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志理:体育与成长——如何正确理解动商

爱运动tyxy 动商研究中心 2019-08-31



编者按

       文中内容为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院长李平教授根据《体育与科学》杂志主编程志理教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高等学校动商与健康中国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李平教授整理内容如下

受南京工程学院体育部李海燕主任邀请,本人有幸参加由中国高等教育学院会组织、南京工程学院承办的“2018高等学校动商与健康中国论坛”。会上再次聆听了《体育与科学》杂志主编程志理先生关于“体育与人的成长——如何正确理解动商”的主题报告。这是我第二次听程先生在公开论坛上谈论此话题。“体育是以智力为灵魂的事业”,我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程老师对体育的理解,对体育学科核心要义等因素,有了更深刻的解读。在征得程志理先生同意的情况下,根据现场听课记录及录音材料整理,并刊登在爱运动平台,以供更多体育爱好者观看并讨论。体育作为研究人的运动行为的科学,它伴随人的成长全过程,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


                                  2018年4月18日 于徐州


程志理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高等学校动商与健康中国论坛”的发言:

这个论坛起先邀请我时,我报的题目是《体育与成长》,想讲体认的成长意义,临到开会前几日,宗平教授来电话说最好加上对动商的理解,因为这是一个动商论坛,又是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后来我想想也对,因为我这是第三次参加与动商有关的学术研讨,我发现做体认新范式研究整个过程,是伴随着对动商的反思。动商是我研究的一个参照,一种对视,一种对话。为此,就把讲题改为“体育与成长---如何正确理解动商”,我就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讲。前面清华大学马教授讲了关于运动认知健康认知是从认识角度讲的,我从本体角度来阐述什么叫身体认知?这是一个与动商有关的概念,也是一种观察动商的方式。

30多年前,我们《体育与科学》杂志,就在做体育本体论的研究工作,前几日北京体育大学的一位博士查资料,发现了我们1989年在黄山开的一个“体育本体论”学术沙龙的综述文稿,很兴奋地问我,是的,大家都知道《体育与科学》,30多年前在国内“体育文化”研究,涉及到体育学的学科定性。我是把体育作为人的运动行为特征来认识的,这是一种本体论的观察。我们把阐释学的方法引进从文化阐释的角度探讨体育的意义

我们知道体育学的研究历史不长它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二战,体育作为一个学科来研究,前苏联的研究最早。苏联人研究体育的学科定位有问题,他们强调巴甫洛夫学术是体育的自然科学基础,“体育研究人体”这种生物观的体育学研究一直延续到今日。我从本体论出发,把体育定位于人的运动行为特征的研究,刚刚正伦教授讲到,要追踪体育的即体育的本质是什么?我说体育一般不用“本质”一词,我是用“本体”一词去阐释体育的。大家都知道,今天是科技昌明的时代,科学还原的观点强势,自然主流研究体育思路是科学还原论的,在生物学层面建立体育学。这三十多年来,的思考和写作,就是与体育研究的生物观对视,这些年又伴随着动商的研究,提出体认新范式建设工作

人的生命活动、生命现象,生命如何存在首先,人是动物,是一个新陈代谢体。当代物理学的研究,已经揭示一个事实即我们说的主体之外的客体存在的物质,并不是客观存在,而是关系性存在。从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到今天最新的对物质的理解是弦论,现在物理学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观点——弦论,物质存在的状态小提琴的弦一样波动的,像波一样,是生生灭灭的状态。原来客观世界的物质,不是一个实存的东西。它是一种我们称之为“关系性”存在,这种关系性,意味着物质它是一个能量体,我们都知道,前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他们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波。物理学的研究,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物质的波状性原来也是跟人的生命体一样存在的,都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的。刚刚正伦教授说,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是《道德经》里面的发问,道是什么呢?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无中生有”。这个活色生香的花花世界,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无中生的有,无是什么?无就是能量体,那个被定义为“黑洞”的宇宙流。

太阳系的星球按照轨道在运行,为什么会在轨道中运行,就是能量场的作用。人的生命体也是一个能量场,现在物理学的研究消解了“人文”和“自然”两分的观念,原来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的客观存在统一于能量体的观念,是能量存在的不同形式。我们终于为生命体的本体论解读,找到了科学的依据。我们从认识论建立的世界图景,带有知识的想象,这与我们的认知科学体系强调概念认知和形象认知而忽略身体认知就是体认有关。概念认知是脑认知,属于高级认知,而身体认知是低级的,但是身体认知是基础的。我们经常会说“身不由己”,“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等等,什么叫身不由己?有个试验,能说明这个问题。让一个运动者站立,在身上贴36个电极,从脚踝小腿膝盖大腿到腰腹部,到前臂后臂到肘到腕关节等等。实验员给运动者一个口令:请举起你的手臂。看运动者做这个动作时,哪一个电极的红灯先亮,来测肌肉工作序列,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本体论解读的实验。在座的各位,有人知道哪盏红灯先亮?很多人都认为是肩肘手的红灯先亮,真实的实验结果是脚踝和小腿部的先亮。原来人的身体是自主性,站立的人要保持平衡,这是不受脑意识控制的。我们一般认为,做动作是建起肌肉神经联系,我们听到动作指令做一个动作,那是肌肉神经联系,但是人体活动中大量的动作是非意识状态的,比如我们可以走路边看书,边走路和别人说话,说话的时候不需要想如何迈腿紧张焦虑时我们会有不自觉的身体动作,等等。身体认知在先,这是身体的主动性。在认知科学体系里,只强调概念认知和形象认知是不完善的我们在运动场上,常常听运动员说我讲不好,我做给你看,动作是做的不是说的,这个做的动作就是身体认知,体认。

