续红色基因。
那时候,孩子们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机会远不如现在多,每逢寒暑假,除了参加一些公益劳动外,就是在小区里玩耍,或是到围墙外的河里抓鱼,家长们对此很不放心。“与其这样,不如把孩子们有序地组织起来,让他们学本事长本领,打开学校之外的另一扇生活之门。”尽管时隔多年,回忆起当初成立广播站的初衷,杨兆顺依旧记忆犹新。
广播站有很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对于“爱表现”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展示自我的舞台。短暂的培训后,经过挑选的小广播员们正式“上岗”。孩子们每天准时报道,采访、写稿、编排、播音一样不落。渐渐地,广播节目也丰富多彩起来,有小区新闻、国内外大事,也有小品和唱歌,深受居民们的喜爱。
自从广播站成立以来,小区里的孩子都为能成为广播站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在参与中,不仅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家长们也跟着放下了曾经悬着的心。
童年情缘代代相传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早已从传统的户外广播转为线上的智能设备,紫藤苑不少户外广播也因小区综合修缮、年久失修等原因而“失能”,因此“红孩子广播站”曾逐渐淡出居民们的视线。尽管听广播的人越来越少,但居民对于这个广播站依旧有着很深的感情。如今,紫藤苑也成立了社区微信公众号,红孩子广播站的部分内容也渐渐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对于时代带来的变化,社区居民们说,“变的是传播方式,不变的是我们对于广播的一种难舍记忆。”
时光荏苒。当初的“红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立业成家。“有的入了党,有的考上了名牌大学,还有的事业有成……”当年自己亲手栽培的一株株“育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这让杨兆顺感到无比欣慰。
据紫藤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斌透露,当前正在进行综合修缮的紫藤苑小区,已经将修理小区户外广播提上了日程。预计在下周,稚嫩的童声就将正式在小区上空再次响起,不解的童年情缘还将在紫藤苑内代代相传。
资料:新闻晨报
编辑:吴兴婷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