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体育课,应该步入“强度体育”时代

王宗平等 动商研究院
2024-09-23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学校体育,关乎学生个人的体质健康,更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与竞争能力。落实体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改进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要改进体育教育,需要提高体育课质量,运动强度是体育质量的关键。


1.体育能不能上升为主课,不能只看课时


 教育部去年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称“新课标”)。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施行。“新课标”指出,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其占总课时比例10%-11%,仅次于语文(20%-22%)、数学(13%-15%)。“体育上升为第三主课”?不过,至少在10多年前的2011年版“课标”里,体育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总课时中的比例就已经达到了10%-11%,高于外语,排名第三。显然,如果仅以课时长短为判断标准的话,体育成为第三主课早就不是新鲜事了[1]。在中国教育体系里,如果从课程时间看,可能再也没有哪门课程比体育课的地位更高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要上十四年的体育课。更何况现在已有不少的高校在大三、大四也开设体育课,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云南大学等。现在,在国内部分小学,一二年级的体育课已经做到了每天1节,再加上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体育的课时量远超过外语,甚至可能超过了语文。但如此不断增加的课时,并没有托起一个真正具有主课地位的体育。


为什么我们国家在不断增加体育课时、不断呼吁提高体育地位的这20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却一直是个问题?很多同学十四年体育课,学不会一项运动技能[2]。因为我们的体育课,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在国家层面“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开齐开足体育课”等一系列大好政策下,体育课本身并未根本上提高质量。开齐开足体育课,须对症下药[3]。


2.体育能否提高体育课质量,关键看强度


新课标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标准做了界定,提出要“科学设置运动负荷”,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每分钟140-160次,对体育课强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体育正式进入“强度体育”时代,这也是顺应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对体育教育质量提出的新要求。


 2020年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朱琳同学的毕业论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验法,选取上海市回民小学96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不同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干预,探讨不同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小学生情绪智力及学业成绩的影响,为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的研究以及改善小学生学业成就及情绪智力、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研究不同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小学生情绪知觉和自我情绪调控这两个方面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在体育课中累积时间达到60%时,对小学生语数外成绩有一定改善作用,尤其是对英语成绩改善最佳[4]。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制订了《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指出,为增进心肺、肌肉和骨骼健康,减少慢性病发病风险,5~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应进行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有氧运动。什么是中等到高强度有氧运动呢?


从运动科学的角度,有氧运动是指那些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随着运动负荷强度的增加,机体逐渐从有氧代谢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为主。有氧运动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基本上任何一种运动方式都可以做出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对运动强度的描述,而不是运动方式。比如跑步中的慢跑、游泳中的慢游可能是有氧运动,随着速度增快、运动强度增加,单位时间耗能增加,人体在跑或游中就可能更多的动用无氧供能方式而变成无氧运动。其实任何运动都相似,随着速度、高度、频度、负重或难度的增加,无氧比例就会提高[5]。每个个体训练、遗传基础不一样,导致每个人有氧能力不一样,每个人的有氧运动负荷也不一样。有些人的慢跑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就是无氧为主的快跑了;有些人的高负荷,可能是另一些人的轻松负荷。所以,在科学的动商观念中,一定是从个体的内部负荷(比如摄氧量、心率等)出发去评判每个人的有氧或无氧运动,而不是只靠外在的运动负荷(比如配速、频率、距离等)去做健身。


如果是好多人在一起跑,发现自己心率如果在有氧范围内,说明在跟大家差不多速度的情况下,您身体所承受压力较小,您还可以坚持较长时间,如果能按此态势熬到最后,还有冲刺潜能可挖;如果您比大部队其他任何人的心率都要低,那么说明您大概率会取得比这些人都更好的成绩。如果大部队一起跑,您这时心率已超过无氧阈心率,甚至达到心率180次/分以上,说明为维持与大家一起的速度,您的循环系统动员已经很吃力,跟他们一起跑必将坚持不了多久,如果一意孤行的不想掉队,运动风险会大增[6]。因此,强度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防范运动风险。


一般来说,健康的个体最大强度运动会达到自身最大心率,而“最高心率=220-年龄”,中等强度运动一般指最高心率的65-75%。以15岁中学生来说,其最大心率就是205,那么中等强度运动时,其心率要达到133-153次/分,这也是新课标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标准的科学要求。


但也有学者通过文献研究、逻辑判断,厘清特定运动强度与体质健康、体育教学的不同逻辑和取向,认为特定运动强度与学校体育健康追求并不都切合。认为平均心率强度存在理论偏差,其低、高强度可能违背中-高强度的“健康”假定,并指出特定运动强度与体育教学的内在规定和实质难以兼容,使得体育教学中的低强度教学过程和项目,以及德育的展开受到忽略,并指出在相关文件和实践中关于特定运动强度的"建议"或要求是对健身或体力活动中-高强度理论的误读与错用,且其并非发展体能、技能、体育品德等所必需,不宜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统一规定[7]。实际上,这些围绕学校体育体质健康与特定运动强度关联的争议和困境,根本原因在体育课强度监控的操作上存在困难,如果能加强体育课强度的及时监控,并能随时调整,必能提高监控精度,提高客观性。


3.体育课强度的监控需要科学


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特有的要素指标,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唯有体育学科具有运动负荷这一教学因素和变量指标,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特征。从个体运动动作习得的角度而言,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是动作技能学习由“泛化→分化→自动化”必不可少的保证,而合理的运动密度和强度刺激是学生身体得到有效锻炼的必要条件。但以往体育课强度往往采用主观感觉(摸脉搏),或根据运动密度等判断,实际上并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内部负荷强度。根据新课标的体育课强度要求,采用了心率这一客观的内部负荷评价方式,是一种巨大的认识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测定心率呢?“用手摸脉”的传统方式会由于脉搏和心率并不完全一致,以及主观上可能出现的误算,并不能特别准确的测定当时的心率次数,而现代电子技术、感应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得可穿戴设备能较好的跟踪个体心率。


有了现代化的运动强度测定手段,能否在体育课上推行,还要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要求,也要学生的适应和配合。如果是硬性规定体育课质量以学生平均心率强度为参考,是不是学校要承担购置和推广可穿戴设备的责任呢?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以运动强度为参考还是为依据,如果课堂比赛中运动强度高于平均心率,难道要主动减少比赛吗?因此,对于强度体育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4.小结


教育部去年发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校体育正式进入“强度体育”时代,这也是顺应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育的需要。体育能否上升为主课地位,关键看体育课质量——强度,同时要提高对体育课强度的统一认识以及对体育课强度的科学监控。


往期推荐

出品 |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

策划 | 动商新媒体中心

图片 | 微信图片库

编辑 | 白皓辰

初审 | 张红兵

审核 | 王宗平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 | dongshangyjzx@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动商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