动作特别是技术,我们很难用语言表述,因为动作形态、技能状态很多都是“默会”,这一点特别重要。体认的默会特征,也说明了非概念性。我们经常说一句很富有哲理性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不知道大家对这句话如何理解?真理其实就是概念认知的产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定义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建立一个概念体系但是概念体系的世界认知是不是世界的本原,我看,未必。从科学发展史来看,就是一部纠错史,地心说存在一千五百年,最后还是被日心说纠正了。我们说我们建立了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就是我们对世界的一认识,也仅仅是一种认识。这种理论究竟不是符合客观存在性呢?需要检验,检验的方式就是实践,实践是人的实践,人的实践直接诉诸感官系统,感觉不会欺骗人,观念理论都有虚伪性,可以欺骗人。体认正因为感觉系统基础性特征,而成为了对概念认知的判断体认的基础性意义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最生动的注解

很长时间,我们都在说体育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没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没有自己的方法论体系,我们只能借助于母体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运动中的人体,于是就建立了目前体育人体学科和体育人文学科的一个学科框架我不能接受体育是应用学科的说法,体育作为人的运动行为特征研究的学科,是人类学的一部分,是人学的有机主体。社会上对体育有一种误读,调侃体育的人,说体育就是跑跑跳跳的事儿,言外之意你体育人没有学问,没有创造力,错,大错也!读书写作做学问,是透过逻辑的思维反省,汲取大师的学术理论,加以诠释、改造、模仿、继承,等等,其学术研究的成果也就是意识思想的跟进,概念的解释,真正有创造性的思考,诞生新概念的可能性较小,只有极少数人的研究才能创新,成为诺奖的候选人。但是,从事体育运动,就不同了,运动者在瞬息万变、无法停止的运动情境中,那种刻不容缓的应对,那种不假思索的妙招,完全依赖于创造性经验。你想呀,一个控球的足球运动员,面对己方、对方队员,要做出一个动作,示友、诱敌,踢出一脚球,且是凸面弧对凸面弧的球和脚面(足球的人球关系是最脱离自然动作的)的高难度,这是多么大的挑战,又是多么需要运动者自由自在的创造力表达。运动中先于意识的行为特征,是创造性的“身体思想”,每一次“身体思想”都需要个体的独特的身心意义的表达。体育,不光进行着身体运动,更进行着智力运动。在认识、实践、谋略与反谋略等等过程中,都大量贯穿着智慧的运动体育是以智力为灵魂的事业。但是我们很长时间都是把体育作为手段对待,把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作为体育的目标如果我们从体认的角度去看体育,就回到了体育的本体,体育的智慧特征,证明了体育的决策性,不是因果决定。做决策就是游戏的特征,不论什么性质的游戏,决策是基点,游戏就是判断,不停地判断,运动中的人是一个决策者,没有价值预设的决策者,何以致胜,决策也。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的目的性在先。体育的手段性是因为参加了社会的构建,作为社会文化形式的体育,必然有手段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人类进入21世纪所谓的人本时代,一切东西都面临回归,寻求其本体育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也在寻觅自己的本体归宿。

    体育的本体回到了游戏,这是人作为文化人的意义,因为人因游戏而始,文化因游戏而生,刚刚动商论坛的组织方要我给论坛题词,我就写下这两句话。“游戏创造人”至少对认识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做个简单阐释,今天这个社会强调的是民族国家,所以世界上有许多问题,譬如战争、恐怖活动,都是因为宗教信仰、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理念所导致的。宗教、国家和民族的认识,是价值观在先,跟认识论的偏差有关系。但是“游戏创造人”理念一旦建立,就能帮助我们发现,原来人是有同源的,都是在自然法则下成长;原来人群是有共性的,都是在社会法则下互动的。这就为人类的交往趋向人本主义、趋向和谐和平,提供了内在同构的观念一致性。所以,我会这样看待“游戏”在人类文明史中的价值:巫、舞、武,三位一体,这是情本体之必然。人类进入采集的丛林时代,创造了巫魅世界。体育是以动作技术学习为特征的,动作技术传授与巫舞传授,有内在一致性,2009年我随胡小明教授在黔东南做独木龙舟竞技的民俗调研,与独木龙舟下水仪式的巫师聊过,看他表演巫舞,听他说子承父业的巫舞传授与学习,我明白了体育教师就是制度体制中的巫师职业类型;随后进入农耕文明,人类创造神话世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工业文明后,现代体育运动成为商业文明的表征,这是资本文化特征,巫、舞、武,这条内在同构的观念一致性,恰恰就是文化演绎史的反映。未来,人工智能虚拟世界的出现,“四面八方”这个挣脱了三维视觉空间的人类古老的想象,得以实现,虚境成为了消费对象,漏洞既生,另一种美涌入充满,如此不已。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动商就不会理解身体锻炼的效果动商作为运动能力的另类说法,可以表征身体运动的素养,但是我眼中的动商什么呢?我理解它是对人身心完善的一种口号方向性指向“动商”应该是一个达成性的概念。作为方向性的口号,动商可以作为行动计划的关键词具有指向性。从体认的角度动商口号有号召力,对于建立以身体认知为基础,以身体图式为形象认知中介,形成指向本体论的概念认知新体系,体育对认知科学贡献也是体育学作为人学的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讲完了,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1.  “2018年高等学校动商与健康中国论坛” 鸣谢单位

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高等学校动商与健康中国论坛”在南京工程学院召开

3. 【新华日报】清华教授:强制体育 有助培养好习惯



微信ID:dogshangyjzx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投稿邮箱:dongshangyj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