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渡重洋,一群外国人来到普陀研学中医
过去的三伏天,普陀区中心医院迎来了“冬病夏治”的大客流。艾灸、拔罐、三伏贴……正当居民、患者享受着“家门口”的中医治疗时,有一群外国人却远渡重洋,特意来到普陀,走进医院学习中医适宜技术。
冬病夏治现场
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医学院,普陀区中心医院每年会接待来自比利时、法国等中医学院中医研修班的学员,热火朝天的冬病夏治现场,也成了带教外籍学员的课堂。“我是从比利时来的,那边冬天很冷,也有很多关节疼的患者,我对艾灸非常感兴趣。”学员苏菲告诉记者,以往他们治疗关节疼的患者都是全年治疗,这次学习之后,知道了三伏天治疗关节疼效果会更好。
“我一直很喜欢中医的针灸,很神奇,而且很有效,我把学到的针灸技术运用到我的工作中去。”第二次来医院学习的比利时学员菲利普,于2019年在普陀区中心医院完成了针灸临床实习。凭借着对针灸技术的热爱与钻研,他不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更勇敢地迈出了创业步伐,创立了自己的针灸诊所。
现场教学
诊所开业没多久,菲利普就遇到一位偏盲症患者。在他悉心施针,持续治疗之下,成功治愈了该名患者。“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很喜欢中医,也很信任中医,我也要不断提升我的技术。”如今,菲利普的针灸诊所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不仅为患者提供中医治疗服务,还让更多人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今年,菲利普再次满怀激情地选择重返普陀区中心医院,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针灸技术。
来自法国的学员路易,子承父业,重走父亲当年走过的中医学习之路,来到普中心学习针灸疗法。“我的父亲七年前在这里学习了针灸疗法,回到法国,他常常用针灸为患者治疗,为他们带去了希望与康复的曙光。”路易的言语间充满对父亲的敬佩和对中医的向往。
艾灸
自幼受到父亲学习中医的影响,路易的心中种下了对中医文化的浓厚兴趣。今年,他毅然决定重走父亲的中医学习之路,参加了中医大国际交流,来到普陀区中心医院系统学习针灸技术。
这段法国父子两代人的针灸传承故事,不仅见证了中医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深刻诠释了医学世家的责任与担当。
“中医很神秘,是人类医学的瑰宝。我很高兴能来中国学习。”国际研修班学员阿蕾科沙深耕兽医领域多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针灸这一古老而神奇的疗法,被其独特的疗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于是,她毅然决定跨越专业界限,参加了中医专业的针灸临床实习。
学员与导师合影
“这个针法叫‘烧山火’,可以用于虚寒性疾病的治疗。”学习期间,阿蕾科沙全情投入,不仅系统学习了针灸的理论基础,还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针对不同病症的针灸治疗技巧。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她的医学视野,更激发了他将针灸应用于兽医领域的创新思维。回国后,阿蕾科沙带着满满的收获与热情,开始尝试将针灸疗法引入马匹的治疗中,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20世纪80年代起,普陀区中心医院康复科就开始承接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国际中医研学班,累计带教来自各国的学员200余人次,在传承与创新中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医的力量。
记者:易雯
编辑:戴琳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