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校长朱俊:高原上战“疫”,我与“支边”有着不解之缘
近年来,普陀教育系统选派了一批批优秀的干部教师奔赴西藏,他们“嵌入式”将上海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带到对口帮扶学校,与当地教师深入交流、共同成长,成了一颗颗催发当地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金种子”,朱俊便是其中之一。
啃下“硬骨头”
争分夺秒保复学
7月22日,朱俊随着上海援藏团队抵达日喀则,7月26日,抵达亚东县。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他便做好了充分的开学准备工作。不料在开学前夕,新冠疫情扑面而来,一场高原上的教育战“疫”随之而来。
受疫情影响,2022年秋季西藏中小学开学时间紧迫延迟。担任亚东中学校长的朱俊带领线上教学领导小组,成立了五个工作专班,制定了学校线上教学工作方案——通过全市统一直播课程加学校线上课程的方式,在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全面实施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齐头并进。
部署复课复学工作
实际上,在高原做好线上教学工作,阻力比想象中的要大。“我们学生当中有大量农牧民的孩子,8月正好是放牧的黄金季节,在山顶、高原地区的夏季牧场,几乎没有网络信号。”光是将参与线上教学这一信息传达给他们,朱俊和老师们便花费了不少功夫,有时甚至只能凭借“口口相传”的方式。“有的地方即便是信号增强也不行,于是我们便与县政府、教育局沟通,一起联系相关通讯运营商,临时去搭建信号塔,确保线上教学的全覆盖。”在开学一周后,他们总算啃下一块块“硬骨头”,保障了全校学生正常进行线上课程学习。
线上教学期间,在组织统一观看全市课程的基础上,朱俊同志根据学校情况,安排了47位任课教师使用腾讯会议、钉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补充教学,在每个年级每周实施12课时补充线上课程,进行教学内容补充、完善。此外,朱俊在教学管理举措进行优化,从点名、作业批改反馈、课堂互动方式、学习听课数据统计、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设计了细致的教学管理制度,以此保证线上教学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
虽然一到西藏便面临了疫情的“大考”,但在克服许多不易的过程中,也使他更快地融入了学校教师团队,在和教师团队准备复课工作,保障线上教学的过程中,他多次为教师团队的责任感所动容。学生线上学习出现问题连夜解决,为了做好复课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撸起袖子就是干。清洁校园,打扫学生宿舍,整理学生床铺,维护各类设施,大家总是毫无怨言。“每天上完课了,我和老师们就在一起义务劳动,劳动完了,一起喝一杯酥油茶,聊聊天,从这些点滴中我感觉到淳朴、真诚的教育气息,这种爱心与责任,恰是我们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底色。”
朱俊参与义务劳动
立足本土化实践
持续擦亮品牌教育
赴藏前,朱俊已经担任了十五年校长,十年党支部书记,是一名有着丰富学校管理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此次援藏,他除了回归本职担任亚东中学校长,还有着一个重要的身份——亚东县教育局副局长。
如何更好地利用好普陀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当地实际教育情况,针对性地打造课程品牌、提升整体教育教学品质,成了朱俊此番援藏之行的重要命题。作为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普陀团队中的一员,朱俊发现此前的每一次援藏都留下不少成果,如校园科技馆、种子实验室等等。与此同时,朱俊认为在成果本土化上还有很大空间可为。“比如说有些援藏项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海的智力帮扶,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固然重要,但同时也需要多培养本土教师,使上海的先进教育经验实现亚东本土化。”这将会是他在西藏三年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此外,还要持续擦亮亚东中学“三色教育”品牌特色,即红色教育、绿色教育、蓝色教育,分别指向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科普教育三个方向。
朱俊(左)与老师谈心
因青年时期父母在新疆支边,朱俊有过十年的新疆生活经历。这份对边疆地区的熟稔与情结让他此次迅速进入角色。去到西藏亚东县的三个月里,朱俊一边积极调研学习,一边寻找切入点展开工作。前几日,朱俊刚促成普陀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和西藏自治区亚东县教育局教研室结对帮扶,这一机制旨在帮助培训亚东县教学管理干部、教研员和骨干教师,提高他们的立德树人能力和新课标新课程实施能力,而这无疑将为教育本土化工作的推进打下扎实的基础。
记者:张成妍
编辑:叶嘉诚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