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色魔,你以为有性教育就够了?醒醒吧
这是资深童书编辑 + 儿童心理咨询师丹妈
打造的原创亲子平台
为你分享提升孩子幸福感的一切
好书、影、音、物、育儿好文章
- 文 = 丹妈 -
私人微信:danma03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强奸实习女生”案件刷爆了朋友圈,相信你们很多人都知道了。在这里我还是简单说下事件经过吧:
南方日报实习生小卉,被指导老师成某(南方日报记者),约去报社楼下咖啡厅聊天,小卉以为对方是想进行工作指导,谁知聊天中成某向小卉示爱,小卉礼貌拒绝。
随后,成某提出换地方聊,小卉以为是要一起吃饭,碍于对方身份,没有拒绝。
路上,成某要抢夺小卉身份证,两人在路中僵持,引得路人侧目,小卉无奈松手。正当小卉对这位平时看上去严肃正经的“老师”的一系列行为感到奇怪时,成某已经在快捷酒店开好房间,并拉上犹豫的小卉上楼,随后反锁房门对小卉进行强奸。
之后,小卉害怕对方背景,想息事宁人,但最后在朋友劝说下报了警。
后续的采访中,小卉表示:“如果他是陌生人,我宁愿身份证不要了我也不去,但是他是报社的老师,我完全没想到老师有可能会这样,就以为他只是要和我谈谈”
“整个过程我都是懵的,我甚至没意识到那是强奸”。
这本是一个成人案件,但小卉口中的“老师”两个字,却让我不寒而栗。
01 七成的儿童性侵案件均为“熟人”所为
“老师”二字在孩子心中是多么神圣庄严的存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在孩子的眼中,“老师”绝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而是神一般权威的存在,老师永远是对的,老师就是道德的化身,正义的楷模。
新华网《2015性侵儿童调查报告》中,2013至2015年间,被曝光的性侵受害儿童超过1790人,平均每天0.95起。
著名犯罪心理专家王大伟教授表示,中小学生性侵的隐案比例是1:7,换言之,一起性侵儿童新闻的曝光,就意味着至少7起案件已然发生。
而更为令人害怕的是,七成的儿童性侵案件均为“熟人”所为,其中性侵多人案“教师”占四成。
甚至就在我撰写本文的过程中,网上又爆出内蒙古4名初中女生遭遇性侵的新闻,我们日常中对孩子“防范陌生人”的教育,显然已不足以让孩子避开熟人中的危险。
02 鼓励孩子敢于挑战权威,指出黑暗的存在
我想起几年前,曾和小伙伴们在社区开展过一个“儿童防拐卖防性侵”为主题的小组活动,参加的孩子从3岁到8岁不等,活动中,我们通过看动画、做游戏、情景扮演等各种手法,轮番向孩子们灌输安全知识。
活动成效还不错,孩子们在参与后,都能很快的说出“穿短裤背心的地方不能给人摸”这样的自我保护知识。
可在活动结束后,我突然想问问这些孩子:
“如果这时候要带你走的是一个漂亮姐姐,你去不去”
“如果现在给你糖吃的是邻居老爷爷,你要不要”
“如果摸摸你大腿的是老师,你给不给……”
只见,刚刚还答得像顺口溜一样的孩子,突然愣住了,隔了几秒,班上那个平时机灵得像个小人精一样的4岁女孩奶声奶气的答道……“给!”,其他孩子也都纷纷说“可以!”……“要!”……
本只是随口一问,可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却把我吓住了,我甚至还提示孩子们要不要再想想。
可是,十几个孩子,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个改口。
我被孩子们的单纯感动,也被孩子们的天真震惊……
随后,深深地意识到,自己花了那么多心思教给孩子们的“自我保护”,在那些邪恶的“漂亮姐姐”“邻居爷爷”“班级老师”面前,其实,就是一个纸老虎。
而这次新闻中已经21岁的大学生小卉,其实也就和这些孩子一样,她并不是完全不懂得自我保护。
安全教育年年做,儿童性教育,这几年也开始被人们广泛所接受,出现在课堂上。
可是,大多数孩子们对“坏人”的概念还是停留在“怪叔叔”“大灰狼”,这样“以貌取人”的既定角色中,甚至是特定情景中:
小卉在采访中说到:“我以为强奸都是在街上,黑漆漆的,跑出一个陌生人把你抓了,要有暴力,打晕你啊,拿刀逼你啊。强奸不是这样吗?我这样情况的,算强奸吗?”。
可多少新闻、数据中,拐走孩子、性侵孩子的正是那些大马路上看似面善的妇女,青青校园中道貌岸然的老师。
面对即将而来的危险,孩子们不是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火眼金睛孙悟空,而更像是唐僧,光天化日之下,妖精变了个模样,他们就迟疑了,甚至毫不犹豫的信了……
除了加强性教育与自我保护意识,“别让儿童独自出门”“允许孩子说不”“鼓励孩子敢于在神圣的领域,指出黑暗的存在”“别再对孩子说‘老师都是为你好,老师骂你肯定是你的错’”也许才是我们更需要做的事情。
