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普陀的TA荣获市级荣誉,快来了解一下→
喜报!
普陀区案例入选
“2022年度上海市法治建设
十大优秀案例”
近日,上海市委依法治市办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上海市法治建设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普陀区司法局、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共同申报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创新基层依法治理路径》获评“2022年度上海市法治建设十大优秀案例”。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宜川路街道是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法治、自治、共治、德治的“四治融合”来实现苏河岸线贯通的吧↓
宜川路街道
宜川路街道积极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中远片区联合党委,开展楼组党建。
在此期间,“致中远两湾城的全体共产党员的倡议书”——一封来自基层党组织的倡议书,引起了小区居民的极大关注。这份倡议书由中远两湾城314楼组党小组组长陈步君联合楼组党员共同拟写而成,生动地陈述了苏州河岸线贯通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意义,号召小区党员和居民全面了解工程,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给予工程热情支持。倡议书发出后,党员居民发挥示范作用,带头签订共建共享协议书,团结和引导楼内其他居民参与共建共治,积极推进中远两湾城各类社区治理资源融合、各支队伍整合,形成有效工作机制。
与此同时,街道还积极建立特大型社区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社区民警“四位一体”定期沟通协调机制,为推进社区治理打牢工作基础;发现和挖掘有专长、有热情、有影响的社区能人、达人和热心人,建立社区“智囊团”,为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加强法治宣传
通过联合普陀区司法局、苏州河贯通工程法治保障专班工作人员,街道加强法治宣传,向居民群众宣讲其关心的开放后河岸区域权属、沿河步道后续管养等法律问题。同时加强与相关区级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坚实的法律、资源支撑。
街道从切实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入手,邀请政府法律顾问和有关职能部门法务专家组建专门的法治保障团队,及时回应居民的法律诉求,促进矛盾纠纷前端化解。
除此之外,街道还积极发挥法治治理优势,切实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探索构建基层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沟通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的通道,为群众提供参与公共决策的平台,提高公众参与的水平,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针对中远两湾城小区权属用地问题,街道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为指引,通过意见箱、电子邮件、征询表等渠道广泛收集社区群众意见和建议共计2000余条,分析群众最真实的意愿和诉求。
广泛收集社区群众意见和建议
同时,与小区业主协商,形成“前期协商—业主大会征询表决—签订协议—项目施工”的贯通工作路径,订立“共建共享”民事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确立政府方建设、使用和管理沿河区域权以及小区业主的获得补偿权的实施框架,各方均要遵循共建共享契约,依约办事,激发小区居民支持苏州河贯通的主观能动性。
为广泛倾听民意、回应关切,街道多方式多渠道引导居民有序有效表达诉求:组织“宣讲会”,收集群众建议,共计召开宣讲会20余场,覆盖人群近2000人次;召开“磋商会”,汲取群众智慧,连续召开关于“沿河楼栋安全”“远景路停车”“中三区域步道设计”等13场业主磋商会;建立“接待点”,与业主“面对面”,及时消除疑虑;开设“心愿墙”,共谋两湾未来,在久龄家园和中远四个居委会的“心愿墙”上汇聚了近百个来自居民的微心愿……
广泛倾听民意、回应关切
街道坚持把居民反映频次最多的问题放在最前面解决,群众的事与群众商量着办,化解贯通施工期间小区管理、安全、扰民等矛盾纠纷,让居民的诉求表达有人听、有人管、有人办,不断提升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宜川路街道
在社区治理中,宜川路街道始终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始终,建立民意表达机制坚实基础,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精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构建了高效多样充分的群众全过程参与渠道,找到了群众意愿和诉求的最大公约数,进一步完善利益协调和纠纷化解机制,以法治、自治、共治、德治“四治融合”有效化解矛盾,在“还河于民,还岸线于民”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基层依法治理的新路径。
记者: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宜川分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司法局
编辑:杨军慧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