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体育”浅谈
近日,王宗平教授在梳理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变迁及其效果后,在国内公开提出了“强度体育”这一新的理念。显然,这一理念是他在比较和分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引进日本“快乐体育”理念和本世纪初引入欧美国家的“健康体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服务于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要求和现实状况的新的体育教育理念。
笔者以为,强度体育无论是对于当下落实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还是对于彻底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都具有精准切中时弊,直指体育本质的价值,推行“强度体育”对于有效地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有效地落实新的高中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抓好中考体育和高中学业水平评价等,都有着朴实而精准的引领意义。对于健康中国的实现更是具有明确的运动实操化指引,同时它也更加贴合当下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支撑的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强度体育既是理念,也是方法。对于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它是一种提升一种升级板的理论阐述。也许有人会从字面上或从概念上认为,强度更多地局限于或较多地是指向体能的发展,其实在一体化改革或者说全面认识体育的功能与价值的今天,大到对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体育教学课程的实施,具体到各种运动技能的学练,各种心理品质的滋养,都需要在一定的强度中体验和获得。因为人格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意志品质的培养,一定是得益于真实的体育,一定需要有强度的体育,一定需要在真实的对抗场景下进行足够的身体刺激和精神磨砺。事实上,“强度体育”这一新的理念,也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推进健康体育模式的必然要求。
运动科学与实践始终表明,没有足够的运动负荷,没有足够的运动强度,落实新课标也好,增强学生体质也好,以及实现全民健康都是不可能的。否则,就只能停留在过去一些老的做法和老的状态之中。
可见,有强度的体育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体育,也才会有有效的体育教育。我们强调体育教育要回归体育的本原,所谓本原,就是有着一定有强度的真实的运动场景,否则就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体育。“强度体育”就是告诉所有人运动需要也必须要置身于真实的活动场景中。我们现在提出的学会、勤练、常赛正是需要在这些过程中紧盯必要的强度,在有一定强度的活动中完成全部的认知、技能、机能和品格学练。
我以为,强度体育与健康体育模式是相通的。但它更加鲜明或者说更加直白响亮,而且直逼核心素养。使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的健身爱好者能够明白地确立增强体质一定要有适宜的强度,只有有强度的运动才是有效的运动,才能改善机能,提高身体素质。
今天,可以这么说,强度体育的提出恰逢其是,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强度体育完全应该成为今后相当时期内指导体育教育行动的口号及指南。
往期推荐
END
出品|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
策划|动商新媒体中心
图片|网络
编辑|李 言
初审|张红兵
审核|王宗平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
投稿邮箱 | dongshangyj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