03 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就是给坏人敞开方便之门
今年奥斯卡获奖电影《聚焦》,看得我触目惊心。
这是一部以几位记者为找出“美国神职人员奸污和猥亵儿童丑闻”的真相,而历经艰难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仅在当年的波士顿地区,他们就查到250名长期猥亵性侵儿童的神父。
影片中,记者们为获取证据,大量寻找已经成人的受害儿童,他们发现被下手的孩子都出自类似的家庭:低收入、离异、父母不和、缺乏关爱……
不是因为神父有什么偏爱,而是因为这些家庭出身的孩子胆小怕事,开口得可能性小,父母也不大留意。
一名受害者在采访中这样描述自己一步步落入“上帝之手”的心理经过:“如果你是穷人家的孩子,当神父留意你的时候,那可是件大事,一开始他只是叫你收收歌谱,倒下垃圾,这让你感觉自己与众不同,就好像主在向你求助,而当他们开始和你讲黄段子时,或许你觉得有点怪,可那也意味着你和神圣的主有了共同的秘密,然后他们会给你看色情杂志,你继续默许,直到有一天……”
影片中,当记者问道:“你当时没有把这些事告诉给谁吗”,受害者很无奈,似乎又很讽刺的答道:“告诉谁?神父吗?”。
而这段采访若是出自某些被猥琐教师、怪叔叔下手的孩子之口,会不会是这样:
如果你是个不太被父母关心,又没什么朋友,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当老师(叔叔)留意你的时候,那可是件大事。
一开始他只是叫你收收作业,给你买点吃的,拉你到办公室关心一下你的学习和生活,这让你感觉到与众不同,一直以来被人关心、注意的期望终于实现,而当他们开始和你开黄色笑话,动手动脚时,而你又能去告诉谁?
告诉老师?告诉平时除了学习就几乎无话可聊,一开口就被指责、漠视的父母?
感冒了——“谁叫你昨天穿那么少!”
被老师冤枉了——“那肯定也是你先没做好!老师都是为你好~”
被同学打了——“他怎么不打别人就打你?”
就像刚才提到的活动中,一名5岁的女孩在课后悄悄和我说,前几天自己偷跑出去玩,遇上个摸她抱她的怪爷爷……我在确认孩子没有遭到侵害后,询问她有没有和爸妈说,女孩却说:“我不敢,爸爸妈妈肯定会骂我自己出去玩……”
在亲子关系中,我觉得最悲哀的就是:孩子受到伤害,父母却是最后一个知道。
正是父母在日常中对孩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否定,一点一滴的漠视,造就了亲子间的“精神失联”。
即使我们无法时刻守护孩子,我们也应该尽力给他足够的爱,别让他在坏人的诱惑中迷失,给他足够的信任,成为他在受到伤害时第一个倾诉的对象。
04 丹妈写在后面的话
“南方日报记者强奸实习女生”案件已经不再是热点,我考虑良久,还是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因为曾经刚毕业实习的我,就是那个“小卉”,在被领导性骚扰都不知所措,甚至还以为自己想多了。另一方面,虽然当时自己感觉不舒服但也因为自己惧怕权势,而不敢反抗。
当时的我特别软弱,只想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起来选择逃避。
如今,我已是孩子妈,好怕自己的孩子以后也会遭遇此种悲剧。所以我除了从小会给他基本的性教育与性关怀之外。
还会告诉孩子,这个世界的美好和多面,让他客观、真切的看待周遭的一切;
当发现孩子惧怕老师时,对他说,你不要害怕任何人,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只不过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你要尊敬但不要惧怕;
要让孩子知道:“我们要一直保持善良这种优秀而美好的品质,但善良的人也要懂得保护自己。所以一旦你觉得信任的人,做了让你感觉不舒服的事,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一直站在你这边。有时候,好与坏不能光是看外表,而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我不要孩子变成天使,我要他长成英雄!
关于性教育,丹妈推荐几本书
家长必读:
《善解童贞》胡萍著( 适合0—6岁性教育与性关怀 )
《如何与孩子谈“性”》琳达 & 查理·艾尔著
孩子必读:
《可爱的身体》
《小鸡鸡的故事》
《小威向前冲》
《你好,科学》之《我是如何出生的?》
《学会爱自己》一套三册《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点击阅读原文,看丹妈的其他200篇原创文章:家教育儿、中文书单、英语启蒙、电影动画......