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专栏】全运报道——我和手球有个约会
可能很多人有与我相同的经历,就是年少时偶然间看到一个运动项目,很有意思,但再遇到却已过多年。记得第一次遇见,是中学时期从电视荧屏上看见,从解说员的评论中知道这是手球,没想到再次遇见手球是十年后2006年国家女手备战亚运会的时候,从此就和手球约上了……,如今一晃又十年过去了,容颜已变,球情依旧。在再遇到手球之前,我跟大家一样,喜欢打篮球、踢足球,喜欢看球、调侃体育,觉得手球好奇怪,再遇到手球之后,除了一如既往喜欢踢球、看球,更觉得手球好有魅力,也更让我了解了全运、了解了体育。
全运会为什么这么重要?
虽然手球是“舶来品”,其实从第一届全运会开始就有手球项目,手球是奥运会、全运会“元老”项目,是我国的“军球”,历史悠久。很多人不了解全运,更多人不了解手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简称"全运会",是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在竞技体育界的地位,就如同高考在学校教育的地位一样,宣告全运会开幕的往往是国家领导人。不了解全运就不了解中国体育,不了解中国体育,就不了解中国。
首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是不是与建国后的高考历史有一拼?全运会往往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奥运会结束后一年举行(前三届的间隔时间并不固定,长的间隔有十年之久;第七届间隔了六年之久)。全运会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史的写照。今年全运会是第十三届了,在天津举行。
全运会设项一直在变化。
手球作为竞技项目虽然几乎每届全运会都有,但其他项目就未必如此了,全运会在不断发展,设项也不断变化。
全运会设项主要参照的是夏季奥运会(冬运会对应的冬奥会项目),也增加了民族传统的一些项目,由于奥运项目的演变、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每届全运会的项目不是一成不变。从这届天津全运会开始,增设了很多群众体育的项目,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全运,让全运变成全民运动会。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些争议。比如全民运动项目选择的依据,有些群众参与率低的项目也成为全运项目。有些群众参与高的,比如电子竞技为什么不能入选?还比如群众参与的全运项目也设定金牌,会不会引发群体项目也出现以前竞技体育中出现的赛风赛纪问题?再比如群众项目参与人员的界定,退役的运动员可不可以?学校高水平运动员可以如何参加?等等,全运的改革变化还将继续。
当前,中老年人喜欢的健身项目是慢跑走路广场舞乒乓等为主的相对负荷比较低的运动,而青少年喜欢的运动项目则是足蓝乒羽等相对比较复杂的运动,而在普通人的健身选项中往往没有手球。虽然手球场地可以灵活布置,手球规则简单易玩,手球比赛精彩激烈,但老百姓对手球场地不常见,对手球规则也不了解,手球作为全民项目推广总体上困难还很多,手球成为全运全民项目还不具备条件。
全运会就是最重要的国家级比赛,全运会是中国举国体育制度的核心平台。
手球是典型的举国体制项目,手球的发展和问题离不开举国体制,什么是举国体制呢?
举国体制的核心运行机制就是:各地市队运动员通过各省级比赛选出优秀者进入省队,各省队运动员通过国家级比赛选出优秀者进入国家队。所以,全运会是我国各地竞赛交流、竞技选拔最重要的平台,也往往在很长时间内被作为各地体育管理部门工作绩效的考核平台,很多地方竞技体育的工作就是按照全运会的备战来组织的,所以,各地非常重视,国家队也非常重视。很多人通过全运会改变了人生,上了一层次,走向了世界,也有很多人在全运会继续折戟,原地踏步,退出舞台。竞技体育就是这么公平而又残酷!
历史证明,在一些运动项目如举重、跳水、射击、乒羽等,国外玩的人不太多、不流行,市场化不发达,我国的举国体制能发挥相当的优势,虽然偶有起伏;但如果遇上国外民众比较流行,市场化比较发达的项目,比如网球、体操、水上、游泳、击剑、田径、自行车、柔道、跆拳道、击剑、滑冰等单项,我国的举国体制遇上欧美的全民体制就往往处于劣势,虽然偶有惊喜。要分析某些单项的国家队或省队成绩为什么总是低沉,不要再老纠结于教练、训练、伤病、体能、康复、心理等表面问题,而必须得从体制上找原因:是不是这套举国、举省体制运行不畅?是不是人制大于体制的情况越来越多啦?表面上竞技水平差距都存在可以通过训练改善的假象和偶然,实际上存在巨大的难以弥补的体制鸿沟和必然。
还有一点是,我国举国体制没有根本上促进我国的同场对抗的集体球类项目(如足篮排手曲棒垒橄冰)竞技成绩取得突破,虽然有小插曲。中国集体球类要想脱胎换骨、变成强队,真必须得走市场化、全民化、职业化的路子,特别是男子项目。那些成绩好点儿的集体球类省队肯定是在举省体制上先行改革多的。手球是典型的举国体制下的集体球类项目,从第一届全运会开始就有,但这么多年始终不温不火,没有我期待的那样能大红大紫,很重要的原因是虽然有举国体制优势,但没有取得特别引人注目的成绩。
全运发展中的危机
全运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最大的危机就是兴奋剂(体能主导项目)、判罚不公(表演计分项目为主)、赛风赛纪等引起的对唯金牌论的批驳,以及大投入(资金、人力投入巨大)与大浪费(场馆闲置荒废)引起的对全运举办意义的声讨。现在的全运更多的引入社会资本,场馆建设更加注重与社区和学校融合,鼓励更多的全民参与,同时淡化金牌。但是,竞技体育目的就是按规矩争金夺银,淡化金牌实际上就是淡化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成绩受影响也势所必然,所以中国竞技体育总体水平下降是与我国竞技体育意识形态改变有关的。
中国手球由于“军球出身”,作风严谨,赛风赛纪、兴奋剂等问题从未发生,但中国手球这几年竞技成绩像中国竞技体育总体水平一样也在下降。中国体育代表团从1984年至今共参加了9届奥运会,而期间中国女子手球队五次打进奥运前八名,分别是1984年洛杉矶第三、1988年汉城第六、1996年亚特兰大第五、2004年希腊第八、2008年北京第六。在亚洲,中国女子手球队2010年曾获得亚运会冠军,多次取得第二的成绩。但近些年女子手球已经两届奥运会未出现。中国男子手球水平在亚洲的位置就如同中国男子足球在亚洲的位置,但弱弱问一句“谁不知道足球?谁又知道手球?”作为冷门项目,手球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跟其他典型球类(如曲棒垒橄冰水)一样,要亟待突破体制壁垒,总结并吸取足蓝职业化改革的经验教训,寻求职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解决方案,否则依然很难摆拖水平不高、影响不大、认可不足的尴尬境况。
中国手球的老朋友、国际手球联合会主席穆斯塔法认为“手球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运动,手球是一颗钻石,需要进一步打磨,以使他璀璨发光”,这不仅是对国际手球的愿景,更是对中国手球的期待。(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图文编辑|朱灵玉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邮箱:dongshangyj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